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談到濟寧,您想到了什麼?

是《流浪地球》的濟寧N3派出所和濟寧補給站?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1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濟寧

還是孔廟、孟廟,或是京杭大運河?

您也許會說,孔廟是曲阜的,孟廟是鄒城的啊……但只要稍作查閱,就會發現曲阜和鄒城其實都屬於濟寧——在市域範圍內定義濟寧,可以說是孔孟故里,而且李白杜甫也曾在這裡定居多年。而說到濟寧的中心城區,最有代表性的還是京杭大運河。濟寧的興旺源於大運河的開通,其最高行政機構“河道總督衙門”就設在濟寧,所以濟寧是名副其實的“運河之都”

盤點濟寧近年的規劃,大多數是高水平的優秀規劃設計方案,很多都聚焦於城市的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特色,對於城市定位都進行了很好的梳理和總結。例如“北方水城”、“江北小蘇州”、“運河之都”、“江北水鄉”等,都強調了城與水的融合。

其中,“運河之都”是出現最頻繁的定位之一,也是濟寧當前重點打造的城市品牌。本次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延用了這一定位,但在中心城區整體層面,“運河之都”如何體現在城市建設中?這是我們在本次工作中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2 1954年的濟寧老運河

01 特色之困

困境1:大湖之城不見湖

從宏觀山水格局視角來看,濟寧中心城區最大的特色就是毗鄰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百餘公里長的微山湖,環湖區域均屬濟寧市管轄。但是濟寧的城市結構與遊憩佈局,都與近在咫尺的大湖缺少聯繫,景觀和旅遊利用得都不充分。反倒是微山湖畔的其他市鎮,對其旅遊價值進行了積極挖掘。如棗莊的滕州市、臺兒莊和嶧城,在微山湖邊都設有口岸或碼頭,滕州市還設有微山湖溼地紅荷旅遊風景區。而濟寧的中心城區與微山湖唇齒相連,交通聯繫卻不夠順暢,從中心城區難以到達湖邊,作為北方的大湖之城,卻感受不到濱湖風光。

困境2:運河之都難彰顯

濟寧保留了完整的老運河,輪廓清晰的任城古城格局,原址尚可識別的河道總督衙門和眾多匯聚微山湖的水系,這些都是有別於其他沿線城市的獨到特色,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運河特色是否與城市空間發生了足夠的互動?

濟寧水系發達,除了新老運河之外,還有眾多河道流經城市。從當前濟寧的城水關係來看,還存在三方面問題阻礙了“運河之都”特色從水到城的滲透。一個是城水分離,不論梁濟運河、洸府河這樣的大河,或是老運河、府河這樣的小河,濟寧城市濱水地塊的功能和佈局往往沒有考慮到自身與水系和濱水空間的關係,濱水空間普遍人氣不高、活力不足。其二,大河沿岸大多尚未開發、修整,呈現邊緣化的狀態。最後,對於古老城內小洸河、老運河等較窄的河道邊,其兩側的濱水空間雖然部分已經形成了連續的慢行路,但多為連續單調的硬質鋪地,缺了些變化和生態化的駁岸處理,景觀單調。可見,濟寧雖然水系眾多,但還沒有系統充分彰顯運河特色。

02 濟寧如何從困境中特色突圍?

不論是大運河還是微山湖,濟寧最大的特色都是水。我們從塑造“運河之都,大湖之城”的視角,系統梳理濟寧中心城區的山水格局。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3 濟寧市域的山水格局

可以看出,泗河、洸府河、梁濟運河等水系從北方彙集,流經任城古城,最後流入微山湖,這種扇形指狀水系是濟寧特有的山水格局,也造就了濟寧作為京杭大運河分水點“水匯南北,城納百川”的文化氣質,讓濟寧呈現出多元、繁榮、自信、包容的城市特徵。基於此,我們梳理濟寧中心城區的自然資源及功能軸線,形成“扇面水系展勢,十字軸線延脈,活力中心聚氣”的城市景觀結構,給予“運河之都、大湖之城”以城市空間格局層面的回應。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4 濟寧中心城區的景觀結構

1 總體策略:

親湖近河,定心延軸,亮古塑新,透綠優徑

針對濟寧的特色困境與現實問題,我們在落實風貌定位和空間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了“親湖近河”“定心延軸”“亮古塑新”“透綠優徑”

