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服務成趨勢 數字生活拓展社會治理空間

盤和林

近日,文旅部和國家衛健委聯合發佈通知,要求景區限量開放,做好各個購票渠道的遊客信息登記工作,鼓勵各地發揮“互聯網+旅遊”服務平臺的作用。疫情之下,各地政府將生活服務業與數字化的有效結合列為重大民生工程,而景區遊覽+數字生活的打造帶來了更為安全的“非接觸式”服務,便捷、智能的數字生活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空間。

受疫情影響,大眾消費熱度呈現出階段性的驟降,國內生活服務業遭受明顯衝擊。面臨疫情下的“停擺”,數字化技術的紅利開始展現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它帶來的“非接觸式”服務顯著改變了大眾的消費習慣,同時有力助推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事實上,疫情的極端考驗使得經濟生活陷入一段時期的低谷,但也使得“無接觸配送”、“雲旅遊”等新型模式走入大眾生活之中,並得到了更多市場消費者的支持與認同。

現階段來看,“非接觸式”服務漸漸發展成為行業趨勢,而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消費活力的恢復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與此同時,開放的市場空間蘊含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各類新興消費業態不斷生長、湧現,現代生活服務業的應用場景被進一步拓寬,這也為我國社會治理數字化提供了新的轉型契機。如今,各地政府鼓勵景區與數字化平臺的發展結合,這正是基於社會治理新機遇下的主動求變,即利用數字化管理方案為各地景區尋求發展新陣地,通過數字生活的打造為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借鑑的參考思路。

而隨著國內疫情態勢的好轉,大眾壓抑多日的消費需求正逐步升溫,“防控式復工”自然成為了經濟活力恢復的重中之重。當前,在線服務網絡逐步趨於成熟,其中,支付寶的健康碼、公積金查詢、交通違章查詢熱門功能方便又省事,為城市的綜合數字化治理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不難看出,在“無接觸旅遊”之外,“無接觸辦事”的理念也逐漸融合在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之中,為現代社會的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

無論是“數字景區”還是“數字市民中心”的打造,數字新基建都在其中發揮了無比重要的作用,通過平臺技術優勢以及精細化的運營服務,多地的城市治理開始加速升級,併成長為抵禦風險衝擊的重要力量。實際上,數字生活平臺是數字技術向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延伸,而“無接觸服務”的趨勢進一步強化了數字化建設的優勢,體現出數字化升級的全新方案。社會消費習慣的改變成就行業轉型的突破口,在“非接觸式”服務的發展浪潮下,數字生活將有效拓展社會治理空間,帶來民生領域的新機遇。

現如今,“數字景區”“數字市民中心”等平臺建設繪製出了數字生活的美好藍圖,使得大眾生活迎來了更多前沿性的發展機遇,未來我國的數字化治理空間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有效拓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