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一名常在,卻為皇帝連生四胎,後代還出了兩位大清天子

常在是清朝後妃等級之一,在後妃體系中僅高於答應,屬於比較低級的妃嬪,但有些時候,她們也有翻身的一天,實現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蛻變。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位便是其中代表之一,她就是道光後宮的莊順皇貴妃。

她只是一名常在,卻為皇帝連生四胎,後代還出了兩位大清天子

莊順皇貴妃姓烏雅氏,是一名來自滿洲正黃旗的旗女,與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同族,但關係比較遠。烏雅氏(莊順皇貴妃)的高祖父名叫官保,官至協辦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在乾隆朝居於文班九老之一,烏雅氏的曾祖父凝德也做到了總兵。

但是從烏雅氏的祖父這一代開始,她們家族便逐漸沒落了,烏雅氏的祖父百祿只是一名小小的通判,烏雅氏的父親靈壽更差,只做了筆貼式(低級文職官員),而且,在烏雅氏年僅三歲時,父親靈壽已經去世了。因此,烏雅氏是帶著復興家族的使命參加選秀的。

她只是一名常在,卻為皇帝連生四胎,後代還出了兩位大清天子

道光十七年,年僅15歲的烏雅氏以正黃旗秀女的身份參加了選秀,在這次選秀中,相貌出眾的烏雅氏被皇帝一眼看中,選進了皇宮,賜號琳貴人。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道光帝已經是55歲的老年人了,而烏雅氏卻還是一名妙齡少女,不過,這在道光後宮並不算什麼新鮮事。

然而,後宮生活並沒有烏雅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就在她入宮的這一年底,不知為何,道光突然下旨將其降為秀常在。估計是烏雅氏初入宮廷,不懂得宮廷禮儀,觸怒了道光皇帝。不過,妃嬪位分頻繁升降在道光後宮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對烏雅氏來說,她還非常年輕,仍然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果不其然,只過了兩年(道光十九年),烏雅氏便利用一次侍寢機會,重新獲得了皇帝的寵愛,被複封為琳貴人。而且,這一年年底,烏雅氏還懷上了龍胎,道光帝龍顏大悅,立刻下旨將烏雅氏晉封為琳嬪。

她只是一名常在,卻為皇帝連生四胎,後代還出了兩位大清天子

從道光二十年開始,一直到道光二十五年,烏雅氏接連為道光生了四個兒女,即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與皇九女壽莊固倫公主。而且,據清宮檔案顯示,烏雅氏在道光二十八年還曾有過一次流產,可見,她確實是道光晚年最得寵的妃子。

為皇室立下大功的烏雅氏,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得罪天子的常在了,她已經成了僅次於靜皇貴妃的琳貴妃。不過,烏雅氏卻並沒有因地位的顯貴而傲嬌,據說在皇七子奕譞小的時候,有一次他向太監李進喜索要一珊瑚佩件,此事被烏雅氏知道後十分生氣,立刻將奕譞叫到跟前痛斥了一番,一直到奕譞發誓絕不再犯才怒氣平消。正式烏雅氏對子女的嚴格要求,才造就了奕譞兄弟後來的謹小慎微,此乃求生保命之道。

而且,雖然烏雅氏已經位至貴妃,但家中仍然非常清貧,這說明烏雅氏一家並沒有仗著她在後宮的權勢而斂財,烏雅氏也沒有利用關係為母家兄弟子侄捐官,從這一點來看,或許是烏雅氏深刻地吸取了早年降級的教訓。

她只是一名常在,卻為皇帝連生四胎,後代還出了兩位大清天子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七日,被尊封為皇祖琳皇貴太妃的烏雅氏病逝於皇宮,享年45歲,賜諡莊順皇貴妃,兩宮皇太后還特意下令百官持服一日。

然而,烏雅氏怎麼也不會想到,就在她離開人世八年之後,她的孫子載湉被選定為大清皇帝,即光緒皇帝,光緒之後,烏雅氏的曾孫溥儀再次入繼大統,溥儀便是末代帝王宣統皇帝。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宮詞》《清皇室四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