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健康】痛風病人到底應該怎麼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4-20”國際痛風日。眾所周知,高尿酸血癥的診斷標準為血尿酸高於420umol/l,所以,國際衛生組織(WHO)將每年的4月20日定為“國際痛風日”,以增強全世界人民對痛風的重視。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痛風等代謝疾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經過專科醫生的多年教育和普及,廣大痛風患者也逐漸意識到了低嘌呤飲食在痛風治療過程中重要地位。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大家還是存在或多或少的疑問,那麼今天,讓我們看一看大家在痛風飲食方面還存在哪些誤解!

【關注健康】痛風病人到底應該怎麼吃?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低嘌呤飲食。低嘌呤飲食是一種既能減少嘌呤攝入,又能提供充足營養的飲食。那麼我們就需要在攝取低嘌呤食物的同時,兼顧營養豐富。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我們要了解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儘量避免吃以到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高嘌呤食物是指每100g食物中含嘌呤150~1000mg,常見的高嘌呤食物有:

肉類

家禽家畜的肝、腸、心、胃、腎、肺、腦、胰等內臟,肉脯,濃肉汁,肉餡等。

水產類

魚類(魚皮、魚卵、魚乾以及沙丁魚、鳳尾魚、秋刀魚等海魚)、貝殼類。

其它

紫菜、酵母粉。

【關注健康】痛風病人到底應該怎麼吃?

中等嘌呤食物是指每100g食物中嘌呤含量為25~150mg,常見的中等嘌呤食物有:

豆類及豆製品

幹豆類(黃豆、扁豆、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豆製品(豆腐、豆腐乾、乳豆腐、豆奶、豆漿)、豆苗、黃豆芽等。

紅肉

豬肉、牛肉、羊肉、兔肉等。

水產類

草魚、鯉魚、鱈魚、比目魚、鱸魚、螃蟹、鰻魚、鱔魚、香螺、鮑魚、魚丸、魚翅、蝦。

蔬菜類

菠菜、筍(冬筍、蘆筍、筍乾)、豆莢類(四季豆、青豆、菜豆、豇豆、豌豆)、海帶、金針菇、銀耳、蘑菇、菜花。

家禽類

雞肉、鴨肉、鵝肉等。

油脂類及其它

花生、腰果、芝麻、栗子、蓮子、杏仁。

【關注健康】痛風病人到底應該怎麼吃?

低嘌呤食物是指每100g食物中嘌呤含量小於25mg,常見的低嘌呤食物有:

主食類

米、麥、面類製品、澱粉、高粱、通心粉、馬鈴薯、甘薯、山芋等。

奶類

牛奶、乳酪、冰淇淋等。

葷食

蛋類以及豬血、雞鴨血等。

蔬菜類

大部分蔬菜均屬低嘌呤食物。

水果類

水果基本上都屬於低嘌呤食物。

飲料

蘇打水、可樂、汽水、礦泉水、茶、果汁、咖啡、麥乳精、巧克力、可可、果凍等。

其它

醬類、蜂蜜、油脂類(瓜子、植物油、黃油、奶油、核桃、榛子)、薏苡仁、乾果、糖、蜂蜜、海蜇、海參、海藻、動物膠或瓊脂制的點心及調味品。

【關注健康】痛風病人到底應該怎麼吃?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嘌呤食物都不能吃,而低嘌呤食物都能隨便吃呢?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痛風都是吃出來的嗎?

很多人認為痛風是單純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實際上,雖然痛風與飲食關係密切,但並非全部都是吃出來的。我們體內80%的尿酸都是自身代謝生成的,只有20%的尿酸來自飲食。因此,飲食雖然是引發痛風急性發作的因素之一,但並不是起病原因,它還與遺傳、腎臟的排洩功能有關。

2.痛風患者可以吃哪些肉?

相對紅肉和海鮮,禽肉和蛋類對血尿酸影響不大。痛風患者的蛋白質來源推薦食用禽肉、蛋類和奶類。需注意:急性發作期不能吃;吃回鍋肉,吃肉不喝湯;宜煮不宜炸;限制每日總量不超過2兩。

3.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豆腐?

事實上,豆製品在製作過程中流失了很大一部分嘌呤,因此豆製品不但不會引起血尿酸升高,反而可降低尿酸水平。因此應當鼓勵增加豆製品的攝入(如豆腐、豆乾),但要減少大豆、青豆等豆科植物的攝入。同時需要著重注意,豆漿因研磨過程中豆子中的嘌呤釋放入水,因此嘌呤含量比其他豆製品高,不推薦飲用。

4.蔬菜需要分類吃嗎?

蘑菇、菠菜、菜花、萵筍等蔬菜嘌呤含量較高,傳統觀念認為痛風患者不能食用。事實上,無論蔬菜的嘌呤含量如何,均為鹼性食物。大量的蔬菜可鹼化尿液,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因此,進食以上蔬菜並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風的發作頻率。

5.水果可以無限吃嗎?

大多數新鮮水果為鹼性食品,富含維生素C,可增加尿酸的排洩,應鼓勵食用,尤其是櫻桃(櫻桃中的花青素均有抗炎作用),可降低血尿酸水平。但一次進食過多水果,或進食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甘蔗),會增加體內胰島素水平,導致胰島素抵抗,間接較少尿酸排洩。因此,痛風患者可適量、有選擇的進食水果。但是,果汁含糖量高,且缺乏膳食纖維,禁止飲用。

6.痛風患者絕對不能吃海鮮嗎?

海鮮中海蜇、海參的嘌呤含量比大米還低,痛風患者可放心食用!


文章來源:內分泌科 韓斐斐

稿件編輯:畢 禎

稿件審核:宮浩翔


部分圖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