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老人火車站義務學雷鋒41年,心靈深處的觸動

最近一段暖心視頻刷屏了,主角是長沙火車站的一名退休職工,劉鏡輝,今年73歲,記錄了他從調入火車站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幫助旅客,這些年他學雷鋒的花費超過12萬,有人說他有錢才這樣做,但其實劉老並不寬裕,還要照顧患腦癱的兒子,然而他說:“能幫一點是一點”。

73歲老人火車站義務學雷鋒41年,心靈深處的觸動

老人的心意獲得了廣大民眾的高度讚揚。

73歲老人火車站義務學雷鋒41年,心靈深處的觸動

這些年,關於老年人學雷鋒做好事的報道越來越多。

——撿破爛的“精神富翁”:73歲拾荒老人15年隱姓埋名資助200多人。

湖北宜昌73歲的黎開仕話語不多、聽力不好。他獨居陋室,節衣縮食過著日子。鄰里大多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一個撿破爛的老人。退休15年來,黎開仕靠撿破爛隱姓埋名資助全國200多人。今年3月2日,湖北鄂州市殘疾人汪情琴委託媒體感謝他多年資助之恩,人們才知道老人另一個名字——“薛光甲”。

——73歲老人1天設4個鬧鈴提醒自己上街做好事。

廈門的老高,也是73歲的年紀,只要有高爺爺在,過馬路就不怕。

每天早晨,不論颳風下雨,老高都會從金尚小區乘坐46路或34路公交車,到蓮花三村下車,然後在江頭附近做一個上午的文明督導員。一上車,老高的小喇叭就響了起來:“上車要注意,文明別忘記;看見老弱病殘,主動上前去幫忙……”老高說,這些都是他編好的順口溜,錄好後循環播放。

老高說,“別看我今年73歲了,只要心臟還跳動,就有勁堅持學雷鋒。”

——73歲老人6年記130多篇“公交日記”傳雷鋒精神。

西安73歲的朱萬孝老人有個不為人知的奇怪“嗜好”:每次乘坐公交車,只要遇到有意思的事,都會就車上所見所想寫一則日記。6年來,朱萬孝用130多篇“公交日記”記錄了一座城市的友愛與文明。

人生七十古來希,雖說70多歲的年齡在現在老齡化社會,不算稀有,但也正應該是晚年享福的好時光。而這些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儘管退休了,甚至生活過的還不盡人意,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堅強、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

那麼作為後輩的我們,更應該主動學習他們的雷鋒精神,也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就讓我們攜起手來,獻出自己的應有力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