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

馬未都: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

觀復博物館

他說,他之所以遲遲未開博客,是因為不會電腦。之所以遲遲不會電腦,是因為人生要學會放棄。放棄一門技巧,就會少一份煩惱。其實,他的人生就曾演繹過無數次放棄。

他從小酷愛文學,20多歲時,當年只有4個版發行量在300多萬份的《中國青年報》用一個整版發表他的小說《今夜月兒圓》。兩個月後,他從工廠調入《青年文學》編輯部。從此,他認定文學是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文學界多了一個筆名“瘦馬”的青年才俊。作為出版社的編輯,他憑藉一雙慧眼,挖掘了一批有影響力的作家:王朔、劉震雲、莫言、蘇童等。正當很多青年狂熱追逐文學夢的時候,他卻敏銳地發現文學的地位在一天天地滑落。他說,文學就是窗臺的一盆鮮花,調劑裝點我們的生活;天熱的時候擱在窗外,櫛風沐雨,天一冷,還得拿回屋裡。文學是投槍是匕首的年代,隨著一代文學大師的故去一起故去了。於是,他主動離開吃香的崗位,從此銷聲匿跡。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熱播,他作為編劇之一再次進入公眾視線。之後趁熱打鐵,又推出了《海馬歌舞廳》,參與策劃電視連續劇《渴望》。當人們正在為每月幾十元錢辛勤工作時,他已經月入數萬。此時,影視風生水起,觀眾有理由相信他將繼續帶來新作時,而他卻第二次玩起了“失蹤”。

直到1996年年末,新中國首傢俬人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成立,大家才發現他竟然是這家博物館的主人。2004年,博物館搬遷至北京東五環外的大山子,更名“觀復博物館”,開風氣之先首次引入了博物館董事會制度。他就是收藏界的權威人物馬未都。

馬未都: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

馬未都不斷放棄,最終選擇收藏,並作為一直的人生追求。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對此,他做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就是比如你吸菸,後來你突然在人家慫恿下吸了雪茄煙以後,就特別不愛吸那個菸捲,你覺得那菸捲就沒味了。因為那雪茄的力量很大。文物就是那雪茄煙,我覺得文學就是那菸捲,一旦你喜歡文物以後,你很難再喜歡文學。

他的博物館取名“觀復”二字,引自老子《道德經》中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意為“萬物同時在生長,我看著你們輪迴”。他希望來他博物館的每一位客人,都能與館內藏品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從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覓得一份寧靜。馬未都很享受這樣的寧靜:子夜時分,喧囂盡散,青燈暖茶,書籍相伴。

馬未都對文物的感情好像是天生的:小時候,全班去參觀博物館,老師老是催他“跟上,跟上”,而他總覺得看不夠,流連忘返。

馬未都對文物的感情是痴狂的,甚至在外人看來有點怪異:調入《青年文學》編輯部後不久,一次搬家,家裡失竊,那個年代最貴的電器——彩電被盜,可不識貨的竊賊並沒有帶走他珍愛的鈞窯掛屏,這讓他舒了一口氣。去報案時警察疑惑:“你家被偷了,你怎麼還那麼高興?”為了琢磨如何看出青花年代,他到攝影器材商店買了最亮的燈裝在床頭,天天晚上抱著罈罈罐罐,痴痴傻傻看到半夜,睡醒了又繼續看,終有一天積思頓釋,練就一個絕活——只要一看盤子正面,就能說出背面大概是個什麼樣子。

他對文物的感情是難以割捨的:1988年,有個臺灣商人看中了馬未都當初花200塊錢買的碗,開價l萬美元,馬未都沒賣,因為錢是一樣的,而古董各有各的美妙;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他沒賣過一樣東西,90年代以後,因為找到了類似的更加好的古董,他就用當初買時的原價230元賣出7件東西,之所以不去賺那個錢,是源於文人的面子,覺得賺錢不道德。

對文物與眾不同的厚愛,使馬未都不像其他收藏者一樣沉湎於交易的快樂和秘藏的快樂。在他看來,文物本身既是文化的表現,同時也是引領自己走入文化境界的一扇門。當一個人能夠把興趣跟謀生的手段放在一塊兒,併成為一生的追求時,他是幸福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馬未都的放棄其實是人生的大智慧。(原載《思維與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