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熱衷立flag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新年一定要立幾個轟轟烈烈的新目標。最常見的可能是健身、學習一門外語、改掉壞習慣、年收入超過多少錢之類的。


但根據數據統計,有80%以上的人會在2個月內恢復“正常的生活”,也就是立目標之前的生活。

那些熱衷立flag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許下新希望多麼美好!但是知名心理學家蒂莫西·皮丘爾告訴我們:人們在許願的那一瞬間會得到某種滿足的感覺,於是大腦就會告訴我們,有沒有真的實現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這種現象被稱為情感性預測


另外更有趣的是,人們下決心的事情往往都是其最反感的事。舉例來說:你一定不喜歡學習,所以才會下定決心要學好英文;你一定不打算好好努力提升自己,所以才會下定決心提升收入···


矛盾嗎?其實一點也不。如果你真的喜歡、真的需要,有必要下定什麼決心嗎?畢竟我們也沒看過誰下定決心去睡覺對吧。


但是我們還沒有探究完所有的底層邏輯。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偏偏就要選在新年的第一天?其實,我們選擇的日期本身恰恰就是陷阱本身。很多人會習慣一種論調:這件事從下週一開始、這個計劃從下個月開始、這個改變從明年開始···


那些熱衷立flag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發現相似處了嗎?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沒有完美主義包裹的新希望不是好的拖延症”。很多人常常用追求完美來解釋自己為何無法如期交付,從學生時代的作業、到職場生涯的策劃案等等。


《拖延心理學》一書的作者簡·B·伯卡告訴我們:人們的拖延症狀最早出現於就學期間,而這些拖延除了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計策外,也是源自於我們對生活的信念所導致。對於這些信念,她稱之為“拖延者信條”。


在心理學中還有另外一種現象叫做時間矛盾。簡單來說就是雖然我今天去健身是為了讓以後的自己擁有六塊腹肌的好身材,但是現在的我就得去耗費大量時間在鍛鍊這件事情上很累,所以還是把鍛鍊推遲到明天好了。


那我們到底要怎麼樣有效地避免上述狀況一再發生呢?這裡推薦三個小方法:


01.

目標具體化


假設你因為過年的大吃大喝,到現在還沒有從傷痛中復原,但又想到夏天即將到來,想要找回自己的好身材於是決定開始跑步瘦身。


那很簡單,不要再告訴自己:我要找一間合適我的健身房、我要找一個適合我的教練、我要買一雙可以讓我跑更快的慢跑鞋等這些理由。


只要明確地寫下:這週三晚上八點,我會在樓下跑步兩圈就可以了。也就是明確寫出哪一天的幾點、在什麼地方、我要去做什麼。


那些熱衷立flag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02.

目標簡單化


通常我們沒有做到目標簡單化的常見案例就是收入。時常聽到有些人的新年目標是今年一定要年收入破二十萬!但是明明去年的收入只達到十萬而已。


今年的收入基本上會是你前三到五年裡經驗、智慧、人脈等各維度積累出來的一個成果,只是以金錢的方式呈現而已。又怎麼可能期待在1月1日許個願,到12月31日就完美達成呢?


所以我們需要讓目標不要這麼難以達成,而方法就是試著讓目標有點難度,但是可以有機會觸碰到的。比如說每個月增加2000元,那一年下來也增長24%了。


那些熱衷立flag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03.

目標場景化


針對語言的學習,在我看來其實最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師資、教材等這些因素,而是針對該學習的場景及環境創造。


從你下定決心開始學習英文的那一刻起,就嘗試把每一句生活中聽到、看到的中文在腦海中翻譯成英文;晚間就固定到培訓機構學習進修;週末到咖啡廳及酒吧參加語言交換活動···這一切也僅僅是為了創造出一個幾乎全英文的環境罷了。


那些熱衷立flag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好習慣是自我改變的複利,但養成習慣只是切入點而不是終點。很多時候我們還沒來得及開始習慣養成,就又匆匆結束了。


所以識別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我們得先了解自己為何沒有執行,然後再按照步驟來一一破解。這樣才能讓自己不再需要立下新年目標,也可以完成自我的改變。


來源:

【1】夏承樟,《為什麼你的新希望永遠無法達成》,擲地有聲

【2】womany.net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