四大策略,從城市格局、空間結構、文化塑造與活力提升角度塑造城市風貌。本文重點介紹將“運河之都、大湖之城”向空間落位的幾個策略,如何加強濟寧中心城區與水的互動及運河古都的展現,凸顯“運河之都”的特色風貌。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5 濟寧中心城區總設的四條核心策略

2 親湖策略——激發微山湖北部活力

提升環微山湖可達性及景觀活力

通過打造環湖主題綠道,強化濟寧中心城區與微山湖的關係,充分挖掘和利用微山湖旅遊資源,打通交通及慢行綠道聯繫,將其作為濟寧市民休憩遊玩的目的地。

微山湖整體形態狹長,南北長100公里有餘,因而必須明確分段主題。按照區位和資源特徵,我們從北至南將其分為三段:北段延續“運河之都”城市特色,強化“百川匯聚”的自然特徵,結合太白湖溼地公園、南陽古鎮等自然和文化資源,在太白湖、南陽湖兩岸形成北部運河文化主題綠道。中段結合棗莊紅荷旅遊風景區,在獨山湖、邵陽湖兩岸形成生態休閒主題綠道。南段結合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形成紅色文化主題綠道。

微山湖北段從太白湖、南陽湖到獨山湖,是與濟寧市區聯繫較為緊密的區域。我們希望通過交通改善和綠道建設來激發太白湖活力,在交通方面改善道路無法到達湖畔的現狀,通過對道路的新增與升級提升濱湖交通可達性,在慢行方面打造親湖綠道,串聯城景與湖景,激發太白湖活力。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6 環微山湖主題活力帶

增強濱微山湖地區的綜合活力

太白湖新區緊鄰微山湖北端,是濟寧中心城區南部的城市新區,也是2014版總體規劃提出的多個城市中心之一,在本項目前已完成了主幹路網和多項重要公共建築的建設,形成了良好的發展雛形。

太白湖新區之中的北湖灣公園,和毗鄰的太白湖溼地公園,都是微山湖向北的延續。基於太白湖新區的原有規劃,我們提出太白湖新區中心應進一步做足湖的文章,形成城水交融的空間格局。統籌考慮該區域已經形成的市級行政辦公、文化中心等標誌性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北湖灣公園,建議太白湖新區納入更多娛樂功能和商務功能,以提升濱水地區的整體活力,並結合活力集聚區域對其用地佈局、城市天際線等要素提出管控要求。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7 太白湖新城整體形態引導示意

3 近河策略——塑造活力濱水空間

對於中心城區內的豐富水系,我們根據其區位與景觀特徵,在總體層面上對濱水空間進行分類管控。包括歷史文化型,具有歷史意義的河段;城市景觀型,河道兩側為城市建設用地的河段;郊野生態型,城市建設用地以外的河段。

規劃重點對洸府河和梁濟運河開展設計優化。其中,洸府河是任城區和高新區的分界,現狀濱河以居住功能為主,佈局內向,交通不暢。我們建議強化該節點的公共屬性,提升濱水空間活力,打造現代化的城市公共空間和門戶景觀天際線。鼓勵沿濱水一側的建築提升公共性,一體化設計建築界面和綠化景觀。在重要門戶節點形成高低錯落的濱水天際線,鼓勵在重要節點塑造標誌性建築。在濱水界面控制中強調建築體量的管控,強調窄面寬的塔樓、非板式住宅形式,打造濱水城市會客廳的公共氛圍。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8 洸府河東側城市風貌建議

4 亮古策略——煥活運河古城

濟寧的古城任城蘊含了諸多“運河之都”相關的歷史元素,對古城歷史資源的充分挖掘與展示也是凸顯“運河之都”特色的關鍵手段。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9 濟寧任城古城古蹟提升示意圖

濟寧任城古城格局保留完整,遺蹟眾多。項目把古城格局風貌和散點古蹟綜合整體考慮,形成古城風貌片區。作為江北小蘇州的濟寧老城,我們在建築風格、色彩、高度上加以管控,包括在整體色彩控制上,強調背景建築與標誌性建築的差異性;增加坡屋頂、管控高層建設等措施,力圖再現江北小蘇州的歷史風貌。對於重要歷史建築,如鐵塔寺、呂家宅院、太白樓等重要歷史建築周圍區域,項目提出環境提升策略。重點控制提升文保單位周邊的整體風貌,保證協調區內的建築高度、色彩、風格與主體歷史要素有機結合。

