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肝功能異常有哪些原因?

瞭解更多資訊,請關注醫家小二微信公眾號。

在我國從事肝臟疾病的醫生一般都來自於原來診治肝炎疾病的傳染病醫師,由於我國病毒性肝炎眾多,這些醫生在診治病毒性肝炎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隨著我國肝臟疾病譜的變化,由原來的傳染性肝炎過渡到非傳染性肝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藥物肝、遺傳代謝性肝病等。兒童肝臟疾病在臨床工作中非常常見,但兒童肝臟疾病一般首先發現是兒科醫生,但絕大多數兒科醫生對肝臟疾病的瞭解不如肝科醫師,這是我國國情。家長普遍不願意將患兒到傳染病醫院就醫肝病科。


小兒肝功能異常有哪些原因?


引起兒童肝臟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肝臟疾病無論成人、兒童導致其疾病的原因本質是一樣的,如病毒性肝炎、EB病毒、鉅細胞病毒、柯薩奇病毒、弓形蟲感染等,藥物、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代謝性疾病等這些仍是造成患兒肝功能異常的主要原因。但和成人比較,其疾病的特點,流行病學特徵,疾病的過程多與成人不一致。


病毒性肝炎


我國仍是病毒性肝炎大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均能引起兒童肝功能異常。兒童急性病毒性肝炎70%是甲型肝炎,約10%是乙型肝炎,其他病毒感染很少。母嬰垂直傳播或與乙肝病毒感染者長期密切接觸是兒童感染乙肝的重要途徑。幸運的是現在母嬰乙肝阻斷已經可以達到100%,如果母親是乙肝病人或者攜帶者,遵照乙肝免疫阻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丙肝病毒感染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在兒童中的流行率很低。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及肝炎病毒學檢測能正確診斷。


鉅細胞病毒(CMV)感染


CMV感染是我國嬰幼兒感染的最主要病毒, 是國內兒科常見的一種肝臟疾病。常由於媽媽以及親人的親吻等傳播。臨床可表現為黃疸型肝炎、膽汁淤積性肝炎、膽汁淤積症、無黃疸型肝炎。肝臟質地變硬和 (或)肝大、肝細胞性黃疸、ALT升高。血清抗CMV-IgM陽性或CMV-IgG從陰性轉為陽性、CMV-pp65檢測陽性、血清CMV mRNA陽性可明確診斷。


EB 病毒(EBV)感染


EB病毒也俗稱為“接吻病毒”,人體密切接觸帶病毒的唾液可引起感染。大多數兒童感染後無明顯症狀,或僅僅表現為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少數患兒則快速出現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等嚴重臨床表現。兒童EBV顯性原發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肝臟常受累。發熱、咽峽炎、頸部淋巴結腫大為臨床三聯症,部分出現肝脾腫大及皮疹等,約90%以上可出現肝功能異常,在 2 周至2個月內可完全恢復。原發性 EBV 感染過程中抗病毒衣殼抗原(VCA)IgM和IgG最早出現,繼而為抗早期抗原(EA)IgG,當抗VCA-IgM於病後 2 ~ 3 個月內逐漸消失時,抗EB核抗原(NA)IgG 才出現。抗VCA-IgM是急性感染指標,抗VCA-IgG和抗 EA-IgG雙陽性或伴抗EBNA-IgG陽性僅提示可能為近期感染。


其他病原


還有很多病原體感染在兒童非常常見,是兒童肝功能異常非常重要的原因,這些病原體並不是嗜肝病原體,一般而言對肝臟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傷,因此,家長根本不要過分擔心肝功能的異常而亂用藥治療,事實上,就肝臟疾病而言,並沒有特效的保肝藥,這些疾病的治療應該以治療原發性疾病為主,如腸道病毒、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都可感染兒童, 引起肝脾腫大和肝功能異常,還可伴隨相應的消化道症狀。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等感染所致的敗血症以及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臨床可出現肝功能異常、肝脾腫大和黃疸,可有相應的感染症狀,血培養或感染灶分泌物培養可明確感染病原。


遺傳性代謝性疾病


因為先天遺傳物質異常,通常在兒童期發病,是兒童肝功能異常特有的病因。肝豆狀核變性,又稱 Wilson 病(W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缺陷病。糖原累積症為先天性遺傳性糖原代謝紊亂性疾病,由於糖原代謝酶的缺陷而導致糖原分解或合成障礙,不同組織器官中糖原或異型糖原的過多累積,主要受累的器官有肝、腎、肌肉、腦和小腸等。這些疾病非常多,一般會引起非常嚴重的肝臟疾病表現,比如肝功能轉氨酶明顯增高得不到緩解,黃疸增高等,明確這些疾病需要基因檢測。


藥物性肝損傷


由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損害,目前有 600多種藥物可引起,診斷相對比較困難。但首先有非常明確的用藥史。DILI有一個非常易於和其他原因區別的特點就是停用相應的藥物,一般肝功能的異常會迅速恢復,這也是肝科醫師用來區別其他病因的重要依據。


總之,對兒童肝臟疾病,感染類疾病仍是最主要原因,尤其非嗜肝病原體是兒童肝功能異常的最主要原因,對這些肝功能異常並不需要過分的保肝治療,治療原發性疾病是主要方法。


來源:老譚說肝病,文章僅做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