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導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於泰山!陳毅元帥曾深情地講:“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廊坊戰“疫”中,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在一線、近似一線,他們不是戰士、勝似戰士!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戰“疫”之初,他們勇於亮劍


疫情突如其來,最困難的是防疫物資緊缺,他們不畏艱難、重任在肩。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打造一支“鐵軍”是做好物資保障工作的基本。物資保障組由市紅十字會、市衛健委共同組建,兩根繩擰成一股。組長由市衛健委副主任、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王玉虎擔任,副組長由市衛健委副主任王茂擔任,一個仗義執言、雷厲風行,一個出身行伍、紀律嚴明。在他們的帶領下,抽調組成物資保障組,全組18人,共產黨員佔80%,更是有兩名民主黨派人士“參政議政”。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充分發揮紅十字會作用,廣泛開展應急救護和防病知識宣傳普及,組織慈善捐贈防護物資、應急處置物資和日常生活物資;負責協調市財政等有關部門,組織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經費,及時彙報經費需求情況;負責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治應急物資儲備,保障衛生應急物資的供應、運輸和配送。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鐵的部隊必有鐵的紀律。“省級調撥、政府採購、社會捐贈,三江入海,匯聚成防疫物資之源……品種多、來源廣、需求大、分配難,必須有章可循、遵規守紀”,物資保障組一成立,組長王玉虎與副組長王茂就達成了一致。在他們的主導下,制定了《疫情防治物資採購流程》,對防疫物資採購的申請、實施、驗收以及資金的申請與支付進行規範與明確,其中每項流程都進行了細化分解,做到了環環緊扣、責任明晰。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管理規定》,對防疫物資的入庫、出庫、臺賬管理、資產調撥進行規範與明確,其中每項工作都規定了具體辦法,做到了條理清晰、科學可行。在具體工作中、兩項制度都得到了嚴格貫徹與執行。


戰“疫”之鏖,他們眾志成城


要想贏得“保一線、保基層”的防疫物資保障之戰,他們堅信,團結就是勝利,堅守就是希望。

檢測試劑不多了,一線緊張、形勢嚴峻。“上海有試劑但配送需要時間”“我去”“我也去”“時間就是生命,那麼拼命就可以換取時間”。千鈞一髮,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6點,財務信息科長安景輝與財務核算中心主任張寶巖兩位同志沒有絲毫猶豫,爭分奪秒坐上了去往上海的高鐵。在火車上他們沒有補充睡眠,沒有照顧飢腸轆轆的腸胃,而是第一時間動員、安排調度物資配送工作。風雨兼程,披星戴月,晚上10點終於將1000人份檢測試劑安全送達疾控實驗室,解了試劑緊張的燃眉之急,解決了陰性發熱患者和醫護人員是否能回家過年的迫切現實問題,也為陽性患者得到及時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