此外,我們還提出通過特殊的地面鋪裝,串聯重要歷史街巷形成文化慢行網絡,並形成北魏任城遊徑、金代濟州城遊徑、明代外郭城遊徑三條城廓路徑,透過文化遊徑向遊人傳遞濟寧的歷史文化脈絡。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10 濟寧任城古城、兗州古城改造提升示意

5 整體結構

綜合項目其他設計要素和策略,最終形成了“扇形水系展勢、十字軸線延脈、活力中心聚氣”凸顯“運河之都”特色風貌的整體城市結構。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11 濟寧中心城區整體結構

03 規劃銜接:如何通過導則傳遞?

本項目委託的初衷是希望通過總體城市設計來指導下一階段的控規全覆蓋工作。由於項目委託時總規剛剛批覆,因此本項目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在落實總規要求基礎上探討如何把總設內容有效向控規傳導。在總體城市設計層面,我們基於濟寧的城市特色形成了多項系統管控,包括綠地廣場、濱水岸線、交通景觀、景觀要素、高度分區、風貌分區等。但是如何將這些系統性管控內容有效精準地傳遞給控規?為此,我們制定了對接控規的總體城市設計導則。

“系統拼疊法”量身對接50個控規片區

濟寧中心城區劃分了50個控規片區,我們選定在總體城市設計結構中重要程度較高的老城區、中心區、濱水區等22個重點片區進行城市設計導則的編制,與控規編制單元緊密對接,為未來的管控工作提供便利。

表達形式上,為了增加總體城市設計導則的傳導性,我們在項目實踐中探索性地提出了“城市設計系統拼疊法”。由於以往傳統的城市設計方案習慣性地把軸線、節點等系統內容用圈圈點點表示而沒有與地塊對應,所以系統信息難以向下傳導給控規。我們通過“系統拼疊法”把系統內容在每一個地塊中表示出來。比如濱水岸線,就是把水系兩岸的重點地塊都標識出來。以此類推,把界面、節點等多個系統經過的地塊都標識出來,這些系統疊加後能清晰的看出地塊承擔了多少個系統的內容。顏色越深的地塊是承載城市設計系統要素多的地塊。再通過地塊編碼索引找到這個地塊上所有系統的城市設計信息。這種方法能有效的傳導各個層次的城市設計內容而沒有損失,同時還能看清哪些地塊是城市設計重點地塊而不會忽視對其管控。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12 “系統拼疊法”總圖及片區總設導則

導則成果直接銜接控規編制

結合濟寧中心城區的控規編制工作,我們基於“系統拼疊法”形成的22個控規片區的管控內容,量身定製適用於控規的城市設計導則,提出各片區空間控制要素的指引,各類公園、濱水空間的開敞空間指引及景觀界面指引,風貌設計指引,標誌建築設計指引,以及圍繞各片區特色的特殊控制要求,直接有效地將總體城市設計內容向控規層面傳導,有助於減少轉譯環節中相關管控內容的誤讀或丟失。

運河之都?運河之都! —— 濟寧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圖13 片區控規城市設計引導建議

04 結語:運河之都!

本次的濟寧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通過挖掘城市特色,從煥活“運河之都”的角度出發,形成了如下兩方面特色工作:

一方面是城市特色的空間化引導。通過對城市特色的提煉,使“運河之都,大湖之城”的濟寧特色不僅僅體現在口號層面,更在城市空間上進行統籌落位。

另一方面則是管控內容的法定化傳導。本規劃編制之時,正值濟寧中心城區控規編制階段,我們通過量身定製適用於控規的導則內容及形式,更直接有效地將總體城市設計內容向控規層面傳導。

談到濟寧,您想到了什麼?

再問起這問題,希望您不僅能想起N3派出所,還能想到任城古城歷史悠長的老運河,視線舒朗的洸府河,想到城市南面開放包容的微山湖……想到這裡是座百川匯聚,南北交融的運河之都!

項目完成單位: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設計分院,濟寧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項目主要完成人員:

王宏傑、顧宗培、紀葉、黃思曈、顧浩、盧方欣、吳景輝、王磊、李文文、雷大林、王培龍

撰文:

黃思曈

註明: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於分享,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陳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