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丨交通運輸經濟運行走勢

交通運輸部今天舉行了4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通報了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一起來了解一下。

下降

一季度交通運輸主要指標均大幅下降

數說丨交通運輸經濟運行走勢

客運量斷崖式下跌,降幅超過五成。一季度,完成營業性客運量18.5億人次,同比下降58.4%。全國36箇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完成67.4億人次,同比下降56.7%。貨運量明顯下降。一季度,完成營業性貨運量78.2億噸,同比下降18.4%,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也都同比下降。不過,鐵路貨運量、快遞業務量逆勢增長,增速分別為1.8%和3.2%。交通投資規模大幅下降。一季度,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92億元,同比下降22.5%,其中2月份降幅達58%。

虧損

交通企業經營普遍面臨虧損

鐵路客運業務受到嚴重衝擊,約90%以上的道路運輸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大多數水路運輸經營者存在船舶停航情況,客運企業、中小航運企業等經營面臨多重困難。民航企業2月共虧損245.9億元、創月度虧損紀錄。司機等重點群體就業、生活壓力明顯加大。

嚴峻

國際運輸環境趨於嚴峻

隨著全球疫情擴散蔓延,“防輸入”越來越成為各國共同政策取向,運輸管控措施持續加碼。國際海運需求下降,航空貨運運力趨於緊張,國際郵(快)件運力不足,維持國際物流供應鏈正常運轉難度明顯加大。

加快恢復

3月,高速公路日均車流量、船舶日均進港量環比2月分別增長164.1%和116.6%。“點對點、一站式”做好農民工返崗運輸組織。採取簡化貨運航線航班審批、“點對點”貨運包機等措施,努力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3月最後一週國際貨運航班量比疫情之前增長17.9%。

625個交通建設重點項目復工率超過97%。提前下達車購稅預算資金超過2500億元,新開工公路水路項目165個、計劃總投資2649億元。同時,組織地方提前啟動符合國家戰略、符合“十四五”規劃方向的建設項目。

脫貧攻堅方面,一季度,貧困地區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1112億元,佔全國的38.7%;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率均達到99.9%。

運輸結構調整方面,一季度鐵路、水路貨運量佔營業性貨運量比重分別為13.2%和19.1%,同比分別提高2.6個和0.7個百分點。

防範化解債務風險方面,落實收費公路免通政策,通過延長收費期限、調整還款付息安排等舉措,緩解公路交通債務等困難。

切實減輕市場主體經營負擔。公路方面,免收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水路方面,努力減輕貨主企業負擔。引導大型港航企業減免自主定價的庫場使用費、滯箱費等。努力幫扶交通運輸企業,保障貨車司機、出租汽車司機等重點群體渡過難關。

不斷回升

3月貨運、投資領域已恢復九成左右

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26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3.3%,較2月提高53.3個百分點。營業性貨運量完成32.6億噸,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7.0%、提高16.9個百分點。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0.8億噸,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7.8%、提高6.6個百分點。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040萬標箱,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5.2%、提高12.6個百分點。

3月部分指標同比出現增長

數說丨交通運輸經濟運行走勢

中歐班列共開行809列,創單月開行列數紀錄,同比增長30%。高速公路網車流量9.2億輛次,增長10.1%。民航全貨機完成運量25.3萬噸,增長28.4%。快遞業務量完成59.8億件,增長23.0%。

3月營業性客運逐步走出低谷

數說丨交通運輸經濟運行走勢

營業性客運量完成3.9億人次,環比2月增長106.9%。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完成18.1億人次,環比2月增長2倍,恢復至去年同期的32.9%。自駕出行有所增加,普通國省道小客車日均流量環比2月增長78.4%。

進入4月以來,隨著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快,交通運輸經濟運行主要指標恢復程度持續提高,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正在逐步化解,行業正在加快步入正常運行軌道。

總體判斷

這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交通運輸需求強勁勢頭沒有變,因而交通運輸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吉林日報全媒體 編輯:趙樹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