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 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馬克·吐溫逝世

1910年4月21日,馬克·吐溫逝世,享年75歲。馬克·吐溫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 ,他是美國著名的作家、演說家,是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以諷刺見長,既有人性的思考,也有深刻的社會剖析,代表作有《百萬英鎊》《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競選州長》《鍍金時代》《王子與貧兒》《貞德傳》等。

歷史上的今天 | 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馬克·吐溫逝世

馬克·吐溫 資料圖

1835年11月30日,馬克·吐溫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佛羅里達的鄉村,他的父親是一位貧窮的律師,由於家庭的經濟狀況不是很好,讓幼年的馬克·吐溫很早就體會到了社會的艱辛。在吐溫11歲的時候,其父親因肺炎去世,這讓本來就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所以他不得不邊打工邊完成自己的學業。1853年,馬克吐溫開始輾轉多地,相繼去了美國的聖路易斯、紐約、費城等地,開闊了眼界。

歷史上的今天 | 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馬克·吐溫逝世

馬克·吐溫 資料圖

1861年馬克·吐溫隨同他的哥哥去西部內華達,試圖在經營木材業與礦業中發財致富,均未成功,後來他便寫文章為生。1862年吐溫在內華達弗吉尼亞城一家報館工作。1863年他開始以水手的行話“馬克·吐溫”為筆名發表作品。1865年吐溫在紐約一家雜誌發表幽默故事《卡拉韋拉斯縣馳名的跳蛙》,使他蜚聲文壇。1873年馬克·吐溫出版著名的《鍍金時代》,三年後又出版《湯姆·索亞歷險記》,並受到讀者的歡迎。

歷史上的今天 | 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馬克·吐溫逝世

馬克·吐溫 資料圖

1910年4月21日,馬克·吐溫因狹心症不治逝世,安葬於紐約州艾瑪拉。縱觀其一生,他對美國文學的貢獻巨大,著名作家海明威曾這樣評價吐溫:“一切當代美國文學都起源於馬克·吐溫一本叫《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的書。”馬克·吐溫也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最後我們以馬克·吐溫的名作《傻瓜威爾遜》裡的名段作為結尾:“我們要努力把一生好好地度過,等到死的時候,那就連殯儀館的老闆也會感到惋惜。”(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整理/袁立聰 審核/任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