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在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的文博學院中,有一個名叫首飾設計與工藝的專業,這個班上實訓課的時候,總會出現這樣一聲喊叫:“哎呀,我材料掉地上了”緊接著全班同學都停下手裡的活,瞬間移位趴到地下開找,直到“找到啦”的聲音傳來,大家才能安心回到座位繼續上課。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文博學院銀花絲工藝傳承與保護團隊成員拜訪倪成玉,圖片源自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

之所以要舉全班之力尋找掉在地上的小材料,主要是因為她們上課練手所用的物料,可全都是真金白銀真寶石,小小一顆就價值不菲。一堂實訓課用的物料加起來,總價最少也得用十萬來計算。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金花絲作品製作時所用到的黃金材料,圖片源自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

這項需要花重金培養的技藝,名叫金銀花絲。

在古代,金銀花絲是宮廷秘技,代表著中國金銀細作的巔峰。這項技藝發展至今,也成為了現代珠寶行業面臨失傳的手工技藝之一。

在中國,目前能全面掌握這項技藝的手藝人,不超過二十個。

其中有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就是這些學生們的老師的老師,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倪成玉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倪成玉,動圖截自《探索·發現》


2010年上海世博會四川館展出的《金絲嵌寶芙蓉熊貓一家親》就是一件金花絲作品,做這件作品時一共耗費了4年時間,用了18公斤黃金、300多顆珠寶。

為了表現出熊貓黑白毛髮之間的反差和毛絨感,用了上億根金絲層層堆疊,利用光的反射營造出了毛色深淺不一的效果。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倪成玉說“到盤子成功的那一天,我恐怕那是我今生以來最喜歡的一天。”動圖截自《探索·發現》

這個作品在當年的世博會一舉成名,被譽為是四川館“鎮館之寶”,與這個作品一起成名的,還有它的作者倪成玉。

從事金銀花絲這項技藝50多年,她設計製作的作品近700件,作品《百鳥朝鳳》創造了世界最大花絲工藝品吉尼斯世界紀錄;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倪成玉作品《百鳥朝鳳》銀絲畫,圖片源自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


作品《太平有象》,

拿下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倪成玉作品《太平有象》,圖片源自中國飾品網


如今70多歲高齡,依然退而不休,伏案在設計製作的第一線,奔走在教學、收徒的路上,為傳承這項古老的手工技藝發揮著餘熱。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倪成玉愛上銀花絲時,年紀不過12、3歲,正在讀初中的她被父親帶著去人民公園看展覽,一個用銀絲勾勒出來的小盤子把她迷得邁不開腿。

從那一刻開始,銀花絲就和倪成玉牢牢的綁在一起了。

直到今天,她一直很慶幸自己能在很小的時候與銀花絲結緣,尤其是年過古稀之後,她越發無法想象沒有銀花絲的生活。“

我喜歡這項技藝,因為她實在是太美了,太美了,我有時候都會想是不是自己喜歡得太深了。

學藝期間,因為熱愛,她到處收集攢下了一堆從古代就傳下來的金銀花絲紋樣,別人覺得完全不起眼的東西,她都當成寶貝攢起來,如今依然常翻出來尋找靈感。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愛上銀花絲不久,初中畢業的倪成玉選擇了去成都美術學校學立體造型,很快在校辦工廠實習的時候,她就真正的接觸到了銀花絲的製作。

當時一起學習的同學有19個,後來因為學習過程太枯燥、太漫長,慢慢的人數從19降到了2,僅剩的2個人一個是倪成玉,另一個是倪成玉的丈夫。

後來丈夫也離開了廠轉行做了其他工作,一直在成都金銀製品廠做到退休的人只有倪成玉一個,完全掌握了全套技藝的人也只有她一個。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做金銀花絲這麼多年,倪成玉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別人站在她的作品前不停地感嘆“好漂亮、好美麗”的時候,“這種快樂只有我能享受,別人都享受不到”。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製作作品過程中的困難、枯燥,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懂。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掐絲,圖片源自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


當年倪成玉在工廠學藝時,很多師傅都還遵循著傳統的“匠人教法”,技不外傳,傳女不傳男。

當初為了能向師傅學習,徒弟們都得“給師傅端茶倒水、背娃娃、倒馬桶”,但即便髒活累活都攬下,師傅們在需要到絕技的部分也還是會揹著徒弟。

除了要“偷師”,正常的學藝時間也長的望不到邊。行業內有句老話,徒弟的出師時間要“三年零一截”,三年是必須保證的起步時間,至於那一截是多少,得由師傅說了算。


倪成玉學藝的時候,都是從最基本的拉絲開始學起,一步步到搓絲、掐絲、填絲、配絲、累絲、焊接、清洗,每一個過程都能完全熟練才能進階到設計圖紙階段。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拉絲,是一項工藝品製作的第一步。如果把製作工藝品比作刺繡,那這一步就相當於在給繡娘準備繡線。

