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帕金森病後,我怎麼像個生鏽的機器人?

撲克臉、顫抖、行動遲緩、身體僵硬,帕金森患者的身體就好像機器生了鏽,變得難以控制。1817年,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首次詳細報道了6例患者的症狀和病情發展過程,於是這種疾病被命名為Parkinson’s Disease,他的生日4月11日也被命名為世界帕金森日。

得了帕金森病後,我怎麼像個生鏽的機器人?

手抖和動作遲緩就是帕金森病嗎?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性病變,患者大腦黑質中的一種被稱作多巴胺能的神經細胞發生變性,導致紋狀體多巴胺含量大量減少,從而阻礙了人體大腦對肌肉的指揮能力,使得大腦發出的指令無法有效傳達給全身的肌肉系統,於是出現了身體生鏽的狀態。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狀包括:

  • 面部表情僵硬,就是人們常說的面具臉、撲克臉;
  • 靜止時顫抖,經常可以看到帕金森病患者在靜止的時候,手總是不由自主地顫抖;
  • 動作遲緩,四肢僵硬,動作變得笨拙,反應明顯遲鈍,說話聲音變弱,拖著腳步走路;
  • 精神症狀,比如抑鬱、睡眠障礙等。

需要強調的是,手抖雖然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症狀,但並不是所有手抖都是得了帕金森病,要看出現手抖的狀態,靜止狀態下的手抖才要高度懷疑。

不同於藥物、甲亢、焦慮等引起的震顫,帕金森病震顫是比較特別的。典型的樣子是,一側手在安靜放鬆的狀態下出現手抖,而拿東西或者活動的時候不明顯。抖的那隻手常會動作緩慢、不靈活。隨著病程的進展,可能從開始僅有一隻手抖到兩隻都發生震顫。

聰明的人更容易患上帕金森病嗎?

患有帕金森病的名人可不少,我國有小平爺爺、作家巴金、數學家陳景潤,國外有美國前總統杜魯門、拳王阿里、影星凱瑟琳·赫本等。這讓人們覺得,是不是越聰明的人,得病的可能性越大?

其實並不是,只是名人得到的曝光幾率要比普通人高得多。如果硬要找原因的話,可能是這些聰明人不停地工作,壓力累積,造成血壓升高,長此以往,可能引發不同程度的腦血管功能改變(比如增加患上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概率),改變大腦局部供血,從而導致多巴胺能神經細胞變性,相對更容易患上帕金森病。

得帕金森病是因為大腦老化嗎?

帕金森原本被認為是老年病,一般患病群體都在60歲以上,只有大約10%的病例早於40歲發生,但近年來有不少臨床醫生認為,帕金森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在報道的病例中年齡最小的僅16歲。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目前還沒有國際公認、毫無爭議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發病原因複雜。

帕金森病主要病例特徵是大腦黑質部位中多巴胺神經元的變性或死亡,但多巴胺神經元死亡的原因和機制還在研究之中。

遺傳和家族史也會增加患病機率。有研究表明,大約5%以上的患者攜帶有相關突變基因。如今發現跟帕金森病相關的基因有7個,其中危險性最高的就是谷歌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及其媽媽所攜帶的有突變的LRRK2。這也是為何Sergey Brin在2005~2012年期間向帕金森病的治療研究機構捐贈了1.32億美元,就是希望能夠在發病之前攻克難題。

其他風險因素還包括年齡老化、環境因素、性別因素、頭部創傷等。

帕金森病可以預防或治癒嗎?

遺憾的是,帕金森病目前還沒有治癒方法。藥物、手術和綜合性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但無法逆轉或停止病情的發展。

雖然帕金森病早期症狀不太容易察覺,但仔細觀察的話,能夠注意到一些跡象,有助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進而延緩病情加重,提高生活質量。

國際上目前通用的篩查問卷,其中包括9個簡單的自測問題:

  • 你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
  • 你寫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變小了?
  • 有沒有人說你的聲音和以前相比變小了?
  • 你走路容易跌倒嗎?
  • 你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沒有以前豐富了?
  • 你的胳膊或者腿顫抖嗎?
  • 你自己係扣子困難嗎?
  • 你走路時是不是腳拖著地走小步?
  • 你的腳是不是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了?

以上每個問題回答是計1分,如果超過3分,建議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