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大,不習無不利。這是啥意思?傳統文化名句解讀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釋義

本句出自《周易》。

君子應當以恭敬的態度使內心保持正直,行為要合乎道義,如此行事才可以無往而不利。

相關典故

張儉,字元節,東漢名士。漢桓帝時任山陽東部督郵,宦官侯覽家屬仗勢在當地作惡,張儉上書彈劾侯覽及其家屬,觸怒侯覽。

黨錮之禍起,侯覽誣張儉與同郡二十四人共為部黨。朝廷下令通緝,張儉被迫流亡。官府緝拿甚急,張儉望門投止(跑到哪裡,天黑就到哪家住宿)。眾人敬重他平素的名氣和品行,即使會家破人亡,也願收容他。

張儉流亡到東萊,躲在李篤家裡。外黃令(縣長)毛欽帶兵到他家,李篤對毛欽說:“張儉知名天下,逃跑不是因為他有罪。您難道能忍心把他捉去嗎?”

毛欽說:“蘧伯玉以獨為君子可恥,你為什麼一個人獨專仁義呢?”李篤說:“我李篤雖說好義,您今日已得義一半啊!”毛欽隨即離去,張儉因而免於遇難。

凡是張儉所經過住宿的人家,被處死的數以十計,宗族親戚都被殺害,郡縣因此殘破不堪。

直到黨錮解禁,張儉才回到了家鄉。漢獻帝時,百姓遭遇饑荒,張儉散盡家財,救活了數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