每一份物資分配方案都凝結著同志們的智慧與辛勞。“物資分配必須精準,保一線、保基層是我們工作的重心,每拖延一刻就是失職”。這是每天晨會,組長王玉虎的再三強調。制定物資分配方案想著容易,做來難。每天的發放任務結束後,物資轉運小組要將全天物資入庫數、發放數、庫存數分來源、種類、品目、規格等彙總報至物資分配小組。同時,物資統計組從各地、各醫療衛生單位收集當日庫存以及需求數量。物資分配組彙集兩個小組上報的數據以及近期採購到貨數量,分是否一線、是否急需,提出物資分配建議,逐級上報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經研究通過後,逐級下達至物資轉運小組分配發放。物資統計小組的張勇、王明鑫每晚從10點開始收集整理各地各單位數據,經常一干就是兩三點。物資分配小組的張寶巖、李紅光接續工作,起草物資分配建議,最後由安景輝審核把關上報。夜以繼日的工作,同志們戲稱他們幾個是物資保障組的“黑白無常”。通過同志們的共同努力,每一份物資分配方案都做到了科學合理、精準到位。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下達的每一份物資分配方案都是一道軍令。“曉鋒,下午既接物資、又發物資,你那人手夠不夠”,“夠”。“各縣、各單位等候時間不超過十分鐘能不能做到”,“能”。天氣預報,明天有大雪,大霧到中午才漸漸散去,下午必須把近幾天各地、各醫療衛生機構所需的物資全部發出去,時間緊、任務重,既要讓各地、各醫療衛生機構第一時間領取急需的物資,又要保證他們的行車安全,天黑之前全部返回原地。每天接收分發物資都會遇到不明的情況,市衛健委綜合辦公室副主任李曉鋒,將各地各醫療衛生機構分遠近,分輕重緩急,分出了先後順序和領取時段。同時,又將物資轉運小組分成了幾個小隊,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由於把軍令層層分解、層層壓實,接收、分發物資做到了第一時間與零失誤。李曉鋒不但是物資轉運的“班長”,還具體負責物資接收入庫,這個沒時間點的工作。“金陽,有兩批新奧捐贈的物資從外地過來,晚上十點你開車拉著我和消殺組的同志去接貨,多穿點衣服”。新奧從外地採購的捐贈物資,夜裡11點、凌晨3點分兩批到入廊高速路口,他與消殺組的同志一起,先消殺後接貨,又是一宿沒睡。在他的帶領下物資轉運小組不分晝夜,有言必行、有令必達,圓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物資接收與發放任務。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他們有的曾經是戰士,如今仍是戰士。吳彥輝當兵16年,在部隊一直是“排頭兵、馬前卒”,有任務、有困難他都是第一個衝在前,受到部隊首長、戰友們的一致好評。轉業到地方後,服從指揮、任勞任怨,是領導的左右手,是小同事的兵哥哥。他日夜工作在物資發放工作的最前線,既設計、彙總庫房數據臺賬,又與大家一起搬運物資,有時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來滿眼全是血絲。在他的主推下,物資轉運實行了“雙人一崗,專人專庫管理機制,接貨員、統計員、分發員“三員專管”,“三級並籤”,堅持“誰經手、誰負責、誰簽字”的原則,做到入庫有登記,出庫有明細,發放有依據,整體有臺賬,實現了物資發放工作的無縫對接。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他們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廊坊市紅十字會第一時間向全社會發布了捐款捐物公告,與市衛健委聯合聯動,共同組建物資保障組,主要承擔物資社會募捐工作。“疫情之下,衝鋒在前,是一名共產黨員的義務和使命”。劉梟,中共黨員,他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工作前線!為了實現物資的及時送達,主動承擔起了物資接收轉運工作,沒有搬運設備,就徒手裝卸,保障戰疫急需,展現了紅十字共產黨員在抗擊疫情面前的先鋒模範作用。當兵出身的蔡寶元,在市紅十字會工作多年,時光沒有抹去他曾身為軍人的勇敢堅韌,更磨鍊了他使命在身,責任在肩的工作態度。為了精準高效的送達物資,24小時全時在位,同時對捐贈物資認真核檢,確保質量安全。白天他不停奔走於物資儲備倉庫、辦公室;晚上靜心整理、上報、公示物資募集分發數據和工作動態,他用辛勤的汗水擦亮了紅十字徽章。


