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我跟你講了多少道理了,好好學習,別看電視了,你就是不聽,非得我發脾氣才肯聽,我看你就是想找罵吧。"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應該99%的人在小時候都聽過父母講過,長大後99%的人又把這句從小聽到大的話講給自己的孩子聽。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事情給孩子講了很多遍了。但孩子就是不聽,直到父母發脾氣下了最後的通牒,孩子才會勉勉強強按你的意思去做。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我家隔壁小孩就是這樣子的,每次放學回到家,都是先打開電視看起動畫片。

為此當媽媽的沒少跟孩子講道理,剛開始都是好好說,"你得先去把作業完成了,才可以玩",孩子口頭上答應了,但還是不行動。每回孩子都把作業留到吃完晚飯再寫,作業寫完都很晚了,讓他爸爸媽媽很是頭疼。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後來,鄰居媽媽終於忍不住了,吼了孩子,吼完後可後悔了。但發現效果不錯,孩子乖乖的完成作業後再玩了。

從此,我在家就經常能聽到鄰居無奈的吼叫。漸漸的,我們都發現這孩子不像以前那麼開朗了,開始變得膽小怕事。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01

大吼大叫的打和罵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美國兒童學會指出:一個從小到大都被父母大喊大叫、呼來喚去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容易有缺陷。這不但對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有非常大的影響,而且很有可能會在他們對下一代的撫養和教育問題上帶來障礙。

1、變得暴躁

在孩子犯錯時,大多數父母都是選擇發脾氣的方式來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長期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也會變得非常暴躁,對父母的態度也會感到煩躁和厭惡。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那麼孩子也會用吼叫的方式去對待別人,暴躁的性格使他們總是和父母發生爭吵,沒法和周圍人友好相處。

2、變得膽小怕事

在吼叫的環境中,父母一直用自己的強勢權威去壓迫孩子,孩子不敢發洩出自己的情緒,不敢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一直處於隱忍狀態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就會變得非常膽小。他們會形成一層自我保護的安全罩,不論在什麼時候,他們都會用這種習慣去示人,害怕其他人也跟自己的父母一樣對他吼叫。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思想家盧梭提出的一個觀點: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是世界上最沒用的3種教育方法。

那作為父母的我們該怎麼表達,才能在不會傷害到他們的前提下,讓孩子聽進去我們的話呢?

02

當孩子犯錯之後,家長能做些什麼?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節目中提出了一個觀點:孩子犯錯時,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李玫瑾教授表示:當孩子犯錯時,你對他大吼大叫是一種行為強化的行為。小孩子雖然聽不懂父母說的話,但大人的表現強化了孩子的印象。一旦再出現這種情況,孩子還是會再做錯。

而多數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吼叫孩子、講一堆道理的初衷都只是想讓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

可沒想到卻弄巧成拙,反而加深了孩子的影響,導致孩子下次接著再犯。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對,可能結果就會和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馳。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所以,教育孩子的正確做法應該是:

第1步,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後父母的感受。

第2步,假裝沒看見。但這並不是忽略和不重視,而是不要強化這個場景讓孩子深刻的記住,不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第3步,彎下腰,認真聆聽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提出你的希望和經驗,與孩子共同商量解決方法。

第4步,商量出最佳的解決方法後,當孩子做對事的時候,要使勁的誇獎他,做好正面強化

如果你家孩子犯錯誤了,別急著大吼大叫、打罵孩子,教育一定要用好方法,這樣孩子才能養成良好的性格。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還會出現一些其他的不良行為,這時候家長的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為了不讓孩子養成不好的性格,家長合適的教育方式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但對於一些沒有經驗的父母來說,可能會有點力不從心,這時候推薦家長們不妨藉助書籍的力量教育孩子。

一套超高性價比的書籍:《正面管教》,《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益終生》,《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5本貼近生活案例的書籍,從孩子的心理、學習、生活、性格、潛能等方面入手,通過總結二十年育兒經驗,幫助你正面引導孩子,解決孩子自私、蠻橫、暴力、自卑、厭學等一系列問題,讓你的孩子茁壯成長。

李玫瑾:除了打和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辦法,還得靠它

點擊下面的鏈接即可查看併購買。

準備要寶寶的新手寶爸寶媽可以一起系統學習育兒知識,有寶寶的父母可以通過書裡的案例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讓自己與孩子一同成長,健康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