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

原標題: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

摘要

【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由前期高點下滑3個百分點至82%,目前倉位已經降至最近五年來的均值水平。公募基金整體資產規模增長背景下,其持股市值也從去年年底的1.0萬億元進一步提升至1.1萬億元。

公募基金一季報回顧:主動偏股型基金整體倉位下降至歷史均值附近

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股票類資產規模逆市提升。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的總資產規模已經上升至17.8萬億元,相較去年年底提升了16%,這也創下了2015年以來的最快規模增速。從資產類別來看,受一季度國內外疫情因素影響A股市場較為低迷,上證綜指單季下跌9.8%,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全部股票類資產佔比相較去年年底有所下降,由16.7%降至15.1%,但是絕對規模不降反升,由去年年底的2.56萬億元上升至2.69萬億元;同期債券類資產提升幅度更快,單季提升19%至8.76萬億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在全部A股市場的佔比延續了2016年以來的持續提升趨勢,目前佔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已經上升至11%。

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由前期高點下滑3個百分點至82%,目前倉位已經降至最近五年來的均值水平。公募基金整體資產規模增長背景下,其持股市值也從去年年底的1.0萬億元進一步提升至1.1萬億元。

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
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
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

加倉醫藥、農業;減倉金融、消費;科技類板塊倉位分化

從主動偏股型基金管理人一季度的行業配置及重倉持股情況來看:

1) 中小市值公司重倉倉位繼續提升。其中創業板重倉倉位時隔四年後重新回升至20%以上。科創板自去年開板以來重倉倉位持續上升,由去年年底的0.5%升至1%。

2) 加倉醫藥、農業。國內外疫情影響下醫藥類板塊重倉倉位較去年年底明顯提升了5個百分點,板塊提升比例最高。其中和疫情診治密切相關的邁瑞醫療是一季度基金增倉家數最高的公司,有116家基金淨增持。基金淨增持家數最高的三家企業均為醫藥類公司(恆瑞/長春高新分別淨增持83/72家);受益於豬價高位業績顯著提升的牧原股份(56家)、新希望(41家)等農業股淨增持家數也相對較多。

3) 減倉金融、消費類板塊。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大的部分消費類公司一季度減倉家數較多,如格力電器(-70家)、美的集團(-47家)均位於一季度基金淨減持家數前五。中國國旅(-39家)在一季度也有較多基金淨減持;與此同時基金管理人在一季度也相對看淡中國平安(-58家)、招商銀行(-48家)等金融類企業。

4) 科技類板塊有所分化。偏科技類行業整體中期景氣度仍高、但差異化的業績預期帶來配置分化。三七互娛(59家)、金山辦公(52家)、立訊精密(51家)等互聯網及電子類龍頭公司有較多淨增持;但部分前期持有家數較多的企業也出現了淨減持,如信維通信(-30家)、京東方A(-30家)、海康威視(-26家)、歌爾股份(-24家)等。

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
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
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中金:公募季報揭示了哪些信號?二季度聚焦“純內需”

下一階段操作建議:二季度聚焦“純內需”,逐步佈局、保持耐心

近期歐洲部分國家及美國的新增疫情有見頂的趨勢。部分新興市場的疫情仍在升級但從經濟體量上看對全球影響可能相對較小。中國自身復工仍在深化,外需及供應鏈繼續會受到海外疫情的拖累。但疫情對中國衝擊最深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雖有波折但逐步恢復正常的方向較為明確。我們建議投資者二季度重點聚焦“純內需”(新老基建、居住相關、部分消費和服務,如建材、機械、家居家電、龍頭地產、汽車、酒店、食品飲料等),保持耐心,中長線我們依然看好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的大趨勢,逢低吸納優質的代表性龍頭。

(文章來源:中金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