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不粉飾世界的善良,也不承諾努力之後定會有收穫,但是相信上帝創造每個人都有原因,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個原因,不辜負這場生命”。

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這是八月長安在《最好的我們》說的一句話,無疑,我們要找的那個不辜負這場生命的原因,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1

世界不會虧欠每一個努力的人

你還記得上高中時寫在班級牆上的勵志標語嗎?想起我上高中時,班級的黑板上方,只是簡單的貼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幾個大字。

現在高中班級勵志標語可謂花樣百出。

有“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的鬥志昂揚;

有“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的譁眾取寵;

有“睡吧,玩吧,畢業一起收破爛”的戲謔;

亦有“父母養育辛苦,報恩唯有苦讀”的警示。

而我最喜歡“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誰與爭鋒”的豪邁。

畢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努力越大收穫越多。

有一位多才的女子,她是2006年哈爾濱市的文科狀元。這名87年的女子,至今已經出版了多部小說,而且其中一些小說被拍攝成了電視連續劇。

這位女子就是作家八月長安,又名二熊。

八月長安的青春三部曲,《你好,舊時光》、《暗戀橘生淮南》、《最好的我們》成為了她的代表作品,都是以高中校園生活為題材,備受80後、90後的歡迎。

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八月長安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源於她一路走來的努力。

她在校園努力學習成為一枚學霸,如今又因為筆耕不輟,成為一名知名作家。

忘記那些“不可能”的藉口,尋找一個“沒問題”的理由。人生苦短,趁還活著,就不要停止努力的腳步。

2

堅持其實就是一種態度

凡成大事者,往往都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與忍耐力,也就是說,在碰到艱難困苦時,平庸的人難以堅持,會選擇放棄或者逃避,有作為的人往往能夠堅持住。因為堅持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反映現實,而且還盡力讓現實起到作用的作家。

他平時非常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即使颳風下雨,他也堅持到街頭去。他把在街上觀察與聽到的零言碎語記錄下來,豐富了他的寫作素材。

他在《大衛·科波菲爾》中有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有逼真的社會背景的描寫。

這些精彩地描寫都源於他堅持在街頭的觀察與記錄。這使狄更斯成為英國一代文豪。

有時候堅持也許不能讓你立於山巔之上,但是不堅持,卻連靠近山峰的機會都沒有。

八月長安在《最好的我們》一書中,也讓我們見證了因為堅持而創造的成績。耿耿在三年高中時光裡,一直保持學習的動力,從學渣逆襲成為一枚學霸,並考上了北京一所理想的大學。

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八月長安對耿耿的成長充滿了欣賞,在耿耿成為最好的自己時,八月長安說:“不是所有的堅持都有結果,但是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無論是狄更斯還是八月長安筆下的耿耿,讓我們看到堅持其實就是一種態度。是每個人必須有,而且又需要珍存的一種態度。

3

貴人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支點

一名學渣進入一所重點高中,學習的壓力可想而知。耿耿也曾抱怨自己的父母讓她進了一所不該屬於她的“變態”學校。

但是當耿耿看到自己第一次期中考試的成績後,心態卻發生了轉變,她埋怨自己:“別人的孩子都有能力給爸媽帶來榮耀,為什麼我什麼都做不了呢?”

耿耿心態的轉變,要歸功於以“小爺”自居的學霸餘淮。

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餘淮不但個子高,會打籃球,還善於幫助同學,可以說餘淮已經完美的具備了招人喜愛的所有條件。

當耿耿上學第一天,入學成績在班裡墊底。當一位同學提出不願意和耿耿這位學渣同桌時,餘淮提出與耿耿同桌,化解了耿耿的尷尬。

作為班級前三的學霸,餘淮在學習上給了耿耿很大的幫助。

耿耿每天算錯的題目,餘淮都會一道一道耐心的給她講解。耿耿稱自己的成績在餘淮的幫助下,“在磕磕絆絆中上升”。

耿耿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離不開餘淮對她的幫助和激勵。不知是否有讀者和我有同感:高中欠了我一個餘淮。

如果在高中時,我們身邊有一位像餘淮一樣“閃閃發光,有陽光的乾爽味道”的貴人,是否今天的我們會更好呢?

耿耿是幸運的,她遇到餘淮這樣一位貴人。

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在耿耿迷茫時能得到他的指點,在耿耿遇到困境時能得到他的幫助。

有人說要想成功,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雖然餘淮不是巨人,但是他卻樂意獻出自己的肩膀給耿耿站立。這對耿耿來說,已經找到了成為最好的自己的一個支點。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對我們幫助最大的就是貴人。如何識別我們的貴人?

首先生你養你的人是你的貴人,能夠成為標杆和榜樣的人是你的貴人,還有發現並培養你的人也是你的貴人。

遇到貴人,要相信這是一輩子的緣分。

4

挫折是磨鍊人的最好學校

人生的旅途不可能總是風和日麗,挫折和失敗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八月長安在《最好的我們》一書中,為男主餘淮設計了人生中最殘酷的磨難。

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餘淮與耿耿約好了一起考北京的大學,但是當耿耿如願考入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學時,餘淮卻因為沒有考上清華選擇了復讀。

自從耿耿考上了北京的大學後,餘淮就更換了手機號,不再與耿耿聯繫。

當耿耿知道餘淮第二年考上清華後,她每週都去清華,希望能夠遇見餘淮。但是一直沒有餘淮的消息。

耿耿大學畢業後,在北京打拼了幾年沒有找到餘淮,她放棄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鄉開了一家攝影工作室。

耿耿的弟弟受傷住院,在醫院,耿耿意外的遇見了餘淮。

原來餘淮的媽媽因為尿毒症也住在這家醫院。

耿耿獨自一人去病房探望餘淮的媽媽,餘淮的媽媽告訴了耿耿餘淮這幾年的遭遇。

餘淮復讀一年考上清華後,他的媽媽卻被查出了尿毒症,不但需要很多錢治病,還需要人照顧,而餘淮的爸爸在非洲工作愛莫能助。

餘淮放棄了清華,放棄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他選擇了本市的一所大學。這樣可以一邊學習,一邊照顧他的媽媽。

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餘淮三年內就修完了大學的學分,與早他一年上大學的高中同學同一年畢業,很幸運他媽媽的病情也好轉出院。

這時餘淮拿到了去美國上學的全額獎學金,他想去美國繼續深造。

美國之行還未成行,餘淮的媽媽突然病情復發,再次住院,而且此次病情更加嚴重。餘淮為了媽媽再一次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耿耿一直以為餘淮是因為被複讀的挫折打倒了站不起來,所以斷絕了與自己的聯繫,原來這位曾經對她說“我們一起坐同桌吧”的少年,“背後經歷了萬水千山”。

蘇東坡留下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詩句。

蘇居士無疑是在告訴我們,人生中誰也無法迴避苦難,能夠承受苦難並且化解困難的人,必將浴火重生。

人與書的碰面是一種緣分,好的書籍總會給我們帶來知識、勇氣和力量。

耿耿與餘淮:做最好的我們,被世界善待

《最好的我們》中的耿耿、餘淮會有怎樣的結局?

八月長安的答案是:“命運負責打擊,我負責鼓勵”。

耿耿和餘淮,他們珍惜時光,感恩生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相信他們會得到世界的善待。

作者:鄧頁頁,多平臺簽約作者,在讀書碼字中豐盈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