《祈禱落幕時》——那些父母

《祈禱落幕時》這本書適合在深夜無人時看。這本書其實並不太像東野圭吾他之前的風格,既不像《白夜行》裡暗潮湧動彷彿看不見光明,也不像《放學後》那樣絕望。可能就像東野圭吾自己說的那樣,人老了,心就會變得柔軟(笑)。

這本書裡有兩對父母,一是為女兒連殺兩人,潛逃26年揹負無數罪孽的父親淺居忠雄,另一個是為了不傷害兒子而離家出走,連一張照片都不忍心帶最後孤獨死去的母親百合子。

《祈禱落幕時》——那些父母

每次讀這本書,我都能夠感受到一個父親對女兒最絕望的守護和一個母親對兒子最深重的愛以及最沉重的思念。

百合子在嫁給加賀恭一郎的父親之前,是一名陪酒女,正是因為這樣,被加賀家的親戚所看不起,加賀恭一郎的父親又忙於工作,百合子一邊要忍受親戚的辱罵一邊要操持家裡,患上了抑鬱症,精神已經瀕臨崩潰了。有一次,她拿著刀被兒子恭一郎撞見,她驚恐地發現自己快要控制不住了,如果只是自殺還好,如果她在精神恍惚下傷害了自己的兒子......百合子留下一張字條,離開了家裡。

一個母親,在兒子十幾歲的時候離家出走,卻連一張照片都不敢帶,她對綿部俊一說,如果帶了照片,就更忘不掉他了。當綿部俊一拿了加賀恭一郎做封面的那本雜誌給百合子的時候,百合子把雜誌抱在懷裡,卻又說自己不能留下這本雜誌,因為她是個不稱職的母親,缺席了恭一郎生命中那麼多重要的場合,給他帶來了傷痛,她沒有資格留下這本雜誌。

《祈禱落幕時》——那些父母

《祈禱落幕時》中,田島百合子和淺居忠雄,都向我們展示了這世間至真至純的父母的愛和對子女的情。為了子女的幸福,甘心忍受長達三十多年的孤寂,即使看不到子女的面容,儘管子女不能陪在她們身邊,即使每次相見都只能隔著重重的人海用手機交談,即使父女關係永遠不能得見天日,即使母子今生再也不能相見......但只要你能過得幸福,只要你能過的幸福。百合子和忠雄就是這種關係,兩人可以彼此扶持度過一段段陰鬱的日子,一起守望子女的成長構成了他們生存的意義。

《祈禱落幕時》——那些父母

淺居博美說,很高興父親的生命裡有百合子女士,這樣父親的生命裡就不全是悲劇了,加賀恭一郎說,母親生前,有一個能理解她的人陪在她身邊真是太好了。

《祈禱落幕時》——那些父母

當所有犯罪片都在講人性之惡的時候,這本書卻弘揚人性的善,換言之,這是一個關於守護的故事,借用加賀的話:謊言是真相的影子,影子裡會看到什麼,肯定不僅僅是悲劇,因為謊言映射出來的是人心本身。這個關於守護的故事,暗流湧動著的不是罪惡,而是人性的暖色,是黑暗背後人性的溫暖。父母對孩子的祈禱,便是子女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當子女長成時,便是他們祈禱落幕時。

《祈禱落幕時》——那些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