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豚救人之謎

歷史上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海豚救人的美好傳說。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曾記載過一件海豚救人的奇事。有一次,音樂家阿里昂帶著大量錢財乘船返回希臘的科林斯,在航海途中水手們意欲謀財害命。阿里昂見勢不妙,就祈求水手們允諾他演奏生平最後一曲,奏完就縱身投入了大海的懷抱。正當他生命危急之際,一頭海豚遊了過來,馱著這位音樂家,一直把他送到伯羅奔尼撒半島。這個故事雖然流傳已久,但是許多人仍感到難以置信。

1949年,美國佛羅里達州一位律師的妻子在《自然史》雜誌上披露了自己在海上被救的奇特經歷:她在一個海濱浴場游泳時,突然陷入了一個水下暗流中,一排排洶湧的海浪向她襲來。就在她即將被淹沒的一剎那,一頭海豚飛快地游來,用它那尖尖的喙部猛地推了她一下,接著又是幾下,一直到她被推到淺水中為止。這位女子清醒過來後舉目四望,想看看是誰救了自己。然而海灘上空無一人,只有一頭海豚在離岸不遠的水中嬉戲。

近年來,類似的報道越來越多,這表明海豚救人絕不是人們臆造出來的。海豚不但會把溺水者推到岸邊,而且在遇上鯊魚吃人時,它們也能見義勇為,挺身相救。1959年夏天,“里奧•阿泰羅”號客輪在加勒比海因爆炸失事,許多乘客都在洶湧的海水中掙扎。不料禍不單行,大群鯊魚雲集周圍,眼看眾人就要葬身魚腹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成群的海豚猶如天兵神將突然出現,向貪婪的鯊魚猛撲過去,趕走了那些海中惡魔,使遇難乘客轉危為安。

海豚為什麼要救人?很多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直到今天也沒有統一的說法。目前科學家們對海豚救人主要有三種解釋。

“照料天性”說。海豚救人的美德,來源於海豚對其子女的“照料天性”。作為這種本能的基礎,是一種非條件性的泅出反射。即每當海豚的頭部露出水面時,就會自動地打開噴水孔,並完成呼吸動作。海豚喜歡推動海面上的漂浮物體,它常常愛把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幼仔托出水面,或者抬起生病或負傷的同伴。海豚的這種“照料天性”不僅表現在對同類中,而且對其他動物也是如此,甚至對各種無生命的物體,如大海中漂浮的烏龜屍體、木頭等等,也表現出同樣的怪癖。因而一旦遇上了溺水者,就可能本能地將其當作一個漂浮的物體推到岸邊去,從而使人得救。

“見義勇為”說。過去幾個世紀,海豚與人類的許多相似之處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海豚十分聰明伶俐,因為它有一個發達的大腦,而且溝回很多,溝回越多,智力便越發達。一頭成年海豚的腦均重為1.6公斤,人的腦均重約為1.5公斤,而猩猩的腦均重尚不足0.25公斤。從絕對重量看,海豚為第一位,但從腦重與體重之比看,人腦佔體重的2.1%,海豚佔1.17%,猩猩只佔0.7%。顯然,海豚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它的救人“壯舉”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海豚都是將人推向岸邊,而沒有推向大海。研究海洋哺乳動物14年的英格里德•維塞爾表示,當海豚可能感覺到人類處於危險之中時,就會馬上行動起來保護他們。海豚有時甚至為了保護自己和幼仔不惜與鯊魚“搏鬥”。

