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距離近,為何"地域差異"那麼大,還在石器時代?

世界歷史發展是不平衡的,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發展的步調並不一致,有的發展在前,有的則發展的較晚,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發展的步調也是不一致的。

伴隨著這種不一致,人類社會不斷地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演變,並逐漸形成裡地域文化的差異性。

我國近代啟蒙思想家龔自珍說過:“欲知大道,必為問史。”西班牙的歷史可以看作是伊比利亞半島的歷史的一個縮影,因此我們要想了解加那利群島的土著和伊比利亞半島居民的具體情況,從西班牙的歷史著手最為直觀。

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距離近,為何

伊比利亞半島是歐洲第二大半島,南歐三大半島之一,位於歐洲的西南角,西邊是大西洋,南邊和西南邊是地中海,北邊臨近比斯開灣,而西班牙佔據了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分領域。而加納利群島是位於非洲大陸西北部的大西洋上的一個弧形島群,是西班牙的一個自治區。

因此,對於加那利群島的土著為什麼和伊比利亞半島距離這麼近卻還處於石器時代,我們可以從西班牙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一、地理差異造成了加那利群島土著的落後

1、住在島上的居民交通不便利

加那利群島位於位於非洲大陸西北方向的大西洋上,距離非洲西海岸約有130公里,距離伊比利亞半島約1000公里。加納利島群呈弧形分佈,長約450公里,總面積約7273平方公里。

據記載,這裡最早的原著居民是“關契斯人”,是大約公元前1000年由撒哈拉沙漠的遊牧民族航海達到加那利群島,見此處風景秀麗,生物種類繁多,又沒有大型野獸出沒,堪比室外桃園,一高興就在這兒定居了,並將很多自己民族的傳統和體育運動都保留並傳承了下來。

因為是島嶼,住在島上的原住民們的基本日常活動範圍便受到了侷限,沒有外來人口帶來新的技術和思想,島上的居民也不能經常走出去和外地的人進行交流學習,這間接的就影響到了人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和自身的創造性。

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距離近,為何

而如果人們想要離開島嶼,就必須要乘坐船隻出海。當然,在現在航海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這卻是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但在當時航海技術落後的年代,結果就不能同日而語了。

2、伊比利亞半島面積廣闊,地理位置好

伊比利亞半島位於歐洲的西南角,臨著地中海和比斯開灣,西邊是大西洋,東北和法國接壤。而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約有1800條河流,最長的是塔霍河,還有特茹河、瓜迪亞納河、杜羅河和埃布羅河等。

自古文化的孕育就與河流息息相關,有河流的地方就會有人居住,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文化的存在,有文化的存在就會有城市的建立,有城市的建立就會有文明的形成。伊比利亞半島還有豐富的礦藏資源,中央高原還有豐富的旱作穀物。這些都是促使伊比利亞半島更早的脫離石器時代的先決條件。

二、加那利群島的土著居民沒有發展自我的意識和條件

據考古學家研究,加那利群島的各個島嶼上的居民的譜系各不相同。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島嶼是一個大家族的話,那麼加那利群島有幾個島嶼就有幾個大家族。

事實上,比較大的幾個島嶼上存在著好幾個家族,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家族比較龐大的族系統治者整個島嶼。由此可見,島上的居民思想仍然停留在原始社會時期。

1、為什麼說加那利群島的土著居民沒有發展自我的意識

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距離近,為何

據西班牙歷史記載,西班牙真正和加那利群島有聯繫是在公元1404年,1479年西班牙正式佔領加那利群島各個島嶼。關契斯人出名的是遊牧與戰鬥,1402年西班牙有歷史記載,在加那利群島的戰爭裡,“關契斯人”擅長使用棍術作戰。

也就是說,公元前1000年至1402年間,加那利群島的各個島嶼還沒有掌握青銅器的冶煉技術。

現代民族研究學者認為,古代加那利人屬於歐羅巴人種,沒有黑種人的成分在,並存有關於島嶼上古代居民點書面記載。也就是說,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加那利群島的土著居民並不知道金屬的存在。

歐洲人到來之前的加那利群島土著們的生活還處在農耕時期,他們以捕魚為生,飼養豬、養等家畜和家禽,種植大麥、小麥、豆類、甘蔗、棗、咖啡和菸草等作物。

女人穿著用染色的棕櫚葉縫製的小裙子,男人則是用植物編織的綁帶綁在小腿上。加納利人還用項圈裝飾自己,用礦物顏料彩繪身體,主要是幾何圖案的花紋樣式。

此時的島嶼上的土著居民還沒有被外來文化同化,還保留著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此時的女性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很受尊重。據記載,男人們在路上遇見婦女,不僅不敢先講話,而且連看都不敢看一眼,這種顯現跟母系社會時期的情況很相似。

直至15世紀,歐洲人對加那利群島開展侵略戰爭,利用戰爭的殘酷,硬生生的改變了島嶼上居民們的生活方式。加那利群島經歷了幾乎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來抵抗外強的侵略,但最終以失敗告終,付出的代價是土著居民減少了四分之三,他們或死於戰爭,或死於西班牙人帶來的疾病。

