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很可怕嗎?我是怎麼虧掉80萬的,成為清潔工的。

和100個陌生人吃飯:失業很可怕嗎?我是怎麼虧掉80萬的。

大家好,我是阿智,一個用和陌生人吃飯來調查這個商業世界的女人。今天開始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自己碰上了失業潮,你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呢?

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呢?當然在最近眾所周知的原因中,提出這個問題也不奇怪了,不過我還是拿一些數據來作證一下吧。

最近各大公司相繼發佈了一季度的財報,包括美團、萬達電影、格力在內的各大公司都虧的一塌糊塗,美團常年虧損這就不用說了,但沒人去看電影,萬達電影也虧了,虧損幅度大概是6個小目標,董明珠更是表示格力今年2、3月銷售額幾乎為零,僅一個二月虧損幅度就在200億左右。

企業大幅虧損,員工肯定也不怎麼好過。不知道各位在影院上班的朋友現在在做什麼呢?想必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腦子裡都會蹦出3個字:我完了!

額,如果你沒有收入又沒有存款還沒有壕爸爸的話,這話確實可以說一下,不過也完全不用驚慌,因為今天我們的主角,一位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保潔阿姨,就用親身經驗告訴我們,經濟週期總是不斷輪迴的,只要活的夠長,什麼都能見著。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我找阿姨探討失業和經濟週期的過程大概是這樣)

話說那天在思考這事時我在考慮,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會就業和經濟環境的艱難期,那究竟有哪些呢?我整理了一下:

失業很可怕嗎?我是怎麼虧掉80萬的,成為清潔工的。

過去30年我們遇到的經濟大時刻

於是我想,要經歷這麼多大事,還要能感受到當時過的好不好,那至少得年滿40吧。但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所以我就找了一位保潔阿姨,正好阿姨42歲。

我想問阿姨,那些年都給她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不過阿姨對某些年份毫無印象。倒是津津有味的給我講起了自己過往的生活。比如曾炒過股票、玩過資金盤、賺過上百萬不過最後還是什麼都沒了。

當時在一旁聽著,一時不知是敬佩還是感傷,我記得上一任某位普利特獎的得主曾跟蹤過數百位美國窮人,發現在歷史長河中,窮人並不一定總是窮的。很多時候也過的相當富足,只是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損失掉自己來之不易的財富。

這和今天聽到的陌生人故事感覺出奇的相似,我想起初我並不是為了調查阿姨的生活軌跡,但在不經意間發覺,遇上阿姨,這樣的內容比我們對經濟週期時應該怎麼度過的思考更加有價值。


所以,我記下了這一篇,和陌生人吃飯第10集,一個阿姨的硬核人生。好了,我是阿智,今天就到這裡了,用餐桌串聯商業經濟,我們下次見。


失業很可怕嗎?我是怎麼虧掉80萬的,成為清潔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