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本無可能當皇帝,皆因朱允炆犯了太多錯誤!

朱允炆去向之謎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順利繼位,朝中的驕兵悍將以及大明元勳大多都被朱元璋清理乾淨了,所以朱允炆這個年紀輕輕的皇帝絲毫不用擔心朝中有權臣作亂,他可以安安心心當他的太平皇帝,沒有人可以威脅到他的皇位!

但是各地的藩王們都是朱元璋分封的,朱元璋在世的時候他們都本本分分的,沒有人敢違抗朱元璋的命令,朱元璋死後他們可就沒那麼規矩了,畢竟一個乳臭未乾的侄兒他們還是不會放在眼裡的。年輕的朱允炆面對這樣的情況心中甚是不滿,再加上朝中大臣對各地藩王意見越來越大,朱允炆便開始了他的削藩政策。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朱允炆消失在了一場大火當中,沒有人知道朱允炆到底是命喪當場還是奇蹟逃脫,至今這件事還是個迷。堂堂一個皇帝怎會有此下場呢?原來朱允炆在位期間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

朱棣本無可能當皇帝,皆因朱允炆犯了太多錯誤!

朱允炆

皇位未坐穩就開始削藩

儘管藩王們並不是太服從朝廷的管理,儘管藩王們對朱允炆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但是一個剛坐上皇位的小青年來說真的應該先坐穩自己的皇位再說的,不然朱元璋也不用殺掉那麼多的功臣了。此時的朱允炆身無寸功,在朝廷之中威望也並不高,此時他最應該做的就是建立功業,提高自己的威望。

但是朱允炆就是太年輕了,他雖然不笨,但太缺乏政治頭腦和從政經驗了。他還沒有走穩就想跑步,結果肯定是不可預料的。若是朱允炆穩紮穩打,天下必定盡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的障礙大多都被他爺爺給處理掉了,他不需要太多才華就可以做一個太平之君的。

朱棣本無可能當皇帝,皆因朱允炆犯了太多錯誤!

靖難之役

對待藩王太狠毒,逼反了其餘藩王們

朱允炆採取的是先易後難的削藩政策,最先被朱允炆削藩的幾個藩王不是被貶為庶民就是自殺,這些人可是朱允炆的親叔叔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朱允炆這樣狠毒的政策不是要逼反所有的藩王嗎?不反沒有好下場,反了說不定還有一絲機會,面對這樣的情況,有實力的藩王為何不反一下呢?

所以朱允炆在和朱棣的戰爭中,其他的藩王們沒有一個是支持朱允炆的,要麼偷偷的支持朱棣,要麼就是觀望態度。這就是朱允炆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千不該萬不該對他的叔叔們下狠手。你把他們的兵權給收了還不行嗎?你可以給他們更好的俸祿,說不定他們也不會反了。即便是你真的心狠,你可以把他們全削了再收拾他們,怎麼能在削藩之始就對弱小的藩王下狠手呢,這不是逼迫其他的藩王造反嗎?

朱棣本無可能當皇帝,皆因朱允炆犯了太多錯誤!

耿炳文

削藩政策失誤

既然鐵了心要削藩,那麼一定要先削勢力大的藩王啊,出其不意的銷燬他們的勢力,其他的藩王們肯定是無力反抗的。但是朱允炆並不是這樣想,他在削幾個勢力較小的藩王的時候讓朱棣有了充足的準備時間,為朱棣的靖難之役打好了基礎。

若不是朱棣提前得到了寧王的兵馬,提前準備好了糧草,提前準備好了靖難計劃,朱棣是不可能打到南京城的。但歷史已成過去,朱允炆已經不可挽回了,他也曾為他的錯誤決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朱棣本無可能當皇帝,皆因朱允炆犯了太多錯誤!

李景隆

用人不當

洪武晚年,朱元璋已經是一個年近七十的老人了,眼看自己時日不多,而朱允炆又太稚嫩,很難震懾朝中的元勳宿將,為了保證朱姓江山的順利延續,朱元璋開始屠戮朝中的驕兵悍將,僅僅一個藍玉案就殺了一萬五千人多人。但是元勳宿將裡面總有那麼幾個老實的可以保全性命,其中就有耿炳文。耿炳文雖然功勞不算太大,能力也不算出眾,但是比起來那些官二代和富二代之類的還是要強太多的!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之後朱允炆也是明智的選擇了讓耿炳文帶軍出征,但是朱棣常年和蒙古大軍作戰,軍事才能非常厲害,不是耿炳文所能比的,所以耿炳文碰了一鼻子灰。不過強攻不行,耿炳文理智的選擇了防守政策,朱棣大軍攻不破,補給跟不上,只得退兵。就按照這個戰略來一個持久戰的話,朱棣的那點軍隊和糧草肯定不是朝廷的對手,遲早是要失敗的。但是朱允炆急於建功,罷免了耿炳文,換了一個紈絝子弟李景隆去帶兵,結果可想而知,李景隆不僅沒有建功,反而打開城門出賣朱允炆,朱允炆的用人不當葬送了他的大明江山。

朱棣本無可能當皇帝,皆因朱允炆犯了太多錯誤!

靖難之役地圖

固執而不知變通

朱棣因為兵少很難戰勝朝廷的大軍,於是朱棣繞過朝廷大軍助力直取南京,朱允炆眼看朱棣就要攻入京都,直接一把火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雖然朱棣大軍攻了過來,但是朝廷大軍依然是佔絕對優勢的,朱允炆犯了一個和曹爽一樣的錯誤,直接放棄了權力。其實朱允炆雖然前面下了多步爛棋,只要保全性命,召集天下勤王之師,鹿死誰手還很難說。真是可惜了朱允炆,若是朱元璋泉下有知的話一定會被再氣死一次的!

當然,若是朱元璋可以預料到後事的話,朱元璋肯定會在臨死前把藩王問題給解決的,或則給朱允炆留下一點錦囊妙計,也或則另立他人了。不過歷史終究是歷史,誰也無法改變,惋惜也沒有用,我們只能把古人們犯的錯誤當成前車之鑑,來做我們的後事之師!

失敗總結

歸根結底朱允炆之所以兵敗山倒完全是因為朱允炆太稚嫩了,政治的失策和用人不當,以及自己的迂腐葬送了朱元璋留給他的鐵桶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