“玩性大發”說。海豚天生好動,善於模仿,最喜愛的就是在水中嬉戲。因此,所有被碰上的東西都成了它們的玩具。海豚為什麼會把人推向岸邊,而不是將人當作玩具那樣一直在水中戲弄呢?這與海豚的習性有關,海豚喜歡在深水和淺水中來回巡遊。如果人在深水區落水,正好碰上一群向淺水區遊玩的海豚時,它們就會順水推舟把人半推半玩弄地帶到淺水區,或把落水者推到岸邊。那麼,海豚為什麼會護住落水者或游泳者不受鯊魚的傷害呢?這是由於鯊魚的“雷達”嗅覺特別靈敏,如果落水者正好落在鯊魚出沒的水域,人體散發的氣味很快就會吸引鯊魚前來。假如此時一群海豚正好在嬉戲落水者,那麼海豚就會認為鯊魚是來搶奪它們的“玩具”而與之格鬥。海豚與鯊魚是天生的死敵,雖然鯊魚是海洋中的霸王,但它一般是單獨行動,而海豚則是成群結隊的,結果自然是鯊魚被趕跑了。

其實,海豚不但在人類生命出現危機時相救,還在人類生活困難時相助。20世紀初,毛里塔尼亞瀕臨大西洋的地方有一個貧困的漁村艾爾瑪哈拉,大西洋上的海豚似乎知道人們在受飢餓煎熬之苦,常常從公海上把大量的魚群趕進港灣,協助漁民撒網捕魚。這類的奇聞,在澳大利亞、緬甸、南美都有報道。

海豚對人類這樣一心一意,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在鯊魚面前,海豚是瘋狂的擊殺之神,但卻從來沒有海豚傷人的記錄。最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即使當人們殺死一條海豚的時候,其他在場的海豚也只是在一旁靜觀,絕不以牙還牙。對於協作精神很強的海豚,這樣的表現實在令動物學家深感困惑。

筆者認為,海豚對人類這樣一心一意,可能是出於“海豚是人類的祖先”。一位名叫米高爾•奧登的法國醫學家就提出了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觀點:人類的祖先理應是海豚而非猿猴!因為人類和海豚的親緣關係超過猿猴。

首先,從動物的“食、性”這兩個最基本的本性分析,人類和海豚都喜歡吃魚、蝦與海藻,猿猴卻不喜歡;此外在生物界,只有人類與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是面對面性交的;猿猴則是伏於背部進行的。越來越多的海洋學家證實,海豚無論在“智商”還是“情商”上,都讓黑猩猩甘拜下風。

當然,最有說服力的還是科學實驗。澳洲科學家對多個海豚“部落”連續3年跟蹤觀察發現:在一個海豚大團體中,往往又有好幾個“小山頭”,在大部分時間裡,它們都能為了共同利益做到“求大同而存小異”。但有時如果幾個“小山頭”難以達成“共識”,一個“小山頭”的海豚還會通過討好、賄賂、挑撥離間等方式促使其他“小山頭”裡的一些強悍勇猛的雄海豚“反水”,並重組成新的更為強大的“聯合艦隊”,用以對付或壓服其他各霸一方的“小山頭”。

有時候,海豚還會與金槍魚結成臨時的“互助組”,為的是更有效地合力圍捕鯖魚群,而一旦不需要這種合作,夥伴關係也就自行結束。這就意味著海豚是十分“勢利”的,每一頭海豚隨時隨地都在琢磨著誰是盟軍誰是敵人——如果還必須是朋友,那麼就得拉攏住,即便虛情假意也行;但要是已毫無利用價值,那麼就或一腳蹬開,或敬而遠之。

科學家分析說,正是這種與同伴或“外族”的合作與競爭的反反覆覆的“交替”帶來的壓力,加速了海豚大腦向複雜化的進化。正如人類是在親戚、朋友和敵人都混在一起的群居狀態下才漸漸進化的一樣,海豚在鬥爭中也學會了“勢利”,而要做到“勢利”,又是需要足夠的智慧作“後盾”!因此科學家稱,海豚“智慧”的形成與人類的智力成熟過程何其相似!

