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周伯通自創空明拳躋身天下第一,不是悟性高,而是靠抄襲

喜歡金庸武俠的朋友都知道,在神鵰三部曲的前兩部中,華山五絕一直是引領武林潮流,是當時武林公認的幾個狠人,而中神通自然是最強王者,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時候,王重陽以一己之力力壓其他四絕,而到第三次華山論劍的時候,他的徒弟周伯通卻成為新的“中神通”,被公推為五絕之首。

《神鵰》周伯通自創空明拳躋身天下第一,不是悟性高,而是靠抄襲

可以說,從神鵰到神鵰,周伯通的武學成長是突飛猛進的,那麼問題來了,王重陽臨死的時候也沒有教給周伯通什麼絕招,為何周伯通能夠創出七十二路“空明拳”以及“左右互搏”之術呢?

根據我推測,周伯通應該是根據《九陰真經》演化出來的,說白了,就是抄襲《九陰真經》。

在射鵰開篇之前,周伯通的武功水平如何?

周伯通在全真教的地位最為特殊,是王重陽的師弟,全真七子的師叔,輩分很高,卻不掌實權,這是很奇怪的。

《神鵰》周伯通自創空明拳躋身天下第一,不是悟性高,而是靠抄襲

問題就出現在王重陽與周伯通的關係上,全真教是王重陽開創的,沒有祖師爺,他和周伯通也不會有共同的師傅,既然沒有共同的師傅,又如何來的師兄弟關係呢?

我個人猜測,王重陽之前是抗金英雄,失敗後才創立全真教,周伯通應該是追隨過他的人,王重陽在創教的時候以師兄弟相稱,而全真七子是在王重陽開宗立派之後才收取的徒弟,所以,周伯通與全真七子的關係並不一樣。

後來周伯通自己也坦承,自己與王重陽的關係,表面為師兄弟,實則為師徒,他的武功也全是王重陽所教,按照周伯通所講,他的武功不及王重陽的一半。

王重陽的絕學是“先天功”以及跟南帝學的“一陽指”,但是這些本領他都沒有教給周伯通,在當時周伯通學的東西比較雜,但是能夠拿得出手的本領卻並不多。

這也是為何,後來上了桃花島,直接被黃藥師打折腿。

《神鵰》周伯通自創空明拳躋身天下第一,不是悟性高,而是靠抄襲

當然,我們透過全真七子在江湖上的影響力,可以推算出,比他們更厲害的周伯通,應該是準五絕行列,比五絕水平低一點,但還是遠超江湖其他選手。

黃藥師在打折周伯通腿之前曾經說過,王重陽死了,歐陽鋒被廢,世間能與你我二人為敵的不過南帝北丐,能得黃藥師的認可,也算不易了。

為什麼郭靖上了桃花島,周伯通就能打過黃藥師

周伯通在郭靖上桃花島之前,一直被黃藥師困在桃花島上15年,很多同學解釋說,周伯通是故意藏在桃花島,以藏經書,擔心歐陽鋒前來尋《九陰真經》,這個邏輯是站不住腳的,如果能夠打得過黃藥師,即使要藏桃花島,也不會被人打折腿,那可老疼了。

而且周伯通個性很愛玩,壓根就不可能在一個地方跟個王八玩十五年,根本原因還是打不過黃藥師,然而契機出現在哪裡呢?

《神鵰》周伯通自創空明拳躋身天下第一,不是悟性高,而是靠抄襲

就是出現在郭靖上了桃花島,在郭靖上了桃花島後不久,周伯通就能扭轉與黃藥師的差距呢?原因就是《九陰真經》。

作為影響射鵰三部曲的武林絕學,《九陰真經》是天下公認的第一武學,實力之強這裡就不累述了,在王重陽臨死前,擔心為壞人奪取,因此假死前臨終一招廢了歐陽鋒的蛤蟆功,然後將《九陰真經》交給周伯通保管。

當時周伯通採取上下兩冊分開藏匿,結果在藏下冊的途中,與黃藥師的妻子馮氏打賭,將《九陰真經》下冊給馮氏看了一遍,馮氏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在記下內容後,就騙周伯通這是假的《九陰真經》,周伯通一下子上頭,就把經書毀壞了。

不久之後,周伯通才反思原來是上了黃藥師的當,因此帶著上冊經書,前去桃花島找黃藥師追討下冊,結果就出現了受困於桃花島十五年的悲慘遭遇。

在這十五年裡,周伯通主要乾了兩件事,第一件事熟讀背誦《九陰真經》上冊,這是受黃藥師老婆的啟發,只有記在腦子裡的東西才不會丟;第二件事就是,自創七十二路空明拳和雙手互搏,可以想到,在這種環境下,所謂的空明拳與雙手互搏究竟有多少原創度呢?

《神鵰》周伯通自創空明拳躋身天下第一,不是悟性高,而是靠抄襲

到郭靖上了桃花島後,陰差陽錯帶回了《九陰真經》的下冊,在習得全本《九陰真經》後,應該是可以打敗黃藥師的。

“空明拳”與“雙手互博”跟《九陰真經》到底有多相似呢?

在第三次華山論劍的時候,黃藥師首推周伯通為中神通,實際就是這個原因,黃藥師比較自負,對比自己實力強的人,一直都很欽佩。

那麼,“空明拳”與“雙手互博”跟《九陰真經》到底有多相似呢?

《九陰真經》起源於道家經典,本身就是黃裳在抄經文時所創,因為它以道家思想為基礎,按照“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樣的原理進行演變,對武學的重構有很重要的意義。

我們再來看周伯通的七十二路“空明拳”和“雙手互博”,空明拳是天下間至陰至柔的拳術,以虛擊實,以不足勝有餘。要旨就在“空、柔”二字,所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神鵰》周伯通自創空明拳躋身天下第一,不是悟性高,而是靠抄襲

而雙手互搏是臨敵之時,分身雙擊,那便等於以一人之力,發兩人之威,武功是陡然間增強一倍,簡直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

經過比對可以發現,無論是空明拳還是雙手互搏,其實都是以《九陰真經》為構架創造的,不然周伯通身邊除了《九陰真經》外,一本道家經典都沒有,如何創出這等道家內核武功。

其實,金庸老先生也早有伏筆,空明拳為啥不是十八路,三十六路,偏偏是七十二路呢?在《笑傲江湖》中,抄襲《葵花寶典》的《辟邪劍譜》為何也是七十二路呢?

按照大道至簡的原則,降龍二十八掌都改成了十八掌,NB的劍法就是九劍,搞出七十二路,大部分都是害怕別人說他抄襲,弄一個花裡胡哨的東西迷惑人。

原創很寶貴,任何一個能夠憑空創造一套武功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當然,周伯通雖然有抄襲,也算是活學活用,至少不是照搬照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