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商行中的“全能選手”:紫金銀行一季報全線飄紅

4月30日,紫金銀行公佈2020年一季報。在疫情的考驗下,該行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0.32%、10.71%,雙雙取得兩位數的增長,企業經營的韌性可見一斑。

除了業績飄紅以外,江蘇金融觀察注意到,紫金銀行在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效率等多個方面又上了一個臺階。相比其他農商行,堪稱“不偏科”的優等生。

淨資產收益率穩中有進

過去數年,在去槓桿、壓縮同業理財的環境下,加上淨息差下降,商業銀行淨資產收益率(ROE)被壓縮成為一種常態。

這一點,在上市銀行今年一季報中也有明顯體現。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A股28家上市銀行(剔除無可比數據的銀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的均值為3.19%,相比去年一季度下滑了0.25個百分點。

而紫金銀行在這方面成為寥寥幾家有所上升的銀行。該行一季報顯示,其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由去年一季度的2.30%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2.31%。

淨資產收益率也叫股東報酬率,是公司淨利潤與股東權益的比值,代表著股東的投資收益。數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在眾多財報數據中,淨資產收益率是股神巴菲特最看重的為數不多的指標之一。他曾多次表示,如果只能用一個指標來選股,那他只看ROE。

具體到紫金銀行,其ROE逆市上揚,除了離不開勤練內功,也和跨區域經營迅猛增長有關。

該行2017年響應省委省政府“寧鎮揚一體化”戰略部署,在揚州、鎮江先後成立兩家分行。不到兩年時間內,兩地分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營業收入迅速增至2.54億元、3.07億元(2019年年報數據),人均創收達到498.47萬元、538.75萬元,顯著高於全行人均的207.51萬元。

今年 1 月,揚州邗江支行、鎮江丹陽市支行也相繼開業。紮根南京、輻射揚鎮,紫金銀行未來的外延式增長值得期待。

資本充足率逆勢上揚

作為高資本消耗行業,銀行業資本充足率一直是個問題。很多上市銀行在資本金消耗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進行再融資,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而在這方面,紫金銀行稱得上是正能量典範。據一季報,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1.43%、15.15%,相比去年底分別增加了0.36、0.37個百分點。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36家A股上市銀行中,只有15家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相比去年底有所增加,12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相比去年底有所增加。其中,紫金銀行兩項指標的增幅,分別排名第1、第3位。

更難能可貴的是,今年一季度,紫金銀行的資本金沒有獲得任何外源性補充,完全依靠內生性增長去補充。

除此以外,紫金銀行的另一個特立獨行之處,還在於一季度的風險加權資產有所下降,由去年末的1237.56億元下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234.69億元。這也是上市銀行中唯一出現下降的銀行。

所謂風險加權資產,是指對銀行的資產加以分類,根據不同類別資產的風險性質確定不同的風險係數,以這種風險係數為權重求得的資產。

銀行業的總資產有很多資產是零風險權重的,有很多風險權重則很高。這個要看每個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的配置,一般來說風險權重高的收益也更高。

而紫金銀行通過削減風險加權資產規模,降低了資產質量的風險,還能取得兩位數的業績增長,管理層平衡風險與收益的經營手法,值得稱道。

成本收入比力壓省內同行

成本收入比是衡量銀行獲取收入難度的重要指標。大部分上市銀行的成本收入比介於20%到30%的範圍之內。簡單來說,就是每獲取10塊錢的收入,要支出2到3塊錢的成本。

對於紫金銀行的成本收入比,江蘇金融觀察曾多次有過揭示。該行自打2012年成立以來,成本收入比就一直處於震盪下行的態勢。特別是自2019年以來,成本收入比首次跌破30%區間,比肩上市已久的老牌銀行。

農商行中的“全能選手”:紫金銀行一季報全線飄紅

今年一季度,該行的成本收入比再度劇降,只有21.22%,相比去年末又下降了8.47個百分點。同期降幅僅次於青農商行和青島銀行,排名兩市銀行股第三。

從省內同行來看,紫金農商行的成本收入比,已經低於兩位老大哥南京銀行和江蘇銀行,排名第一。

“逆天”的數據背後,是紫金銀行出色的管理成本控制。

該行去年年報顯示,員工費用、辦公費用、折舊費用等指標,均比2018年出現程度不一的下降。

根據企業生命週期理論,企業的生命週期劃分為初創、成長、成熟和衰退四個時期,企業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財務特徵。商業銀行運營效率也受到生命週期的影響。

在初創期,商業銀行的首要目標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需要發生大量的資本性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同時還需要通過各種促銷手段吸引客戶,具有高投、低產出的特徵,成本收入比處於高位;隨著經營活動的展開,固定性支出逐漸穩定下來,客戶認知度逐漸提高,相應產出也會快速增長,進入成長階段,成本收入比有所回落;進入成熟期以後,主要業務基本穩定,市場佔有率大幅提高,客戶群相對穩定,各種投入的回報開始充分顯現出來,成本收入比處於較低水平;到了衰退期,客戶群逐漸萎縮,產出下降情況超過投入,效率降低,成本收入比又會反彈至較高水平。

對號入座來看,紫金銀行目前營收高速增長、固定性支出穩中趨降,正是成長期企業具備的典型特質。

疫情關口,彰顯社會擔當

今年一季度,適逢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很多中小企業遭遇生存困境。這樣嚴峻的大背景下,素以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為己任的紫金銀行,又是如何發揮應有的道義擔當呢?

據瞭解,疫情爆發後,該行積極落實政府和監管要求,策應中小企業金融需求,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併為還本付息存在困難的中小企業提供必要的紓難解困支持。加大對疫後實體經濟復甦的金融支持力度,為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和涉農主體提供多樣化的復產復工貸、防疫專項貸,助力疫後經濟儘快復甦。

一季報也顯示,截至一季度末,紫金銀行的貸款總額達到1077.7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了5.7%。其中企業貸款達到721.91億元,相比去年末增幅達到8.04%,顯著高於貸款總額增幅。

此外,紫金銀行還向南京市紅十字會捐款300萬元,並且面向全行員工募集善款近48萬元,捐贈於武漢市慈善總會,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根據其一季報,營業外支出838萬元,同比大增440.65%,主要原因即是捐贈支出增加。

正像紫金銀行在2019年年報表述的那樣:“紫金的發展,離不開腳下的這片土地,我們時刻銘記肩負的社會責任。”

2020年,是紫金銀行新戰略規劃實施承上啟下年。一年之計在於春,從該行一季報來看,無疑已為全年藍圖描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農商行中的“全能選手”:紫金銀行一季報全線飄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