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車】比亞迪銷量、淨利潤皆下滑 多元化佈局能否轉危為機?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2019年,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前進阻力。

尤其是中國汽車行業,在受中美經貿摩擦、環保標準切換、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承受著非常大壓力。數字不會騙人,這一點我們從車企財報上能夠看得真真的。

日前,比亞迪就正式發佈了比亞迪2019年財報。 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同比下滑1.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14億元,同比下滑41.93%。發佈2019年報的同時,比亞迪還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淨利潤5000萬元至15000萬元,下降幅度為79.99%-93.33%。

面對更加艱難的2020年,一直聲稱"從長遠看,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的比亞迪,打算如何破局?

新能源汽車市場承壓

縱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下,一直都是在突飛猛進的發展。直到去年下半年補貼新政實施,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進入下行通道。

【e汽車】比亞迪銷量、淨利潤皆下滑 多元化佈局能否轉危為機?

受此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較大的比亞迪在2019年的銷量下滑幅度較大。數據顯示,2019年比亞迪共銷售車輛46.13萬輛,同比下滑11.39%。其中燃油車2019全年銷量23.2萬輛,佔總體銷量比例為50.3%;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22.95萬輛,同比下滑7.39%,佔總體銷量比例為49.7%。

而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這意味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速度高於市場整體速度,市佔率也在同步下滑。

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比亞迪一季度整體情況仍未見好轉。今年1~3月,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車61273輛,同比下降47.9%,其中新能源汽車22192輛,同比大幅度下降69.7%。

銷量的縮水直接導致了業績預期的下滑。在比亞迪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中,其預計當期盈利5000萬元-15000萬元,同比下降79.99%-93.33%。

【e汽車】比亞迪銷量、淨利潤皆下滑 多元化佈局能否轉危為機?

更甚的是,對比亞迪來說,疫情的影響可終會結束,但補貼退坡的影響卻無法消除。比亞迪在2018年收到補貼20.7億元,但去年7月,新能源補貼開始正式退坡,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9個月同比下滑,2019年收到的政府補助減少至14.83億元。

2020年,新能源乃至整個汽車市場的前景仍不樂觀,再加上新能源市場的實力玩家越來越多,比亞迪的壓力,可想而知。

轉型有待市場檢驗

在銷量下滑、利潤承壓的情況下,比亞迪選擇加快轉型,頻出新招。

2019年,比亞迪與豐田牽手,開始從汽車平臺化研發、成本控制、品控和安全等方面向豐田學習。與此同時,比亞迪還開放e平臺和電動化供應鏈,希望用規模化來平攤成本,擴大市場佔有率。

進入2020年,比亞迪動作更加頻繁。3月,其宣佈成立5家以"弗迪"命名的全資子公司,開始拆分零部件業務、加快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對外銷售。

刀片電池就是弗迪電池推出的第一款產品。

【e汽車】比亞迪銷量、淨利潤皆下滑 多元化佈局能否轉危為機?

4月,比亞迪全資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完成內部重組並擬以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積極尋求於適當時機獨立上市。

不過,到目前為止,比亞迪的一些列動作還並未得到市場檢驗。比如,與豐田合作,外人的期待很高,但想要看到成果,或許還要等上兩三年,況且其與戴姆勒合資的騰勢品牌,在中國市場多年的發展並不成功。

【e汽車】比亞迪銷量、淨利潤皆下滑 多元化佈局能否轉危為機?

刀片電池的創新性和突破性看似很高,但其能否代表磷酸鐵鋰電池戰勝三元鋰電池重奪電動車中的主導地位,現在還難以判斷。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漢EV,將與特斯拉Model 3展開競爭,同樣壓力巨大。

汽車行業正處於變革的關鍵時期,市場下行壓力加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到來,更讓車市雪上加霜。

對車企而言,在這個特殊時期能否保持有充足的現金流,能否不斷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直接決定著能否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從這方面來看,比亞迪未來依舊"道阻且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