粗的銀線要一根根依次通過由粗到細的孔徑,最細的銀線拉完比頭髮絲還要細。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搓絲,則是把兩根銀線搓成麻花狀,如此一來銀絲就從素絲變成了花絲,搓好的花絲麻花越緊品質越好。現在,拉絲可以靠機器來完成,但搓絲還得靠人力才行。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掐絲,這是初學者必經的一個階段,也是最最枯燥的一個階段。按照設計圖把銀絲掐成設計圖上的樣子,大小、弧度一分一毫都不能差。遇到難的花樣,伏在桌上埋頭苦幹一天也掐不出幾個。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到了填絲、配絲、累絲的環節,對耐心的要求度更高,細小的紋樣要鑲嵌到哪兒、用素絲還是花絲、要鋪幾層絲……

這些都需要反覆的試驗、研究,即便是已經學了幾年的徒弟,現在做到這一步也還是得倪成玉出馬。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做到焊接階段更是費神,除了要忍受焊接過程中的刺鼻氣味,還得謹慎手上動作,焊藥用量稍微不慎,就可能造成全盤返工的大失誤,貴金屬的損失更是承擔不起。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焊接熟練了還有清洗,藥水配比、浸泡時間……能否讓金銀重煥光芒全憑經驗。只有等這些步驟全都熟練了之後,才能被委以設計圖紙大任。

2015年時,退休後的倪成玉終於等到了一個大“單子”,創作一件全新的金銀花絲工藝品,《金沙遺韻香薰》,這件作品的複雜程度堪稱她55年工作生涯之最。

倪成玉帶領著她的同事、徒弟做了3年,花費了近百萬的材料:用銀5629克、金411克,紅珊瑚78粒、碧璽152粒、綠松石123粒、紅寶石10粒、藍寶石7粒、祖母綠2粒、翡翠2粒,才完成了這件迄今為止中國銀花絲球狀立體器物中最大的一件。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倪成玉作品《金銀花絲嵌寶金沙太陽神鳥花薰》


雖然是從業生涯中最大的工程之一,但是製作過程卻出奇的順利,原因就是因為圖紙設計的非常合理。

哪怕一根羽毛、一個小零件,也要單獨設計圖紙。大到每部分的製作技法,小到花薰四足的承重以及到每部分的絲號粗細,都要分別標註和計算。”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完成這張設計圖,倪成玉用了18個月的時間。

花這麼長的時間打磨,完全是因為這項工藝的特殊性,用倪成玉的話來說,就是“如果設計出來的圖紙不合理的話,你就不值得去用這麼多工藝。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當年製作這個香薰時,央視《探索·發現》欄目專門做了一起節目紀錄製作過程,在節目組拍攝的圖紙細節裡,大到整體的高度樣式,小到細微之處鑲嵌的一個小寶石,倪成玉全都標記的清清楚楚。

雖然實物的製作還得2年才能完成,但香薰最後的樣子,早已在倪成玉的腦子裡成型了無數遍。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數百張圖紙堆起來有一尺多高,外人看起來可能覺得不足為奇,但是在手工藝者的眼中,這是她們內行才能看懂的密碼。

你那個工藝品做出來不好,你說你做出來啥意思。”為了不辜負自己熱愛的這項事業,直到今天,70多歲的倪成玉還沒事就背上畫板去公園裡邊採風,練習畫工。

金銀花絲技藝緣起漢代,是一項有著1700多年曆史的老手藝。

距倪成玉回憶,以前金銀花絲在成都最繁榮的時候,整條街全部是做首飾的店,樓下開店、樓上住家,大店做大銀盤,小店做小首飾,好不熱鬧。

但是這項古老的技藝發展至今,卻只剩倪成玉這一個“大師”,從事了50多年金銀花絲工作的倪成玉,為這項技藝的衰落感到痛心。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圖片截自《探索·發現》

衰落的原因,一是因為沒有了大訂單,這種高級工藝品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小。二是這項技藝的學習過程太漫長,每一步都需要極大的耐心,但在如此快節奏的現在,年輕人們都不太願意做這項工作。

傳統手工藝衰落是現如今普遍存在的問題,當歷史的浪潮走到這一步,倪成玉只能儘自己努力去讓潮流走得稍慢一點。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市場需求少了,沒有新的東西要製作的時候,她就把時間都用在整理書籍上,把自己以前從師父那裡學到的全部技藝通通記載到書裡,為後人留作參考。

年輕人們坐不住,她就想盡辦法的縮短他們的學徒時間,以往自己需要偷師一年才能學會的技術,現在她手把手地教給徒弟,讓他們3個月就學會。

她在自己剩下的不多的時間裡,竭盡全力地把畢生絕學傾囊相授。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在現在越來越快的社會節奏下,一生只做一件事早已成了很奢侈的行為,但是總有些人,為了心中的熱愛、師父的叮囑,仍在為傳承他們為之付出過半輩子心力的事情在努力著。

哪怕不久的將來,這些她親手做出來的東西,可能會“從工藝品變成文物”。


36斤黃金“織”1個盤子!千年手藝不到20人傳承,她守了一輩子

好在幸運的是,倪成玉的幾個徒弟已經出師,其中的一個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班級的老師,林瀟瀟。

當初學成出師時,她面臨出產品和教學生兩個選擇,最終她選擇了教學生,“我還是希望這個手藝能真的傳承下去,我也經常鼓勵我的學生,守得雲開見月明。

不希望花絲工藝成了一種牟利的工具,而應是活在大家心中的文化認同。

只要有她們在,這種“匠人精神”永遠不會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