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距離近,為何

雖然戰爭是殘酷的,但是戰爭也刺激了加那利群島的經濟發展,不同的文化碰撞產生了新的文化,同時許多古時候的風俗和儀式也被保留了下來,甚至到17世紀的時候,還能發現洞穴,這些洞穴裡埋葬著加納利人親屬的屍體。這是他們的習俗,親屬死後,要製成乾屍埋到洞穴裡。

縱觀世界歷史,無一不是弱肉強食,落後的都在捱打。加那利群島的土著居民千百年來生活在島上,與世無爭,他們過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安逸寧靜的日子。

據說很多落後的氏族部落都很迷信,他們信奉神明,敬畏自然,他們把山上的樹、樹上的果當做是老天爺的饋贈,把自然災害視作老天爺對他們的懲罰,他大海當做天然的屏障,把海嘯視作海神在發怒。

或許加那利群島的土著們也有這種信仰,所以千年以來不曾或者很少離開他們生活的地方到外界去看看,但凡他們勇敢的走出去了,就能夠見識到外界的日新月異和先進、文明。

或許他們也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只是這種意識並不是太強烈,至少沒有強烈到要強大自我到達一種可以抵擋一個國家的侵略的地步,再加上交通的侷限性和地域的差異性,本土的發展和外界相比也遠遠不在同一個層次。

而此時的歐洲已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試問,拿木棍的又怎麼可能打得過拿槍炮的呢?說是以卵擊石也毫不為過呀。

2、15世紀前的伊比利亞半島

相比於加那利群島的安逸舒適,從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人聯合卡塔戈人抗擊賽爾提貝利亞人開始,伊比利亞半島則戰亂不斷。

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距離近,為何

公元前218年,羅馬人與迦太基人爆發戰爭,將迦太基人逐出半島。12年後,又將卡塔戈人逐出半島。公元前19年,羅馬人徹底征服整個半島。在此之後長達500年的時間裡,西班牙一直是羅馬帝國的一個省。

羅馬人給伊比利亞半島帶來了殺戮,帶來了傷害,帶來了戰爭,但羅馬人也帶來了語言,帶來了法律,帶來了習俗。從此,西班牙徹底被“拉丁化”。

公元5世紀,隨著羅馬帝國不斷地走向崩潰,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開始了長達300年的統治,並拉開了封建主義的序幕。也因此,西班牙歷史上將西哥特人作為西班牙的第一個統一國家的締造者。

但是,西哥特人並沒有給西班牙文明注入太多新鮮血液,相反,西哥特人採用拉丁文,信奉基督教,被當地人同化了。

711年,穆斯林軍隊滅亡了西哥特王國。8世紀中葉,其佔領了西班牙大部分領土,並開始了長達800多年的統治。歷史上把穆斯林統治的地區稱為“穆斯林西班牙”,並把這個時期稱為“穆斯林西班牙時期”。

1492年,在天主教大軍的包圍下,“穆斯林西班牙”結束了長達800年的統治,西班牙正式實現了統一。

戰爭是殘酷的,它破壞人類和平,破壞社會安定,破壞經濟發展,更使戰爭中的人民飽受苦難、流離失所。

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距離近,為何

但戰爭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經歷程,是文化差異碰撞下的必然產物。同時,它也刺激經濟、科學的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戰爭使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貴,也是人們進行自我反思,並深刻的意識到自我強大的重要性。

三、同時期的加那利群島和伊比利亞半島發展不均衡

1、早期航海技術的落後限制了加那利群島的發展

最早的一批人遷徙到加那利群島的時候,正處於新石器時代,而從新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時代只需要一塊銅。但是,人們定居加那利群島後,卻不知為何,竟一塊銅也沒有找到。

也沒有人想到坐船出去溜達溜達,問問看有沒有人新發明了什麼好用的物件。這大概也是因為造船技術不過關吧,畢竟這是時候,我們國家的司南也還沒有被造出來,沒人敢在大海里浪。

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是在15至16世紀,大航海時代標誌著歐洲的崛起。但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沒有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文明到達加那利群島,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農耕技術和捕魚、養殖技術。

趁手的兵器就是石頭和木頭,沒有刀槍劍戟,也沒有斧鉞鉤叉。大海保護了小島不被外人發現,但同時也隔絕了和外界交流的可能性,除非有特別大的勇氣,乘坐木筏在大海里奔騰,代價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生命,畢竟大海殘酷起來誰也擋不住。

2、同時期的伊比利亞半島已進入青銅時代

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距離近,為何

歷史記載,大約公元前1300年,伊比利亞半島進入青銅時代初期。到了公元前11世紀,腓尼基人已經和西班牙人建立了貿易關係。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亞半島主要從事經商活動,

他們教當地的居民如何使用貨幣、採礦冶煉金屬、織布等等,大大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的發展。

公元前9世紀,腓尼基人正式進入伊比利亞半島。在伊比利亞半島上,腓尼基人為了進一步的開發半島上的資源,創建了加的斯城,並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的居留地。

四、文明的進步和經濟、科技的發展相輔相成

經濟的流動帶動了文化的交流,促進了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一個地區的文明和當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當地的科學、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但這個地區本身所在的地理位置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畢竟在科技到達一定水平之前,這些自然因素對人類來說是不可逆轉的。

一個地區的發展或早或晚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經濟的流動性會自然而然的帶動著他發展起來。

參考文獻:

《全球通史》

《世界文明史綱要:古代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