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有現代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從以上可視化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氣溫記錄中可以看出地球長期變暖的趨勢,其中顯示了與1951年至1980年的基線平均溫度相比,地球的溫度是如何隨時間變化的。這一記錄顯示為連續五年的平均值。版權:NASA科學可視化工作室/Kathryn Mersmann

根據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獨立分析顯示,2019年的全球地表溫度是自1880年有現代記錄以來第二熱的。

在全球範圍內,2019年的溫度僅次於2016年,延續了地球長期變暖的趨勢:過去五年是140年來最熱的五年。

據來自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位於紐約)的科學家稱,2019年的溫度比1951年至198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1.8華氏度(0.98攝氏度)。

GISS的主任加文•施密特(Gavin Schmid)表示:“過去十年顯然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每十年的平均溫度都高於之前十年。”

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已經上升,現在的平均溫度比19世紀末高了2華氏度(1攝氏度多一點)。作為參考,上一次冰河時代的溫度比工業化前低了10華氏度。

2019年是有現代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

這幅圖顯示了相對於1951-1980年的平均值而言,1880年到2019年間的年均溫度異常。該記錄分別來自NASA、NOAA、伯克利地球科學研究小組(Berkeley Earth research group)、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re),以及英國約克大學的計算科學家Kevin Cowtan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Robert Way的分析方法(Cowtan and Way analysis)。這些數據記錄的年均溫度雖然有微小差異,但所有五種溫度記錄所顯示的高峰和低谷都是同步出現的。所有數據記錄均顯示,過去幾十年裡全球變暖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過去十年是全球最暖的十年。版權:NASA GISS/Gavin Schmidt

利用氣候模型和對全球溫度數據的統計分析,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全球溫度上升主要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所致。

施密特表示:“2015年全球變暖幅度超過了2華氏度,並且我們已經不太可能恢復到以前的溫度了。這表明正在發生的情況是持續的,而不是某種天氣現象所造成的僥倖事件:我們都明白,這種長期趨勢是由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增加所驅動的。”

由於氣象站的位置和測量方法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因此對具體的全球年平均溫度差的解讀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考慮到這一點,NASA估計2019年的全球平均氣溫變化精確到0.1華氏度以內,確定性為95%。

天氣動態經常影響區域溫度,所以並不是地球上的每一片區域都經歷了類似的變暖。NOAA發現2019年美國本土48個州的年平均溫度是有記錄以來第34熱,屬於“高於平均溫度”檔。自1970年以來,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達到世界其他地區的三倍多。

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導致了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層的持續大規模損失,並加劇了熱浪、野火、強降水等極端事件。

NASA的溫度分析包括來自2萬多個氣象站的地表溫度測量、基於船舶和浮標的海面溫度觀測以及來自南極科考站的溫度測量。

科學家們通過一種算法對這些原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該算法考慮了全球各地溫度站間距以及可能使結論產生偏差的城市熱島效應。通過該算法得出了1951年至1980年間的全球平均溫度偏差。

NOAA的科學家們使用了大量相同的原始溫度數據,但對地球的極地和其他數據匱乏區域進行了不同的插值。NOAA的分析發現,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1.7華氏度(0.95攝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