美國科學家通過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海豚可能具有“自我意識”。要知道,“自我意識”代表的是智力的高度發達,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目前科學家已確認,除人類之外,只有大猩猩等靈長類高等動物才具有“自我意識”。小孩子剛出生時還沒有“自我意識”,一般要長到一歲半時才能認出鏡子裡自己的形象,“自我意識”才開始顯現出來。這是因為,就記憶力而言,海豚大腦的工作效率僅次於人類,而且它還有人類沒有的、令海軍聲吶系統也黯然失色的高超聲吶系統。為了證明海豚或其他動物是否具有“自我意識”,紐約州州立大學的動物心理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標誌測試”法。具體作法是:用一種塗料塗抹在受實驗動物身上,然後讓其照鏡子。如在看到鏡子裡的形象後有意審視自己身上留有的顏色標誌,就被認定為表現出了“自我意識”。大部分接受“標誌測試”的動物對鏡子裡的自身形象置之不理,或誤把它當作另一同類而與之搏鬥(如公雞),只有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等靈長類動物才會利用鏡子來檢查自己的身體,從而通過了“標誌測試”。此外在非靈長類動物中,僅有在身體上被打上標記的海豚反覆游到鏡子前,不斷地翻動身體,並且通過鏡子察看自己身體上的染色標誌,顯示出有“自我意識”的跡象。讓科學家迷惑的是:靈長類動物的大腦和海豚的大腦在大約600萬年前經歷的是不同的演化途徑,但海豚卻達到甚至超過了靈長類的智力水平。

在海豚研究過程中,英國海洋生物學家亞尼克又有一項出人意料的新發現:海豚之間竟能用名字互相稱呼。他證實,海豚在混沌水域或長途漫遊時,可通過類似人類名字的獨特叫聲來保持相互之間的聯繫。在研究中,他錄製了海豚1700餘種不同的叫聲,並作了仔細分析。他發現,每隻海豚都有其獨特的信號作代表,在與其他海豚保持聯繫時,使用的始終是這一獨特信號。更值得注意的是,一隻海豚還會模仿另一隻海豚的獨特信號。他認為,這很可能是其他海豚在與這隻海豚聯繫,就像人類和一些鳥類所做的那樣。此外,海豚在發現食物時,都會發出同樣的叫聲,向其他海豚發出通報。科學研究已證實,猴子和猩猩在發現食物後也會用特殊的叫聲向其同伴通風報信,只是其叫聲不像海豚那樣多種而且多變而已。其實,識別和模擬身份的叫聲是向語言過渡的重要一步。原始人類在掌握語言之前,也經歷過這一階段。迄今為止,海豚也是人類以外惟一被發現具有這種能力的動物。

不論在水面還是水下,海豚都能區分出正在駛近的船是一艘危險的漁輪,還是一艘沒有危險的客輪。生活在加勒比海海域的海豚,似乎掌握了當地漁輪撒網和收網的規律。於是,它們不再一味避開漁輪,有時甚至故意迎向漁輪。當然,所有海豚,包括幼齡期的小海豚,都不會游到漁輪的左舷一側,因為它們早已知道,拖網就是用絞車或吊車從左舷拉上甲板的,但右舷一側卻肯定是並無血腥之災的“安全區”。最有意思的是,有些聰明絕頂的海豚已經在試著和漁民們鬥智鬥勇、一比高下了。日本科學家發現,一次當漁輪張開大網後,一些海豚卻大搖大擺地和傻乎乎的金槍魚一起遊進了網口。在收網之前,海豚仍在網內拼命捕食鯖魚,彷彿對即將來臨的危險毫不知曉。漁輪開始收網了,但海豚們仍熱衷於美食而在你搶我奪。原來它們早已知道,為了起網漁輪必須要來一個倒馳,此時靠近左舷的網沿會沉下水面大約20秒鐘——它們在吃飽喝足之後,正精力充沛地等待這一美妙時機的到來:只等網沿一下沉,它們就像飛箭似地從網口奪路而出。待全部海豚勝利地衝出包圍圈之後,它們還會在離漁輪不遠的地方興高采烈地表演幾個漂亮的跳高動作,似乎在向那些漁民們表示感謝呢!

既然海豚是人類的祖先,本是一家人,在人類遇到險難時,海豚出手相救相助,那應該是合乎情理之中的事了,至少筆者是這麼認為的。

探索海豚救人之謎

海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