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海軍,裝備大量軍艦,卻最終丟失了海

海軍兵種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具備發展的常規兵種之一,其一海軍的發展第一直接決定因素是屬於沿海國家,有自己的藍色領土和海洋主權,就這樣一條簡單直觀的因素成為很多國家無法具備和達到的硬性條件,對於一些內陸國家,海軍這個軍種無疑成為了其一直追尋的夢想。就拿我們的鄰國蒙古國來說,為了健全軍種建制,專門成立了世界上最小規模的海軍7人組合,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其中的6人不會游泳,而且蒙古海軍所有的裝備僅有三艘船、一臺發動機、兩門炮。1997年蒙古政府當局對其海軍實行私有化管理,不再承擔海軍建設費用,靠海軍自給自足。這正給了本來就面臨無船可用且面臨多次解散的海軍巨大的打擊。

史上最慘海軍,裝備大量軍艦,卻最終丟失了海

無奈之下,蒙古海軍只能依靠僅存的一艘名為“蘇赫巴托爾號”的俄羅斯老式拖船,在庫蘇古爾湖靠著運輸石油賺取經費,得以生存。後來蒙古國政府為了發展庫蘇古爾湖的旅遊業,來吸引遊客前去觀賞,來實現經濟增收,所以嚴令禁止海軍運輸石油。面臨如此層層打壓的海軍,只能又依靠運輸木材、礦產、羊毛和皮革來延續生存,這樣羸弱的海軍充其量只不過是穿著海軍制服的商用船隊而已,根本無法發揮海軍的優勢以及抵禦外來侵略。

其二,海軍的發展因素自然而然就是跟一國經濟直接掛鉤的,因為海軍的發展離不開大型艦艇的打造以及諸多種類的其他必不可少的重量級裝備,當今世界,最強大的海軍當屬美國海軍,無論是海軍艦艇總噸位還是武器先進程度無人能及。雖然近些年,中國的海軍發展風生水起,被外界戲稱為“下餃子似的艦艇建造”,從多艘052D導彈驅逐艦到055萬噸大驅,再到075兩棲攻擊艦再到“山東號”航空母艦的正式服役,中國海軍已經加速向“走向深藍”,“衝出第一島鏈”邁進,中國速度和中國製造已經走向世界,已經成為中國名片化的標籤。所以說打造一支藍水海軍,一支強大的戰略海軍軍種,不但是對一國經濟的考驗,也是對一個國家制造能力的挑戰,這一點更是許多國家比不了的。

史上最慘海軍,裝備大量軍艦,卻最終丟失了海

今天我們說的另一個國家,其海軍之慘無人能及,這就是烏茲別克斯坦。根據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瞭解到,烏茲別克斯坦和蒙古相同,也是一個處於全境是陸地的國家。但是其作為中亞地區最強悍的一支武裝力量,但是其在海軍的建設方面經歷著滑鐵盧。海軍建設的開始,還算順利,雖然烏茲別克斯坦屬於內陸國家,但是其北部有一個被稱為中亞第一大湖的鹹海湖。

鹹海流經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屬於兩國共有的,鹹海面積達到7萬平方公里,平時靠著阿姆河和錫爾河兩條河流為其注入水資 源,而且鹹海在歷史上,存在著1000多個島嶼,是名副其實的島嶼湖。但是在蘇聯時期,為了帶動當地農業發展,蘇聯在此興修水利,導致當地遷入人口飛快增加,從而消耗減少了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流量,直接導致鹹海面積開始縮減。加之鹹海湖位於中亞地區,受當地乾燥氣候影響,平時降水量極少,而且太陽照射強烈,鹹海水分蒸發嚴重,進一步導致鹹海縮減。

史上最慘海軍,裝備大量軍艦,卻最終丟失了海

哈薩克斯坦為了保護在其境內鹹海縮減,通過在位於其境內的錫爾河上興修大壩遏制鹹海萎縮,由此徹底切斷了錫爾河流經鹹海,導致鹹海被分割成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南部鹹海和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北部鹹海。

由於此種境遇,使烏茲別克斯坦千辛萬苦花費打造的裝備著炮艇、掃雷艦等共計40餘艘各式艦艇,以及共計2500人的編制的強大的海軍,成為了日益萎縮的鹹海湖非常戲劇性的一面,將來烏茲別克斯坦的海軍的各式艦艇只能擱淺在乾涸的鹹海河床,成為陸上海軍。所以說,烏茲別克斯坦海軍被他們自己打敗了,昔日的他們肆意破環當地生態環境,導致現在鹹海慢慢消失,終將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得不償失。(雨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