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每天沒幹什麼體力活卻腰痠背痛、全身乏力;白天工作、學習昏昏沉沉,情緒莫名低落;一整天都感覺睏倦睡不醒、對任何事打不起精神……

疲憊感好像一年四季都如影隨形。有哪些因素導致我們經常感覺疲倦呢?

為什麼睡飽覺還會感到疲憊?


生活中很多時候,即便我們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仍然感覺整個人無精打采、哈欠連天,這是為什麼呢?YouTube科普頻道的這個視頻做出了一些解釋


No.1 缺少活動、依賴咖啡


✦ 眾多研究表明,每週保持適量運動的成年人,在六週之後可以顯示出更多的活力。並且,經常鍛鍊的人睡眠質量也更高,儘管他們的睡眠時間沒有很長。

✦ 如果運動對你用處不大,不要選擇喝咖啡來抵禦疲憊。雖然有很多研究顯示咖啡對健康有一定的好處,但如果對其產生依賴性會讓你更困。在睡前6小時攝入咖啡或其它功能飲料,最終都會影響你的睡眠質量。


No.2 水分攝入不足


成人每日需水約1800~2500毫升,包括飲水和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其中,飲水通常佔1500~1700毫升,兒童飲水量約為1200毫升。

如果減少平時身體正常水分的1.5%,我們的血液會隨之變濃,營養素和氧氣進入肌肉組織和器官的速度也會減慢,導致大腦出現很難集中注意力的情況。

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正常情況下,尿液應該是淺黃色的,如果更黃一點就意味著你應該多喝些水了。

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No.3 睡前喝紅酒或啤酒


這種習慣也可能會影響我們第二天的精力。研究發現,雖然受試者在睡前喝紅酒或啤酒後會更快進入睡眠,但他們的睡眠質量變得更差了,尤其在後半夜。也就是說,酒精會減少我們的快速眼動睡眠時間。

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人的睡眠分為三個階段:淺睡眠階段,深度睡眠階段和快速眼動睡眠階段,而增加快速眼動睡眠時間能夠提升大腦記憶力和思想反應能力;反之,長此以往甚至會引起類似精神病患者那樣的嚴重的認知障礙。


No.4 睡眠時間不規律


規律的睡眠時間對我們保持充沛的精力至關重要。在週末休息時,最好也儘量接近平時的時間醒來。午飯後小睡20分鐘,這樣不會使你進入深度睡眠導致疲憊感加重,反而可以使身體恢復精神。

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No.5 焦慮等不良情緒


心理健康在其中也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日常工作、學習中,總是擔心別人的想法、感到壓力過重或者過度在意做出的每一個決定等,都會引起生理疲憊。疲憊也是廣泛性焦慮障礙的一個主要現象。

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不僅如此,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還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帶來生理和心理性的雙重疲憊。


No.6 遺傳因素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可能是一隻“天生夜貓子”,大約有20%的人攜帶著使他們傾向於晚睡的基因。

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但是活在朝九晚五的世界裡,“夜貓子們”會很難擁有一個合適的睡眠時間,感覺自己每天就像是活在了一個錯誤的時區——科學家們稱這種現象為社交時差。


長期疲憊,警惕幾種潛在疾病


如果以上這些導致疲憊的因素你都不符合,但仍然感覺身體疲憊、缺乏活力,可能就要警惕是不是存在潛在疾病了。


1 慢性疲勞綜合徵


一般來說,持續3~6個月不緩解的疲憊感,並伴隨低熱或淋巴結腫大,或其他系統的紊亂或損害,如脫髮、睡眠障礙、體重增加或減少、厭食、腹瀉等全身多部位不適的,可能就是患上慢性疲勞綜合徵了。

2 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梗、心衰和早期動脈粥樣硬化常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容易感到疲倦、頭暈、頭痛、氣喘等症狀。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發佈的研究也顯示,易疲倦人群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尤其是一些患者長期感到疲倦,但經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卻無明顯心臟瓣膜疾病或心肌缺血,應由醫生進一步檢查診斷以明確病因。


3 未被查出的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都會伴有疲倦乏力的症狀。如果日常生活疲倦感揮之不去,同時總是感到口渴、小便增多、體重和視力突然發生變化,並且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儘快去醫院進行糖尿病篩查。


4 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睡眠、休息充足的情況下,仍長期感覺疲倦的人群,需要警惕癌症、貧血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從4方面幫你擺脫疲憊感


疲倦對人的影響一般分為兩個層次,輕度疲倦會導致身體不適和認知能力下降,重度疲倦可能造成心理問題和社會適應能力障礙等。排除疾病因素,長期疲倦人群需要從運動、睡眠、飲食、心理等多方面進行調整。


1 堅持鍛鍊,避免久坐


✦ 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發現,久坐會讓人身體疲憊。所以持續持續坐著的時間,最好不超過30~40分鐘。即便起來接杯水、去趟廁所都可以;同時要端正坐姿,避免弓腰、蹺二郎腿、長時間盤腿坐等姿勢。


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 每週堅持鍛鍊3次,每次運動20分鐘,能有效趕走疲憊感,而且運動還有助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


2規律作息,定期體檢


保證充足睡眠、規律作息是對抗疲憊感的關鍵。建議大家養成午睡習慣,但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無論前一晚睡了多久,儘可能在固定時間起床,不要賴床或睡回籠覺。


年齡最佳睡眠時間備註>60歲老年人5.5~7小時午休不超過1小時30~60歲成年人

男性6.29小時

女性7.5小時

保證晚10點~早5點的優質睡眠13~29歲青年人8小時左右最晚24點上床,保證3點左右進入深度睡眠


另外,無論老年人還是中青年人,都要保證每年體檢一次,以便對疾病早診早治。


3飲食規律,營養均衡

飲食上要儘量做到多樣、均衡,遠離“垃圾食品”。建議適量多吃些牛肉、深綠葉蔬菜、堅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缺鐵會降低人體內血液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能力,導致人出現思維遲鈍、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每日一問:為什麼我總感覺很疲憊?

缺水也會降低氧氣和營養物質在血液內的輸送能力,進而導致人體感覺疲倦,所以成年人每天至少需飲用1500毫升水,建議少量多次飲用,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


4心情愉悅,別太較真


要防止疲倦、保持充沛的精力,就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自己堅強、樂觀、開朗、幽默的性格,不必過於追求完美,凡事別太較真。


同時,應注意培養廣泛的興趣,感到焦慮時要學會積極調節,比如短期旅遊、爬山遠眺、跳舞唱歌、攝影繪畫等都是緩解疲勞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