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近3年! 鄂州梁子湖區如何應對“全覆蓋”挑戰?

試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近3年! 鄂州梁子湖區如何應對“全覆蓋”挑戰?

沼山鎮居委會門口,擺放著專門的口罩回收桶。 (視界網 胡倩 攝)

4月10日上午,鄂州市梁子湖區村民張友勝到沼山鎮居委會辦事時,將一個廢棄口罩丟進門口的專用回收桶。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開展以來,該區已在人流量較大處累計投放630個廢棄口罩專用回收桶。

梁子湖區在探索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近3年後,今年將從試點示範邁向全面實施階段。源頭“分不分得清”,中端“可不可持續”,最後能不能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面對“全覆蓋”挑戰,全區上下正著力回答這份“考卷”。

推動好習慣養成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二次汙染,沒有感到不方便。”張友勝說,平時家門口就放著兩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對垃圾分類早已成了習慣。”

“以前當垃圾扔的,現在都是寶,比如礦泉水瓶、油壺、廢紙、舊衣物等,可兌換相應積分,1個積分相當於1角錢,積少成多後可兌換實物。”塗家堖鎮萬秀村原黨支部書記楊怡生說,全村2016年建立統一制度規章,給每戶分發垃圾分類積分卡,村裡成立了垃圾兌換超市,村民可憑積分卡兌換生活用品。

“垃圾能換來的東西不多,卻是一個有益嘗試,也是一種正向激勵。”楊怡生說,垃圾分類與村民生活細節相關,首先要解決“願意分”問題,“雞毛換糖”重在推動好習慣養成,一改過去的“一包丟”。

一定程度上,“不願分”源於“不會分”,村民覺得垃圾分類是個麻煩事。因此,在源頭,梁子湖區採取最基礎的“兩分法”,即垃圾按“幹”或“溼”分類。然後增設專職保潔分揀員,負責對村民分好後的垃圾進行“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的再分類。

截至記者採訪時,梁子湖區公共場所在防控疫情期間已回收處理廢棄口罩24萬多個、970餘斤。“現在村民們對衛生與健康的關係有了更深瞭解,所以面對疫情時大都支持分類處理!”梁子湖區副區長郭兵說。

“店收司運”模式

張子玉,沼山鎮朱山東村楊一凰灣的保潔員。2018年開始,她每天多了一項任務:對每家每戶或幹或溼的垃圾進行再分類。“不可回收的垃圾有車拖走,可回收或有害的垃圾則單獨清理出來。”張子玉說。

特別是可回收垃圾,是張子玉在工資外的又一經濟來源。郭兵介紹,梁子湖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將試點村的垃圾收運處理工作外包給梁譽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探索“店收司運”的市場化模式。在這一模式中,各自然村灣的專職保潔分揀員是第一環節。

“緊隨保潔分揀員,是依託村裡代銷店設置的回收點,最終由公司車輛到各村收運。”梁子湖區城管執法局局長明秋聲說,從保潔分揀員到梁譽公司,可回收垃圾經過兩次中轉,每次均以商品買賣形式完成,“比如酒瓶、紙箱、廢金屬等,保潔分揀員以市場價賣給回收點,後者經二次分揀,再以高一點的價格賣給公司。”

對梁譽公司而言,盈利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梁子湖區支付的外包服務費,按每村1.9萬元計;二是賣可回收垃圾賺取利潤。目前,該公司負責全區70個村的垃圾收運,兩年來累計收集可回收垃圾近萬噸。

“通過引入專業公司建立市場化模式,全區垃圾將逐步建立從分類到處理的閉環。”郭兵說。

“兩分桶”冷熱不均

袁仁義家住梧桐湖新區,他每天早上都將家裡垃圾分兩袋,分別扔進樓下兩個垃圾桶內,“綠色的裝果皮剩飯一類的可腐化垃圾,灰色的裝破布、廢玻璃瓶等不可腐化垃圾”。

按可腐化和不可腐化區分,是梧桐湖新區不同於其他村灣的探索。2018年,新區與浙江一家公司合作,就近選址投入280餘萬元,建成有機垃圾智能化分類處理站。

“處理站日處理量為2噸,1噸易腐垃圾可轉化為100公斤以上的有機肥。”新區住建部門負責人韓國平說,這裡每天生產的肥料,常常被附近商戶、果蔬種植戶和居民搶訂一空。

目前,全區大部分村灣往往是幹垃圾桶“吃到撐”、溼垃圾桶“吃不飽”,“兩分桶”冷熱不均。特別是對易腐垃圾的分類處理,基本是空白。

每年,梁子湖區從其生態補償資金中切出540萬元,用於垃圾無害化處理。“如果70個村都像梧桐湖新區那樣做,資金壓力太大。”郭兵說。

為補齊短板,梁子湖區正嘗試採用其他辦法來平衡易腐垃圾的產出和回收處理。據介紹,樑子鎮、東溝鎮均已計劃今年在垃圾壓縮中轉站建設易腐垃圾厭氧處理設施。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通訊員 黃朝暉 胡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