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電影《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一名19歲的熱血青年加入了美國空軍。戰爭結束後,這名青年便以空軍上尉的身份退役,並開始從事文字工作。一天下午,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句話:“這可是實實在在的一見鍾情。初次相見,約塞連便狂熱地戀上了隨軍牧師。”於是他便以此為開端,寫了一部小說。沒想到,這部作品出版後大受歡迎,這就是眾人熟知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靈感對於一個作家,確實相當重要,甚至直接關乎著某部作品的生死。很多作品的靈感,可能就來源於一個人、一個事件、一句話,甚至一場夢。所以傑克·倫敦才說,“你不能等靈感,你得拿著根棒子追尋它。”那如何追尋它呢?很多創作者都會被這個問題所困。艾麗斯·馬蒂森在這本《寫作課》中,就為我們分享了一些頗為實用經驗。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寫作課》

艾麗斯·馬蒂森本身是位猶太裔的美國作家,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其作品曾榮獲英語屆小小說獎——“小推車獎”、歐亨利短篇小說獎等。同時也是位寫作課老師,在本寧頓學院藝術碩士班執教長達22年之久。這本書正是艾麗斯·馬蒂森多年寫作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對於寫作涉及到諸多事項,都做了詳盡的解析。對於愛好寫作卻寫不好的人來說,這本書一定不容錯過。

書中涵蓋的內容較多,筆者就從如何獲取靈感的角度,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以現實生活為藍本,但不可照搬現實

很多文學作品都是以現實為原型,比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靈感,就來源於現實中一場臥軌自殺的悲劇;赫爾曼的《白鯨》,來源於鯨魚襲擊埃塞克斯號的事件;奧爾科特的《小婦人》,來源於作者本人和她的三姐妹的故事。此類作品不勝枚舉,但能被我們記住,顯然說明他們的創作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不然不足以流傳後世。

所以對於寫作者而言,從現實原型中尋找靈感而進行創作,無疑是一條頗為簡單易行的路子。艾麗斯·馬蒂森認為,

“無論是對現實生活進行微調,還是把現實生活完全推翻,或完全照搬,都是可行的。”在這些現實題材中,加入一部分虛構元素,往往會使得整個故事真假難辨,引得讀者參與其中,對其進行各種解讀。這種互動,也是作品的一種魅力所在。

就比如毛姆的《人性的枷鎖》中,菲利普曲曲折折的成長故事,很多都是毛姆的真實經歷,尤其是那段卑微的感情——菲利普深陷米爾德里德的感情漩渦而難以自拔,更是毛姆的切身感受。或許正是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才會對書中人物的心理把握得如此精準,刻畫得如此生動,無形之中為作品增色不少。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人性的枷鎖》

但照搬也需注意,“寫作時要忠於敘事文學的內在規律,而不是被激發創作靈感的現實原型牽著鼻子走”。也就是說,現實原型要服務於作品(主要指小說),而不是為了片面地把某個“原型”介紹給讀者。就比如毛姆將個人的真實感情經歷安插到菲利普身上,肯定不是為了博得世人的同情,而是為了服務於整個作品的主旨——促成菲利普的自我成長,指引他一步步擺脫人性的枷鎖,從而達成最後的蛻變。

不過對於仍在摸索寫作之路的創作者而言,一味地照搬現實,反而會弱化自己的想象能力,不利於提高寫作能力。因為人這一生,經歷有限,說來說去都只有那點事。要是過度依賴於現實素材,那遲早會有“江郎才盡”的那一天。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毛姆那樣遊遍東西方,在感悟生活的同時,還僱個助理幫自己去街頭巷尾收集故事。所以作者認為:“想真正掌握小說創作的方法,就要習慣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補現實生活中的空白。”因為想象力才更考驗一個作家的水平。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下史鐵生。21歲時,他就癱瘓了雙腿,只能日復一日地困在輪椅上,一生經歷有限,但這並不妨礙他創造出優秀的文學作品。他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短篇小說《命若琴絃》等,無不融合著自己豐富的想象,給當時的文壇帶來一副新氣象。倘若是沒有了這份想象,作者就只是淪為了故事的複述者,而史鐵生也許就不為我們所知了。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史鐵生

在艾麗斯·馬蒂森看來,

照搬現實,除了弱化寫作能力之外,還可能造成主題太過明確。很多時候,我們開始寫作時,可能並不清楚想寫的是什麼主題。即使初稿寫完了,多半也是海明威口中的“狗屎”。但是以現實為造型的人物一出場,作者就刻板地聯想到與之對應的性格、經歷等等。這些東西,某種程度上會限制了我們的創作,不利於突破自我,將潛藏心底的東西挖掘出來。比如一寫到父母出場,自己父母的性格特色、人物走向就浮現出來了,我們不自覺地就會將其帶入作品之中,無形之中會束縛自己的創作思維,阻礙主題的發展。

這種束縛,在筆者看來,不單單只是基於現實原型產生,也可能基於過往作品產生,尤其是在影視劇本的創作上。比如1960版的《倩女幽魂》,體現得更多的是寧採臣的一身正氣。適逢亂局,渴望拯救蒼生,卻只能“苟存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而87版的《倩女幽魂》則另闢蹊徑,不談人間正氣,而是講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一時成為經典之作。

