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產業扶貧文章 破解穩定增收難題

—平輿縣扶貧產業發展側記

近年來,平輿縣堅持把產業扶貧擺上突出位置,深入挖掘產業扶貧潛力,找準脫貧攻堅的產業路徑,實現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

立足產業發展,拓寬增收渠道

做大主導產業,提升帶貧能力。結合平輿實際,培育了建築防水、皮革皮具和戶外休閒等主導產業,突出產業的帶貧作用,讓有就業能力和有意願的貧困戶依託主導產業發展實現穩定增收。抓住戶外休閒產業從廣東、浙江等地向內地轉移的機遇,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戶外休閒產業基地,建設了戶外休閒產業園區,開通了平輿—寧波舟山港、駐馬店—青島港的海鐵聯運班列,平輿的戶外休閒產品通過海鐵聯運直達寧波舟山港、青島港裝船運往海外,依託縣產業集聚區45家龍頭企業,在全縣貧困鄉村建立300多個外協加工點,吸納3萬人就業,帶動貧困人口5000多人,人均年務工收入1.5萬元以上。

做優特色農業,發揮示範帶動。大力發展白芝麻產業。發揮平輿白芝麻原產地的優勢,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對貧困戶種植白芝麻給予每畝300元的獎補,為貧困戶購買白芝麻種植保險。連續多年召開芝麻產業大會,提升平輿白芝麻品牌影響力。2019年,白芝麻種植面積擴大到40萬畝,芝麻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00餘家。吸引社會資本打造的藍天芝麻小鎮,連片流轉土地8000畝,採取土地入股、貨幣入股等形式吸納貧困戶1000多戶,依託種植、加工、休閒觀光等產業,帶動貧困勞動力1500多人就業。培育發展特色養殖業。引進了河南花花牛、南陽牧原等知名企業,採取“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目前,全縣共建成規模標準化養殖場 473個,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 83個。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採取金融扶持、配套基礎設施等方式,提高其幫扶積極性和帶貧能力。在十字路李芳莊精品西瓜、李屯鑫芳精品西紅柿種植兩個產業化龍頭企業,整合資金投入4500萬元,集中建設101座溫室大棚,資產分別歸101個貧困村所有,分別出租給兩個合作社,每個貧困村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3萬元。同時,發展西洋店金沙灣蓮藕種植、辛店微谷農業蘆薈種植、廟灣黃花菜、萬冢艾草等特色種植。

聚焦“電商+精準扶貧”,拓寬就業渠道。引進京東、淘寶等35家知名電商,在全縣設立308個電商服務點,打通電商服務農村“最後一公里”。培育的本地電商e族防水網,客戶端註冊量已達42萬,擁有全國最大的防水人力資源大數據庫,依託互聯網實現了網上“找人、找活、找材料、找資質、找資金、找項目”,3000餘名貧困群眾通過互聯網找到了工作。康博彙鑫等芝麻加工企業依託我愛芝麻網等本地電商,把群眾的芝麻及系列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並出口日本、韓國及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立足要素資源,夯實產業基礎

加強技能培訓。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講政治、講政策、講法律、講技術、講文明、講健康六講活動,目前,已開展講習活動1000餘場次,受益群眾5萬多人。鼓勵社會培訓機構開展技能培訓,“雪絨花”、e族防水網、炎黃職業技術學校等培訓機構共開展技能培訓23期,培訓5100人,其中貧困戶2200人。發展光伏產業。投入2.5億元,在101個貧困村建設了總規模為32兆瓦的光伏發電站,已全部建成併網發電。建設扶貧車間。建設206座扶貧車間,實現農業村委全覆蓋。

立足志智雙扶,激發內生動力

建設“愛心超市”。在全縣建設19個愛心超市,商品均由全縣內愛心企業捐贈,面向貧困群眾開放。貧困群眾通過庭院環境、產業發展、文明風尚、村集體活動等獲得積分,憑積分在超市兌換所需日用品,有效地激發了貧困群眾積極性。政策激勵引導。為激發貧困戶就業激情,對在縣內就業務工的貧困戶,前三個月每天獎勵15元,三個月後按實發工資的15%獎勵,累計發放獎補資金190萬元。培育脫貧典型。為樹立導向,對全縣95名自我發展先進貧困戶在全縣大會上進行了表彰,同時通過群眾會,小品、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典型,激勵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