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文丨趙彩霞聊育兒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人們常說:“病從口入”,意思就是講不愛乾淨或者平時吃的東西不清洗乾淨,疾病就會隨著你所食用的東西通過口腔進入身體。但又有人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主張遵循自然界的法則,隨意就好。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不乾不淨,吃了真沒病?”別讓這種話害了孩子的身體,影響孩子的健康。

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裡,地理位置十分偏遠,交通也不方便。自然,我們那裡發展的步伐就跟不上社會的腳步。在城市裡主張綠色食品,主張飯前洗手碗筷消毒的時候,我們還在吃著自家菜園種的果蔬,孩子幹完農活就直接吃飯。

那時的我們,好像對衛生認知並不強烈,愛乾淨的意識並不強烈。我們只是知道要經常洗頭洗澡打掃家裡,要勤換衣物,但對於吃的這一方面的衛生,並不在意。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在我們眼裡,番茄黃瓜摘了可以直接吃,桃子摘了不用洗,就連掉在地上的食物,叫起來吹吹就能吃。

直到後來,村子上的人生了病,醫生檢查說是因為長期食用農藥殘留的瓜果導致的,還說吃東西前要先清洗,飯前便後要洗手,我們這才明白所謂的“病從口入”是什麼道理。

事件發生後,大家都開始有了改善,開始注意起了真正意義上的“衛生”,開始保護自己的健康。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許多人在生活過程中總會抱著僥倖心理,認為自己身體抵抗力強免疫力強,殊不知,在自己的日積月累下身體早晚會出問題。

尤其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由於處在發育階段,身體各項機能都還不夠完善,免疫力合抵抗力也還不夠強,這個時期家長要是不注意孩子的衛生,就極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讓疾病找上孩子。

之前去姐姐家看望我的外甥女,順便給家裡買了點水果和吃的。外甥女在看到我來之後非常開心,叫嚷著要抱抱。我一邊抱起孩子一邊將東西遞給姐姐,不一會便將孩子放下來了。我在跟姐姐寒暄之後發現外甥女不見了蹤影,於是便和姐姐偷偷尋找孩子,想看她在幹嘛。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不一會找到了廚房,發現孩子正在偷吃我買來的葡萄,地上還有孩子啃剩下的蘋果核。我心裡一驚,想著水果還沒清洗,孩子這麼小抵抗力又弱會不會吃了生病?沒想到我姐像是看穿了我的想法,安慰道:“一個蘋果和一些葡萄,應該沒事,不用太擔心。”

我點了點頭,將外甥女抱了出去。本以為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寶寶突然跟我說她肚子疼,要去拉粑粑,於是便在我姐的幫助之下去了廁所。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來來往往折騰了好多次,孩子孩子沒有好轉的跡象,無奈之下我和姐姐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醫生給孩子開了藥,並一再囑咐孩子還小,吃東西之前一定要先清洗,不然寶寶的抵抗力太弱,根本承受不住。

是啊,孩子年紀這麼小,一旦家長不注意就可能會導致“病從口入。”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所以家長的做法,就尤為重要:

1,樹立榜樣:

家長想要寶寶養成將衛生的好習慣,家長就得做好表率。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教育孩子要愛乾淨,要求孩子吃東西前先清洗,還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不愛乾淨可能會面臨哪些後果。

可以給孩子看看相關的教育視頻,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行為,通常來說一個愛乾淨將衛生的家長,孩子會在家長的影響下也變得講究乾淨。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2,立規矩:

在寶寶還小的時候對事物的認知會有偏差,是非的認知能力也比較弱。所以家長在這個時期就需要制定規矩,例如要求孩子吃飯之前必須洗手,玩玩具過後洗手了才能吃東西,只有孩子先打到家長的要求了才能給孩子吃的。

另外,如果孩子達到了家長的要求或者進步了,那麼家長不妨誇誇孩子。家長的誇獎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增加孩子繼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達到要求這個過程中更加樂意去做。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3,定期清潔:

家長在寶寶還沒有自理能力時期可能就會辛苦很多,在給寶寶吃東西的時候家長就得進行清洗。對於孩子的個人衛生家長要進行防護,勤洗澡勤洗頭,勤給寶寶更換衣物。寶寶的餐具要另外清洗,奶瓶等用具要定期消毒。

要儘量保持室內乾淨整潔,定期開窗通風,不要讓寶寶在潮溼的環境下生活。長期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之下,寶寶可能會得溼疹哦。

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孩子良好習慣從“口”做起

總而言之,家長們在寶寶的衛生方面要格外注意,要好好保護孩子,要讓孩子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個人衛生要做好,身體健康不會跑!

家家有本育兒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