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你知道現在找工多難嗎。


招工網站前程無憂證實裁員,還關閉11個城市的辦事處,什麼意思呢,幫你找工作的人都沒有工作了,前程不再無憂,反而堪憂。

目前我國新增失業人數可能已經超過7000萬,對應的失業率大概在20.5%。按照數字來說,就是一個北京一個上海一個廣州再加一個深圳那麼多的人,都失業了

即使還有著一份全薪工作,但是誰也不知道噩運會不會明天就降臨。一些網友的留言,2020年的目標就是“別辭退我就好”。


01


收入降低,可是還要面對現實,北漂滬漂深漂們房租照樣得交、花唄照樣得還,沒有充裕的生活收入,卻負擔了高昂的生活成本。

網絡上不斷有失業的問題出現。反常的是,出現了一批中年失業、在大企業失業、甚至國企失業的人開始求助。

是的,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身上揹負著大量固定支出的中青年人。

你的銀行卡里還有多少存量?萬一明天失業,你能支撐多久?這是非常實際地,迫在眉睫的事情。

真正的失業潮,就是你怎麼跳也找不到工作了。甚至是,你以為你有技術、有經驗、有編制,都可能面臨沒有工作。

很多人在20多歲時就不再努力,覺得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可以度過這一生。渾渾噩噩到了30歲,才發現要交的這張考卷,20歲就開始計時了。可這次考試,即使不及格也不會再有補考。

你想過10年後的自己嗎?別丟了你的緊迫感和方向。必須繼續成長,必須努力奮鬥,讓自己變得更好。


02


從疫情爆發至今四月有餘,境內疫情已經基本控制,重心轉為嚴防境外輸入。日常生活從緊張復工到如今學校也已經開學了,眼看除了口罩不可摘外基本生活要重回軌道。

但是有這麼一個群體,一切的復甦與商機,目前都還與他們無關

2020年的旅遊行業,哀鴻遍野。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國內的旅遊業受到了很大沖擊,旅遊博主這種自由職業更是首當其衝被拍打沙灘上。曾經在鏡頭前飛簷走壁光鮮靚麗,如今基本都宅家配合隔離。幾乎所有既定的商業合作都被取消,同樣掙扎的品牌方都開始賣口罩了。

1月底以來,旅遊類品牌鮮有投放的,以前經常接到推廣的博主也開始專注寫文了。要不是身邊有著不少從事這個垂直領域的朋友,這幾個月最沒存在感的就是旅遊博主了。


03


都說疫情是行業的一次大洗牌,優秀的旅遊博主具有多項技能,創作力高,在品牌方不斷縮短預算並向優質內容傾斜的狀況下,這批博主會顯得尤其閃耀。

此前有一個段子,真博主出圈帶貨遊刃有餘,假博主抓住一兩個品牌死磕數據反而是個雞肋。當然這個真假博主的判斷,無非就是學霸與學渣的區別,只要實力過硬,任你到了什麼環境,問題不大,幹就是了。


時代樹暴走:旅遊業就是最後復工的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還是研究生在讀的時代樹暴走,從20歲開始運營自己的旅遊自媒體,至今已經6年有餘。不出意外,現在的他應該忙於在外拍攝。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原本順利畢業可以繼續深耕成為旅遊大V,接觸更多的人和事,疫情原因,很多原本的計劃就被打亂了。

此前一些已經完成的合作,沒有籤合同且數目又不大的,拖欠著的款項就可能永遠收不到了。

原已商定好的活動,出行墊付的機票和簽證有一部分已經打水漂

另外是合作方不斷減少,總是有傳言哪個平臺要倒了之類的,原來的收入平臺少了一個,以後的機會就會少了一個。像此前一直合作比較多的網站,因為被擠兌旅遊券,簡直雪上加霜,不知道還能支持多久。

面對疫情,固定的收入顯得更為迫切。


如果說要涅槃重生,那他目前是仍然困在寒冬的那一個,除了經濟上的拮据,更多是心理上的煎熬。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旅遊業就是最晚復工的,他也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


沒有線下活動,就主動去收集素材。這個時候既然接不到新的商業的活動,那就去完成以前想做的事情,例如大學時候的夢想,就是去古村落旅遊。

這些村落都在偏遠的山區,首先人不會太多,也不會有人組織過去,風險會比較低,自駕的方式很合適的,這些村子表面看不到什麼商業價值,但是在審美,還有歷史上都是有意義的。

同時維護賬號的更新,各大平臺深度佈局,把以往的優秀作品發佈到各大平臺。比如視頻領域的話,會重新剪輯不同類型的視頻,橫版視頻,豎版視頻都有在鋪開,提高自己的曝光量。

現在平臺的內容補貼比以往更多元等級梯度更完善,自己的存貨又足,只要更新頻率不斷,收入目前還是滿意的。

但他坦言如果決心到市場上求職還是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為一直從事自由職業,身兼多職一人包辦的應變能力是過硬的,即使沒有在社會上正式工作過,但相對其他應屆畢業生,自己會顯得更有優勢。


大wing同學:這次疫情對旅遊kol是致命一擊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2018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外貿公司董事長大wing同學,頂著大齡待嫁女青年的壓力,關掉店鋪成為一名全職KOL。

