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拉肚子,是吃壞了還是生病了?

不少新媽媽都會遇到寶寶腹瀉問題。其實寶寶腹瀉分兩種:

生理性與病理性。不同情況對應的注意事項也不一樣。


下面就詳細瞭解一下關於“寶寶腹瀉”的問題吧。


一、寶寶腹瀉的兩種情況


1.生理性因素

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母乳容易被寶寶吸收,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排便次數會較多,會出現假腹瀉現象。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寶寶總是拉肚子,是吃壞了還是生病了?


2.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

餵養不當:爸媽給新生寶寶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從而引起腹瀉。


對奶粉過敏:100名寶寶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寶寶總是拉肚子,是吃壞了還是生病了?


(2)病毒或細菌感染

患感冒:寶寶在患感冒時,會經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


病毒或細菌感染: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於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症時,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滲入到腸道內,引起腸炎。

寶寶總是拉肚子,是吃壞了還是生病了?


二、不同情況的應對方式


一些嬰兒胃腸功能比較差,加之餵養不當,引起了飲食失調,出現拉肚子,父母不願意給小寶寶用藥,那麼遇見以下情況時,採用對應方法,不僅能提供營養,而且還具有止瀉的作用。


1.生理性腹瀉治療方法

媽媽需要合理餵養,加強對寶寶的護理。注意寶寶的精神、胃口、體重變化,一般無須特別處理。


2.病理性腹瀉治療方法

(1)餵養不當

爸媽要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如果糾正後,寶寶症狀還不能改善,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母乳餵養小貼士

母乳餵養的寶寶拉肚子,不要輕易斷母乳,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寶寶吃前 1/2 - 2/3 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質之類的物質。


而母乳的後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類的物質,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這部分乳汁擠出來倒掉。


(2)奶粉過敏

如果寶寶是特殊體質,爸媽避免盲目給寶寶吃奶粉,需要根據醫生的處方給新生寶寶餵食特殊的奶粉。

寶寶總是拉肚子,是吃壞了還是生病了?


(3)患感冒

即使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小金還是建議當小月齡的寶寶患感冒時家長送醫院及時治療,以免引起其他併發症。稍大的寶寶可以注意適當補水,加強日常護理。


(4)病毒或細菌感染

有些病毒會導致寶寶腹瀉,比如輪狀病毒。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後會出現腹瀉症狀,有時伴有嘔吐、發熱,劇烈時可能會導致脫水。若懷疑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家長應迅速帶寶寶就醫,同時注意寶寶是否出現脫水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給寶寶口服補鹽液。


針對輪狀病毒的疫苗已經非常成熟,適時接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寶寶不受輪狀病毒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