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多方發力扎牢米袋子

4月9日,在漢壽縣太子廟鎮金穗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大田裡,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響起,一臺無人懸耕機在農機技術員的操作下,幾個來回的功夫,就讓10多畝的大田可以拋秧了。合作社理事長童曉華告訴記者,農機作業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種田的效率,再加上今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種糧利好政策,今年糧食生產、穩產應該不成問題。據悉,該縣今年已落實早稻種植面積60.3萬畝,全年水稻種植面積可達143.5萬畝,預計糧食總產可達62.1萬噸,比上年增長15.5%。

今年春節剛過,漢壽縣委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把糧食生產作為今年農村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該縣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要多方發力扎牢“米袋子”,要彰顯國家糧食生產大縣的作為與擔當,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漢壽應有貢獻。今年,該縣計劃早稻種植面積59.2萬畝。為實現這一目標,縣裡出臺一系列激勵措施,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今年糧食收購價較去年有一定程度的上調,在價格上穩定農民。為推廣拋秧技術,縣財政每畝補貼60元,機插秧農戶每畝補貼100元,機拋秧農戶每畝補貼150元。對購買拋秧機的農戶除國家補貼每臺5萬元、省補貼2萬元外,該縣財政還另外補貼3萬元,獎補1萬片軟盤。

補貼政策對推廣新農機、新農技注入了強勁的活力。目前,該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農機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流轉土地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全縣推廣新型農業機械300多臺件,僅智能拋秧機就達10多臺。據悉,漢壽縣種植水稻1000畝以上的大戶有20多家。專業化集中育秧機插秧、機拋秧、軟盤拋秧已落實10.9萬畝,輻射帶動集中育種35萬畝,佔總面積的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