當時外貿生意遇到瓶頸,剛好接觸到旅遊博主這個行業,嘗試兩次後發現上手很快,還能邊玩邊賺,在確認變現能力足夠支撐生活以後就毅然全職打造她的IP大wing同學。

決定做得很果斷,家人也很支持。這一路來發展很順利,今年本來還在上升期,經過上年的鋪墊,會從國內旅行轉型到境外,重點放在境外遊,目標海外市場。

這次疫情對旅遊kol是致命一擊,在一月就先後取消了所有活動,尤其折騰的是奧地利旅遊局的活動,辦了2次簽證,作廢2次,還有周邊一個大品牌酒店的活動,其他在談的美國項目也擱置了。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雖然現在部分省有線下活動,但只選當地或臨近的kol了,轉型是必須的。

雖然直播是風口,但她很清楚自己的競爭力。憑藉著原有的品牌方合作資源,她有著與品牌同進退的資本,拿到不錯的線上合作,把從線下旅遊業務,轉為線上廣告,做電子產品、攝影評測。

疫情關係,品牌對於線上的投入比以往大了很多,線上廣告容易完成,價格還高。

一款產品,最多佔用3小時,拍照修圖寫文案就可以全部完成。線下的體驗就不一樣了,幾天的活動,回來還要修幾天的圖,整理+文案,一個活動起碼耗時4天或一週。

說是覺得現在“閒著”在家,其實看看這兩個月的收入,甚至比往年還要好。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空出來的時間就整理以往的素材更新自媒體,維持線上的輸出,沒有了金主的商業要求,這種純分享的內容質量也可以做得更好,發佈到百家號或者頭條系裡賺收益,登榜都比往常要容易。

轉型像是涅槃重生,還找到了更好的機遇,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小小莎老師:弱者才在乎面子,強者活成了裡子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4月24日晚,當格力電器掌門人董明珠在抖音直播首秀時,有網友關注到她身邊的主持人,“這不是小小莎嗎?”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從名不經傳到頭部旅遊博主,小小莎老師只用了3年的時間。足跡遍佈40個國家,全網1800萬粉絲,與相同垂類的內容創作者相比,“小小莎老師”有其獨道的吸粉特質。

疫情隔離時期,文旅內容創作者可謂遭遇釜底抽薪。過去幾個月,小小莎團隊損失慘重,他們取消了所有拍攝項目,僅2月就面臨百萬虧損。

絕境中轉型直播帶貨,這是團隊絕地求生的賭注,卻達成了她證明IP變現能力的意外收穫:抖音帶貨前五週,小店達人榜四次周榜第一,還塑造了少數以高客單價帶貨的特色直播間,賣出過價值上萬的愛馬仕。

這對35歲的莎老師來說,並不容易。

在剛進入自媒體行業時,小小莎被很多網友稱作網紅,經歷過介意到釋然,現在成為一個聽起來並不光鮮的“主播”,她表示是為獲得一項新技能而感到開心,公司活了下來,員工也不用嘗試失業的困境。

根據新榜旗下抖音全場景AI數據平臺“新抖”,“小小莎老師”的短視頻帶貨中共1087個產品,多以中高端用品為主。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她指出,作為旅遊KOL,IP人格化特質突出,加上人設本身的真實性,是高客單價直播帶貨的秘訣:“如果你不真實,你選出來的這些東西了,你也賣不動,因為你自己根本不是這些品牌的用戶,你怎麼讓別人能夠相信你去下單?”

此前曾有質疑的聲音,認為直播雖然帶來了一時的商業收入,但長遠看來或對IP調性產生影響;也有人質疑旅遊博主的轉化能否持久。


失業潮來臨,為什麼被國家宣佈失業的博主還能過得這麼好


小小莎老師團隊對此保持樂觀:“我們作為內容型的公司,像是一個橋樑,不能是光讓用戶看個樂呵,有了效果轉化對兩端都有好處。本質上是品效合一,也是KOL生命力的體現。”

KOL本就是一個快速迭代的職業,因為某個原因爆火但是無法持續產出高質內容的話,生命週期也會短到你掉眼鏡。

好的旅遊博主受眾面實在太廣了,當他們堅實地轉為創作者時,就已經不站在快速迭代的網紅之列了,還會加速淘汰網紅。

根據大數據來看,非典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旅遊業就曾經發生過一次“報復性消費”。而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日益改善,喜好旅行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此次新冠疫情過後,國內旅遊業定會掀起一波比當年更龐大的“報復性消費”浪潮,旅遊業的春天可能會遲到,但是一定不會缺席。


03


經濟蕭條環境下每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處境艱難的人數不勝數。

越是困難期,越是修心時。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個時候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受消極負面情緒影響導致胡思亂想。收入固然重要,但大多數人面臨失業所帶來的的衝擊更多是源於自身價值的喪失。

疫情是天災,而經濟下行是週期規律,世界格局變動是歷史方向。


所以如果面臨現金流切斷、失業、甚至要變賣資產,都不意味著你輸了。在時代的沉浮之中,無論漲跌,我們的需要沉著應對,而不是迷失於情緒之中。

每一次走在轉型的路口,是挑戰也是機遇。

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擁有的技能、資源等,為將來做長遠的打算。

有人嗅到商機,有人未雨綢繆,但是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