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引導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可受益終身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變化莫測。這個特殊時期,也是親子共學的大好時機,家長可以幫孩子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一些基本能力。

引導孩子關心國家大事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期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這正是引導孩子關心國家大事的機會。孩子從時事中學會獲取信息資料,並加以思考,形成自己獨立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懂得為國分憂,是孩子難能可貴的成長。

建議:

1.利用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幫孩子瞭解新型冠狀病毒,來激發他探索科學的好奇心。

2.陪孩子看抗“疫”一線堅守“戰士”的事蹟,孩子會感受到“責任”二字的重量。

3.謠言止於智者。各種聲音流傳的時候,要告訴孩子該如何去判斷,家長理性的行為會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讓孩子廣泛閱讀

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而且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家長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多讀書、會讀書。

建議:

1.選擇合適的閱讀題材,可以和孩子的興趣相結合,也可以讓孩子廣泛涉獵各種題材,包括故事、傳記、詩歌、名著、散文等。

2.幫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

3.引導孩子學會做摘抄和寫讀書心得,嘗試理解和鑑賞圖書,通過獨立思考和情感體驗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看書的時候自己在旁邊不要玩手機、看電視,提倡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宅”在家裡,並不代表孩子可以不用學習。相反,利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建議:

1.帶領孩子提前預習未學過的新知識,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預習做好了,學習就能事半功倍。

2.引導孩子養成複習歸納的習慣。學習了新知識,一定要及時複習、歸納,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形成知識網絡。可以嘗試建立錯題本,歸納易錯知識點。

3.引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勤于思考,及時發問。家長解答不了的,就鼓勵孩子多問同學、老師,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

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此期間,孩子容易玩起來沒有節制,這無疑會影響開學後的狀態。和孩子一同制訂時間表時,家長不要忘了告訴孩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是身體健康的重要前提。

建議:

1.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要讓孩子按時休息。不要熬夜看電視、玩遊戲。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作息規律,給孩子做好榜樣。

2.要讓孩子每天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而不是放任孩子睡懶覺,起床時間毫無規律。

3.注重勞逸結合。孩子在家也要記得鍛鍊身體,適當的室內體育活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愉悅身心、提高學習效率。

學會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可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適時地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增強孩子的責任心。

建議:

1.教孩子做家務時,我們可以用請孩子幫忙的口吻,例如:“幫媽媽把飯桌擦了吧!”這種說法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因為孩子認為“我是去幫助媽媽,不是媽媽命令我,我才去做的啊!”慢慢地,這也會讓孩子養成愛幫助別人的習慣。

2.定出切合實際的標準。家長可以先示範,然後陪孩子一起做,最後讓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去做, 也不要妨礙他。但若孩子並沒有盡力去做,就要堅持讓他好好地 做一遍,並規定一個合理的截止時間。

3.不要使用“利誘”。孩子做完一件工作,父母最好的報酬就是給他一個微笑,擁抱他一下或者說一聲“謝謝”。在孩子能聽到的範圍之內告訴別人你多麼為他感到自豪,也是一種很好的鼓勵方式。


父母引導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可受益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