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懂如何愛,又不懂如何被愛時,那你就是在製造悲劇!

大家好,我是老九。如果說世上真的有一種投資,是集低成本、高回報,並且過程愉悅又享受的話,我想那或許就只有閱讀了。


當你不懂如何愛,又不懂如何被愛時,那你就是在製造悲劇!

我畫花了它,因為真的很精彩

今天,老九給大家推薦一本我非常喜歡的小說《無聲告白》它的作者伍綺詩並不是一位專職作家,但是這本小說故事的鋪陳、情感的細膩以及文辭的精美可以說是近年來我最為欣賞的一本了。所以,你可以看到這本書被我畫得很花,因為它真的很棒。

首先這是本很有特色的書它包含了懸疑推理,講述了種族家庭的,諷刺和探討了什麼是成功。但其實這是一本關於如何學會去愛,和被愛的書。整本小說裡,充滿了關愛,從父母家人,到閨蜜朋友。從熱心同事,到陌生鄰居。每一個小說人物都在付出關愛,善良和愛。


當你不懂如何愛,又不懂如何被愛時,那你就是在製造悲劇!


但奇怪的是,這些愛,竟然都沒有轉化為正能量,反而給主角一家人帶來了壓力和不滿。最後引發了一場因為彼此愛與承受愛的方式的錯誤而造成的悲劇。

回到小說中,故事的主線是一個幸福家庭中最完美的大女兒的離奇死亡所牽出的一連串真相。而她身上的關鍵詞是:學霸、聰明、善良、幸福、富有……似乎世間一切的美好都降臨在她身上,沒有任何理由讓人相信她會如此決然地的走向生命的終局。但當我們抽絲剝繭地走進她的內心世界,走進這個看似完美無瑕的家庭時,我們會發現這些美好表象下的那些虛幻和切膚之痛。而這一切的根源正是那份沉甸甸的愛——鋒利如刀刃,嗜血而瘋狂!


當你不懂如何愛,又不懂如何被愛時,那你就是在製造悲劇!

作者由這家人的掌上明珠莉迪亞的死,將故事回溯推演,我們會發現原來看似無暇的家庭中,隱藏著怪物,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各自的痛苦。事業、人生都看似成功的父親卻因為種族身份,始終無法真正融入社會,那堵無形的牆柔軟而堅實。母親,作為女權運動催生出的新一代擁有自由思想的知識分子。她崇尚自我,鄙視自己的家庭主婦的母親,卻最終折服於命運。而二兒子內斯,儘管選擇了自己熱愛的天文學並因此取得相當成功,甚至考上了哈佛,但他永遠地生活在姐姐的陰影之下,始終無法獲得父母哪怕一次同等量級的關愛。至於小女兒漢娜,一個默默的觀察者,整個故事中唯一洞悉一切的精靈,但她,卻不能表達。

最終,當家庭的一切不甘、不滿都堆積在我們的主人公莉迪亞身上時,悲劇終於孵化了。為了不讓母親失望,為了完成父親融入社會的夢想,她掙扎在厭煩的學業中,周旋在虛妄的人際關係中,近乎窒息。而為了留住唯一聽能她傾訴的弟弟,而將他的錄取通知書藏匿,而導致矛盾,而最終失去了他時,也切已無法挽回。


當你不懂如何愛,又不懂如何被愛時,那你就是在製造悲劇!

書中有個橋段尤其打動我,也是催淚的重點。當莉迪亞無奈地最終選擇結束生命的那個晚上,她曾經撥通了弟弟的電話,但是內斯卻因為新生聚會的吵鬧,而沒有聽清姐姐的話語,也沒有體會到她的情緒異樣。於是,內斯選擇了匆匆結束交談。

就這樣,莉迪亞年輕生命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失去了,這通未盡的傾訴徹底壓垮了她,也擊碎了這個家庭虛妄的,幸福美好的泡沫。莉迪亞終究還是死去了,而這卻是一個

因為愛而造成的悲劇


當你不懂如何愛,又不懂如何被愛時,那你就是在製造悲劇!


掩卷深思我不僅自問,愛究竟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我們所愛的人?又如何將我們無私的關懷和愛護給予他們?而同樣的,當我們承受著親友們巨大而深沉的愛時,又應當如何去接納、轉化而讓這份力量成為源泉引導和幫助我們走向成功,而不是使我們深陷泥悼?這都需要方法,需要智慧,更需要溝通和理解。

如果,在給予時,我們多問一句怎麼樣?需要麼?在接受愛和關懷時,能學會婉轉的說:不,謝謝。可能很多問題都將消弭於無形,很多悲劇能夠徹底避免?當然,做到這些並不容易,因為愛與被愛都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去學習、思考和慢慢體會……

好了,我是老九,與你分享我親身讀過的書,希望你也會喜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