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市場發展的機遇窗口 增強企業動力信心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新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加上去年減稅降費政策翹尾,預計可為企業減負1.6萬億元。同時,決定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專家認為,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將增強企業恢復生產的動力和信心,助其渡過難關。(4月16日《證券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出臺了多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並且注重加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力度,對一些投資項目給予財政支持。在運用財政政策穩增長的同時,貨幣政策也協調發力,通過三次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向金融機構提供3.55萬億元低成本資金,用於向企業發放低利率貸款,另外截至3月底已對約8800億元企業貸款本息實行延期。這些針對性較強的金融服務措施,在解決市場流動性問題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也與財政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協同效應,增強了宏觀調控的力度。

稅收政策作為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在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穩定市場發展預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一直全力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實,特別是針對我國的稅收結構,分步驟推進增值稅改革、進一步降低增值稅稅率等措施,有力地減輕了我國企業的稅收負擔。疫情暴發後,國家及時出臺減稅降費計劃,特別是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增值稅、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延長交通運輸和餐飲住宿等企業虧損結轉年限、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緩繳住房公積金等措施,給中小微企業送上了減稅降費的政策大禮包。對於處在困境中的中小微企業來說,這些減稅降費措施不僅僅是實實在在的政策讓利,更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雖然疫情對我國經濟整體造成了較大沖擊,但與互聯網相關的新經濟新業態逆勢上漲,表現出不俗的業績。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536億元,增長5.9%,比1-2月份加快2.9個百分點。春節以來,面對線下客流量驟減的困境,不少商超、菜場紛紛轉戰線上,通過互聯網拓展業務、達成訂單和管理配送。另外,在“宅經濟”的助推下,在線問診、遠程醫療成為需求爆發點,阿里健康今年以來在線義診訪問用戶超過280萬;在線教育、數字娛樂重回風口,喜馬拉雅一季度營收增長32%;遠程辦公業務迅速成長,華為相關業務量增長80%。

面對疫情帶來的損失,各級政府部門和各市場主體應當同舟共濟,共同紓解發展過程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政府需要通過減稅降費等措施來為市場主體減負。而對於市場主體來說,則要根據市場變化情況,迅速在經營上做出調整,比如利用“互聯網+”開展線上經營,擴大銷售收入;加強企業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抓住疫情期間出現的新商機,及時調整經營方向,等等。在國家大幅度減稅減費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市場主體更需積極作為,及時應對疫情造成的影響,順勢而變、改革創新,把握市場發展的機遇窗口,在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方面發力,實現快速發展。(註冊稅務師、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李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