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卦》初九爻辭和“童蒙養正”,"利建侯”不是活成王侯的意思

《屯卦》初九爻辭和“童蒙養正”,


《屯卦》初九爻辭【原文】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彖》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爻辭釋義】

磐字的原義是大石。

桓是立在諸侯等門前的木樁。

無論是大石還是木樁,都不易挪動。因此,磐桓組成一個詞,就有了徘徊的意思。總之,是原地不動,不能有所作為的意思。

初九,所處的情勢就是不能有所行動。既然不能動,就不要強動。

古聖認為,此時最有利的做法就是堅定自己的意志,涵養品德,保持正向,樹立建功立業,為上天打工、為百姓打工的遠大理想。

《屯卦》初九爻辭和“童蒙養正”,


古人認為“童蒙養正”,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孩子,因為幼小,如剛發芽剛紮根的小幼苗,除了成長,什麼也做不了。

同時,孩子如同一張白紙,往這張白紙上輸入什麼,什麼就會在他的思想和意識裡紮根。

對孩子最有利的做法就是輸入正確的行為和思想觀念。

現在,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格局有多大,平臺就有多大,成就的事業的就會有多大。

一個只知道求田問舍的人,怎麼可能成就一翻大事業。“解放全人類”的理想成就了毛主席的豐功偉績,“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促使周總理為國為民做出巨大貢獻。

另外,統觀劉備一生行履,除了志向遠大,這一點非常突出外,基本乏善可陳,但竟能和曹魏、孫吳成三足鼎立之勢,足見,志氣大的重要性。

處於初九的情況,適於一個人積聚力量和才幹,立志煉心。

利建侯”,不是說努力活成一個王侯,而是要樹立天下為公的理想,像王侯該有的樣子那樣,心中裝著屬民百姓的冷暖。

這句反過來理解,那些以利益他人為奮鬥目標的人,意識層次和有道的王侯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種情況同樣適用於教育剛入職、入學、上崗的人員,以及事業的草創階段。

人們常說,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幼小時奠定什麼樣的基礎,繪下什麼樣的藍圖,十幾年、幾十年後,那差別何止霄壤雲泥。

《屯卦》初九爻辭和“童蒙養正”,


《彖辭》對初九的解釋是:雖然此時的情形,不利於初九有所作為,但由於初九志向遠大,又注意不斷積累才幹,因此大得人心。

彖辭對初九爻辭的解釋,也可以反過來理解,那就是告訴我們怎樣得人心、合民意。那麼,怎樣受到周圍人的認可?

答曰:

一是有遠大理想,有道德,能夠一心為公,絕不自私自利;

二是有才幹,能解決人們面臨的問題,把人們從困境中解放出來。這樣做即可得民心。

升官發財,從來不被稱為志向遠大。一個人升了官發了財,也不一定能得人心、民心。只有為國家為社會為百姓謀利益的志向,才被稱為遠大的志向。

總之,初九爻展示了“童蒙養正”的重要性。要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那就從娃娃抓起吧;要想走得長遠,那就重視起步階段指導思想的正確性。

打下草的根基,就不要期待長成參天大樹;打下淺淺的地基,就不要妄想蓋個高樓大廈了;花盆裡的植物,也不要期待它成為棟樑之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