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面對冷戰,該怎樣收場

夫妻面對冷戰,該怎樣收場

夫妻面對冷戰,該怎樣收場

夫妻面對冷戰,該怎樣收場

心理故事

   王女士因受不了跟老公的頻繁冷戰而十分煩惱。以前王女士與丈夫發生不愉快時總會吵上幾句,當時吵過也就算了。可最近一年多以來,兩人只要發生不愉快時,她的的丈夫就像塊木頭,不聲不響。無論王女士說什麼他都一副冷麵孔,不搭理人。

   遇到冷戰時,王女士特別討厭丈夫不說話的樣子,丈夫越是這樣,她越想逼迫他說話,到最後通常會大吵一架,可過後吳女士的丈夫依舊如此,不願說話。為此,吳女士變得越來越煩躁,她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想什麼。王女士也因此慢慢地變得不想理他。

心靈解讀

   冷戰是夫妻衝突的常見形式,比起吵、打、暴力的激戰,冷戰算是很溫柔的對抗。冷戰的形成,一般是在不同的激戰毫無結果之後,選擇的另一戰術,當然也會是畏懼或厭倦激戰的反應。激戰,除了給人緊張、憤怒、害怕,甚至恐懼的感受以外,還能給人以刺激、解恨、痛快的感受。

夫妻面對冷戰,該怎樣收場

所以,在不同的關係發生衝突時,很容易以激戰登場。夫妻冷戰,可以是歷經激戰之後的休戰,也可以是慣用的交戰術,它帶給人的感受未必有刺激、解恨、痛快,但肯定少不了焦慮、憤懣、窩火、以及諸多擔心。

作為夫妻衝突的主打形式,激戰或冷戰似乎都是女性的偏好(暴力是部分男人的偏好),這一現象,或許反映了性別與個性特質的關係差異,也或許是一個社會文化現象的投影,如男權或專制文化都可能對女性自我構成壓抑。

  有壓抑就有矛盾、有反抗。也就有了試圖解決矛盾的手段,但不管是激戰的交鋒,還是不語的冷戰,都是一種壓抑和衝突的呈現,對於解決衝突,都只是暫時釋放情緒的路徑,而絕非是解決衝突的方法。

心靈處方

   在婚姻家庭中,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冷漠,莫過於在相處中仍覺孤獨。夫妻雙方,任何一方存有心理空虛或個性缺陷,都將給關係帶來敵意、控制、懷疑等,最終將關係籠罩上冷漠的圍牆。

 研究發現,婚姻關係中的折磨與施暴至少可以證明一方能對另一方產生影響,而冷漠比起暴力,更容易解散關係。

夫妻面對冷戰,該怎樣收場

因此,理解和溫情是建設婚姻的驅動力。在冷戰中的雙方,剛好有時間反思:ta的冷漠意味著什麼?更要在深層次上去追問,冷漠這種行為模式所隱藏的動機又是什麼?是什麼驅使我誓“不和好”也誓“不抵抗”?通過冷戰自己想達到什麼目的?

   文章提到的王女士,需要理解你老公的冷漠、你們的冷戰,雖是很奇異的狀態,但它至少是你老公防衛打擊避免實質損傷的一種方式。冷戰,雖暗含著愛與情感的退縮,雖意味著你的無足輕重,但在一個有糾結、衝突、混沌的家庭環境裡是必要的。

  和王女士一樣,許多女人總喜歡抱怨、指責,喜歡逼著老公“說清楚”,如此一來,遲早會將自己老公變成一個啞巴,把婚姻變成冷戰的戰場。解決夫妻冷戰,只要有一方明白,ta的冷戰本身就是一種言說一種態度:ta有壓抑、不滿、懷疑、也不想跟對方說什麼。此時,若要求ta“說清楚”等於給ta以攻擊,若接受ta不說等於給他以信任。

夫妻面對冷戰,該怎樣收場

如果夫妻雙方都理解到,冷暴力是一種訴求的訊號,訴求理解、溫情的出現,才會有渴望對冷戰時“無語”的新解:它一種需要包容的不語,是思索,是憂慮,是智慧,是拒絕,是內隱,是恐懼,是等待。夫妻雙方,任何一方能首先做到對不可說的敬重,冷戰的僵局才可能軟化、關係也會得到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