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金明:推遲了自己的婚期 成就了患者的愛情

戰疫故事|金明:推遲了自己的婚期 成就了患者的愛情

金明出征武漢途中。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劉彥谷

2月9日凌晨1點左右,金明接到了馳援武漢的通知,頓時興奮不已。疫情爆發後,他很早便報了名,但在廣元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名單中卻沒有他,讓他有些失落。第二批,金明終於等來了這個機會。

金明是一名男性護師,一直在廣元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工作。為了去武漢抗疫,他推遲了自己的婚期。在武漢市漢陽區國博方艙醫院,金明為特殊的患者開創了“夫妻艙”,用一名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成就了患者的愛情。

戰疫故事|金明:推遲了自己的婚期 成就了患者的愛情

馳援武漢前,金明準備的婚禮請柬。

推遲婚期 出征前與愛人告別“等我回來娶你”

2月9日一大早,金明就趕到醫院與隊友集結,他的未婚妻——在同一醫院內分泌科工作的劉一弦趕來送行,兩人匆匆見面告別。

按照原來的計劃,兩人將於2月1日舉行婚禮。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這個計劃,他們主動取消婚禮投身到抗疫一線。從1月26日以來,兩人一直堅守在各自的崗位。春節期間,金明主動申請急診科夜班,為了工作方便,住在醫院附近;劉一弦平時上白班,住在家裡。馳援武漢前,金明已有11天沒見到未婚妻了。

短暫的告別,時間有限,許多的話來不及說出來。前往武漢的途中,金明錄下視頻深情告白愛人:“弦子,走得太匆忙了,沒有說一聲再見,沒有抱你一下。等著我,從武漢回來,娶你回家!”看到視頻的劉一弦感動不已,回了兩個字:“等你”。金明從武漢“戰疫”歸來,兩人兌現承諾,攜手走進了婚禮的殿堂。

戰疫故事|金明:推遲了自己的婚期 成就了患者的愛情

金明和戰友一起為患者折千紙鶴。

艱苦抗疫 上班第一天收進200餘名患者

“在武漢下飛機後,數千名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趕來,接下來要和這麼多戰友一起並肩作戰,我原本忐忑的心情也變得平靜了。”金明說,雖然一直期待馳援武漢,但當他真正抵達後,還是有些擔心和憂慮的,好在這樣的心情並未持續多長時間。

在接受專業培訓和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後,金明於2月12日正式進入漢陽區國博方艙醫院工作,巨大的工作量,讓他一直處於“團團轉”的狀態。“我上班的第一天,收進了200多名患者,有時候要一次性接收由社區集中送來的20多人。”金明告訴記者,他在急診科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在“戰疫”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戰疫故事|金明:推遲了自己的婚期 成就了患者的愛情

金明工作過的方艙醫院。

“值班護士只有15人,要收進200多位患者,必須根據患者年齡、病情、氧飽和度等條件進行科學分類、分區安置。”擔任組長的金明,帶領護理團隊有條不紊地高效運轉,在2月12日、13日兩天時間內,完成了480張床位的患者接收和安置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差錯,整個過程沒有一名護士感染,展現出高超的專業技術水平。

將患者轉出的工作,同樣不輕鬆。3月7日,漢陽區國博方艙醫院休艙的前一天,金明帶隊轉出了67名患者,創造了該院開艙以來轉出患者數量的最高紀錄。在金明和戰友的共同努力下,相關解釋工作做得特別到位,整個醫療隊的工作得到了所有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戰疫故事|金明:推遲了自己的婚期 成就了患者的愛情

金明和患者在心願牆前合影。

開創“夫妻艙” 44張病床承載患難真情

在漢陽區國博方艙醫院,按照疫情防控規定,同一個艙內的病床,須安置同類病情患者,否則容易出現交叉感染或加重輕症患者的病情。但在具體工作中,金明根據特殊患者的特殊訴求,打破了這樣的“慣例”,專門為夫妻患者開創了一個“夫妻艙”。

“接診和分診過程中,有好幾對夫妻患者詢問,夫妻倆可不可以住在一起。特殊情況應該特殊處理,我立即請示了指揮部領導,提出了開設‘夫妻艙’的建議。”金明介紹,這一建議,得到了指揮部採納。獲得同意後,金明立即開設了一個有22張病床的“夫妻艙”,進入艙內的患者紛紛為他豎起大拇指。

22張病床,只能容納11個家庭,隨著患者不斷增多,“夫妻艙”很快就滿員了。緊接著,金明又緊急協調,開設了第二個“夫妻艙”,在做到“應收盡收”的同時,以一名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用44張病床承載起患難時期的人間真情。

金明對患者的關愛,不止於此。工作期間,金明的很多舉動都讓患者感動——閒暇時,他會跟同事一起為患者折千紙鶴送祝福;查房時,他會跟患者一起交流談心,幫他們走出陰霾;送患者出院時,他還會與患者一起合影留念,讓他們在“心願牆”上寫下心願。“能盡我所能幫助他人,我很開心。”金明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