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失敗的緣由?

黃巾起義失敗的緣由?

黃巾起義

在東漢末年朝廷腐敗不堪、宦官和漢室外戚爭鬥不止、買官賣官的事也氾濫、邊疆戰事是也不斷,漢朝皇室的威嚴也節節消退,又因為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終於在公元184年的二月份走投無路的農民們在鉅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那些官僚地主們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王朝的統治產生了強烈的衝擊,當時為了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然最終黃巾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也給三國時期拉開了序幕。這場農民起義,被稱為黃巾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

黃巾起義失敗的緣由?

黃巾起義失敗緣由僅個人觀點:

1. 沒做好起義前的準備。

本來張角計劃在甲子年也就是公元184年三月五日的時候,發動起義的。可是就在起義前的一個月,因為一位叫做唐周的告密,官兵們大力捕殺信奉太平道信徒,株連千餘人,甚至下令要追捕張角。張角迫於無奈只能提前一個月,於是就在二月份發動了起義。

2.槍打出頭鳥。

東漢末年雖民怨沸騰,但漢室正統穩固已久。在道義上沒人有適當的理由去造反,在上層之間也有屬於他們的平衡,誰都不願意做出頭鳥。但張角他們就做了那隻鳥,衝破了各個勢力交雜的平衡網羅,被反彈的各個勢力群起而攻之。

3.缺乏人才。

黃巾起義是農民起義,在那時寒門難出貴子,也沒有什麼有名望的世族敢出來支持黃巾門起義。就使得黃巾勢力當中沒有足夠的人才,不能制定有效的戰術計劃,也沒有遠大的戰略目標。所以起義後就分散在各個地方,最終被朝廷勢力方的群雄各個擊破。

4.人心的轉變。

在張角剛剛開始起義的時候,還是很得民心的。但是在起義久了,那些當初跟著起義的農民們在嚐到甜頭後,就越發瘋狂,燒殺劫掠的事幹出不少。漸漸就丟了民心,失去了百姓的擁護,最終導致民心向背。

黃巾起義失敗的緣由?

雖然黃巾起義失敗了,但他們給東漢王朝帶去了強大的衝擊力。這打破了東漢各個勢力之間的平衡,也削弱了漢室的統治加強了地方勢力,拉開了三國的序幕。

結語:廣積糧,築高牆,緩稱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