所以說,取材於“原型”並非行不通,真正行不通的是在創作過程中依然被“原型”所束縛,這會“閹割”掉創作者對於作品本身的思考。

即使被創作出來,也只是一副形似的外殼,難以出彩。而一旦打破“現實原型”的束縛,給自己的角色賦予不同的個性,說不定靈感就自己上門了。比如說把燕赤霞和小倩湊成一對(2011年版《倩女幽魂》,雖然片子不咋地,但思路還是很大膽),把老好人變成了渣男,渣男變成了人妖,這樣一設定,是不是大有文章可為?有時候,我們寫不出東西來,並不是缺靈感,而是缺乏思維上的延伸和拓展。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2011年上映的《倩女幽魂》

二、直面自己的真情實感,並將其灌注於作品之中

除了從現實原型中尋找靈感外,還可以從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中尋找。所以我們常說,從一部作品中,也能窺見創作者真實的內心世界。因為優秀的作品裡面,往往都融入著作者的心魂。

艾麗斯·馬蒂森在書中就有談道,“作者只有打開心扉,直面情感的湧動,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虛構手法。擁有足夠強大的負面情緒承受力,以及足夠強烈的自我剖析意願,是激發想象力的前提。”這兩句話,其實就在告訴我們:第一,只有坦誠地面對自己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獲取靈感,進行虛擬創作;第二,情緒的波動,尤其是負面情緒的波動,通常就是靈感的源泉。怎麼理解呢?

我們先來說第一層意思。有一個道理,大家基本上都很認同,那就是作品只有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福樓拜在創作《包法利夫人》期間,把包法利夫人寫死後,曾坐在地上痛哭不止;馬爾克斯在寫作《百年孤獨》時,曾因書中布恩迪亞上校的死亡而哭過;餘華在寫《活著》的時候,更是多次淚流不止。這些中外大家,在創作人物時,無不注入了自己真切的感情。而這份情感的湧動,反過來又為他們的創作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靈感。這樣的作品,想不優秀都不行。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活著》電影截圖

還是老話說得好,唯有真心才能換真心。只有我們真心實意地對待自己作品時,才能窺見自己內心深處隱藏的靈感,這樣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才算是一部真正合格的作品。正如艾麗斯·馬蒂森所言:“所謂的好小說,其情節必然與作者內心最強烈的情感實現了某種共鳴”。

這其實對演戲來說也是一樣。好演員就能把自己真實的情感完全表現出來,反而越演越入戲,狀態越來越好,比如《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霸王別姬》中飾演程蝶衣的張國榮。而不合格的演員則是會遮遮掩掩,矯揉造作,看得人極為彆扭。這類演員就不用舉例了。

所以我們創作時,不要刻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否則只會將潛藏的靈感拒之門外。事實上,筆者就不太擅長也不太願意在作品中融入過多感情,可能是因為羞澀,也可能是因為不想讓外人窺見自己的內心。但若從事文學創作,這份真情實感,卻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柯爾律治說的,“只有動情寫作的作品才能動人以情”。當我們隨著人物一起品嚐喜怒哀樂時,這位角色才算是開始擁有了靈魂。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霸王別姬》中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

事實上,當人們想要寫作時,內心深處肯定是充滿想要傾訴的慾望。而這份慾望帶來的靈感,往往都是我們自身情緒波動引起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特別能激發創作者的靈感,對文學創作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歡樂往往會流於浮誇和庸俗,而痛苦,卻會刺激人們更加深入地思考。思考越是厚重,作品才會越有深度。所以當記者採訪海明威,如何成為一個作家時。他才會答道:“有一個不幸的童年。”

這話放在路遙身上,也是極為貼切。路遙從小就家境貧困,7歲時就被送給伯父當養子。上學時飢餓難耐,就去野地裡偷西紅柿吃。長大後好不容易獲得了招工的名額,卻讓給了愛戀的對象,結果卻被對方拋棄。去世之前,他就說道:“我這十幾年,吃的是豬狗食,乾的是牛馬活。”如此悲催的人生,卻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養料。不得不說,這也是創作者的幸與不幸。正應了日本著名文學家廚川白村說的那句話:“文學是苦悶的象徵”。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容“老夫”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路遙

教了22年寫作課的艾麗斯·馬蒂森,對此也是很明白。所以她才強調,創作者需要“擁有足夠強大的負面情緒承受力,以及足夠強烈的自我剖析意願”。因為這些負面情緒很考驗一個人的承受力。畢竟快樂總是相似的,而痛苦卻各有各的不同。只有承受住了,才會激發創作者更加深入地去剖析自我,思考世間萬物更深層次的關係。由此產生的靈感,無意之中,可能促成了一部優秀作品的問世。

總結

總的來講,要想獲得創作的靈感,一方面可以取材於“現實原型”。但對原型不可照搬照抄,否則只會弱化自己的想象力,不利於寫作能力的提高,而是應該根據需要,靈活地添加虛擬元素,對原型進行改造,使其更加符合作品想表達的主題。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調動情緒,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融入到作品中去。當作品中的人物,跟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時,靈感,很可能就不請自來了。


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隔岸樵夫,不是老頭哈,專注讀書寫作,分享生活,不定時輸出優質乾貨,歡迎朋友們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