戰“疫”之踵,他們無暇自顧


面對“疫情”他們都是戰士,面對自己他們都有苦楚。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請領導放心!24小時隨叫隨到”。王旭,中共黨員,就職廊坊市衛健委藥具管理中心,患有血壓高、心肌炎。物資保障工作開始後他和同事們經常挑燈夜戰搬運各類防控物資。由於長時間、不間斷的工作,導致血壓持續升高,常常頭暈目眩、嘔吐不止,感冒也反覆多次,但是他仍然堅守崗位,直到防控形勢稍有好轉,他才去了北京的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我也不會說什麼,但我知道物資是做好防控工作的保障,我絕不誤事”。趙欣,中共黨員,退伍軍人,就職廊坊市婦幼保健院,在工作組除了負責對物資進行分類清點外,還要負責裝卸搬運物資工作。他有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平時稍不注意就會復發,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需要理療修養好久才能恢復。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工作任務,他帶上了固定腰椎的腰帶,並且貼上了熱帖,避免在這個重要的時期舊疾復發,這期間,他一直和同事們一起搬運物資。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醫療衛生隊伍裡沒有男女之分,一個醫務工作者就是一個先鋒戰士,衝鋒在前永遠是醫務工作者的精神所在”。張雪培,工作在市婦幼保健院的90後,她的女兒只有4歲,接到加入物資保障組通知後把年幼的女兒託付給了婆婆看護,每天開車要四十分鐘才能到工作地,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作為物資轉運小組唯一的女同志,她跟所有男同志一樣,摸爬滾打、連搬帶扛,從來不接受特殊照顧。

戰“疫”之外,他們百舸爭流


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成績斐然,但在物資保障工作崗位上他們都在無私奉獻。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別看我歲數比你們大一點,但是我也能搬、我也能扛,身體素質不比你們差”。侯廣安,民盟盟員,就職市中心血站,主任技師。他已經56歲了,在加入物資保障組後,不甘心只是記記賬、盤盤庫,積極投身到物資轉運的搬運工作中,起早貪黑、不辭辛苦。他在單位可是業務工作與科研成果的領頭人,多次獲得省市科技獎項,榮獲廊坊市首屆四名評選“名醫”稱號、廊坊首屆健康教育“優秀講師”稱號。他是市中心血站唯一的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是唯一具有ISO19001:2000質量體系外審員資格的審核員。同時,他積極獻身公益事業,多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銀獎,廊坊市“血脈共築中國夢”獻血英雄稱號。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比起一線的同志,我做的微不足道”。張勇,市衛健委財務信息科主任科員,一直以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默工作在財務工作崗位上,具體負責的工作常年排在全省先進行列。在此基礎上,他不斷髮光發熱,傳幫帶年輕同志幹工作、幹事業。戰“疫”開始後,他主動放棄回山東老家探親的機會,具體負責國家、省防疫物資儲備使用統計系統的數據上報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同時,他協助市財政局,轉發、起草了5個防疫經費相關政策文件,在做好市本級經費保障工作的同時,還督促各縣(市、區)做好疫情防控有關的經費保障工作。另外,他積極協調各級財務人員嚴格按照要求在第一時間向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他和同事們一起堅守崗位,認真完成領導交付的各項工作任務,為戰“疫”的最終勝利添磚加瓦。

廊坊:處處都是戰場 人人皆為戰士——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工作側記

“領導,讓我去吧”。呂國棟,海歸藥學博士,中共黨員、農工黨黨員,由廊坊市人民醫院藥學部借調工作在市衛健委財務信息科。在戰“疫”中,他不但負責醫學隔離點的物資供應工作,還運用精通俄語、英語以及醫學藥學專業特長,從事防疫物資鑑定工作,同時,搬運工作也少不了他的身影,他是這個團隊的高材生、多面手。他曾任德國MERK生藥科技公司科謝廖娃生藥實驗室任副研究員,北京電商有限公司東歐部任俄羅斯yandex.ru醫藥與器械項目主要負責人,2013年通過市引進人才來廊坊後,先後從事過疾控、臨床藥學、信息化等工作。榮獲北京市高新技術科技人才、河北省科技廳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北燕趙英才等多項榮譽稱號。

物資保障組的同志們,在戰“疫”中,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前仆後繼、攻堅克難,既是同志、又是戰友,既是朋友、更是親人,圓滿完成了疫情防控指揮部交辦的一項又一項工作任務,譜寫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戰“疫”樂章!


———— END ————

來源

健康廊坊 健康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