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隊雜記十六,解個手是啥意思

1970年插隊在臨澤公社家鄉務農,那年只有十七歲,個子不高,什麼農活都不會,隊長只能將我分在女社員群裡幹活,當然也有幾個比我還小一,二歲的小夥子。秋,冬季壯勞力一人挑2鬥肥料,而我們半勞力兩人抬一筐,當然工分也只有壯勞力的一半。更多的時間,十幾人都用鋤頭平整土地,有的地塊離農戶的屋較遠,往往幹到一半,常有婦女將鋤頭一扔,向周邊的人打招呼道:我去解個手。;一次不注意,接連幾個一說而且是同一句話,去解個手,去幹什麼,我也不好意思問,去的方向好像都是茅廁,我茫然了,因為婦女的雙手都是自由的,並無繩索梱著,百思不得其解。

在以後的歲月裡,我注意到方圓幾十裡,尤其是婦女都說同一句話,在秧田裡一路秧栽到田埂邊,:我去解個手:。為求解,我問過小夥伴,小夥伴回答:解個手就是上茅廁,我再問:手又沒梱著,上茅廁就說上茅廁,為啥說解個手。小夥伴也說不出所以然。有機會用同樣的問題向中年人,老年人,向有文化的人,向春節幫農民寫春聯的人求解,都給問住了,無法答。農村十年帶了一個解個手的疑惑回城了。

同樣還有另一句話困擾著我,那時上面佈置的學習多,這種學習,生產隊都按排在雨天,地點在隊裡的倉房裡,因為學習,也有工分,所以男女老少全到場,婦女拿針線活,而男人則抽菸,輕聲和邊上的人聊天,隊裡有一個男子,則是另樣,背靠土牆坐著,草帽向下一拉,蓋了大半個臉,用不了幾分鐘,呼嚕聲就響了起來,隊長一聽到就急了,說道;某某人巳到蘇州了,快點叫醒他。我聽了清楚,某人睡覺做夢到了蘇州。我想離開我們最近的是揚州,怎麼不說到揚州而是到蘇州,又是一個疑惑,一注意這句話,:這句話到處能聽到,大隊召開隊長,會計會議,會議到一半總有呼嚕聲傳出,大隊幹部會大聲喊:快把到蘇州的人弄醒:

奇了怪,都把睡覺比喻到蘇州,我也犯了傻勁,到處問,和問解個手一樣,都說老人們都這樣說,我們也就跟著說。但也承認這樣說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回城多少年,把這些事也忘了,但在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後,才把這二句話的疑惑解開了,明未清初,清兵入關到了江南蘇州地區,那時明朝的文官,鄉村紳士拒不降清,清兵無奈將這些人全部用繩子梱住雙手,一路押送到蘇北平原,在三百公里的路途中,人們要小便,就向押送的清兵要求解個手,才可以去上茅廁。蘇北平原土地肥沃,但人煙稀少,年年戰亂的後果。這批蘇州地區的男女老少就被清朝當局按放在這裡繁衍生息,耕種農田。遷涉的第一代人就將解個手這樣的話代代相傳,睡覺做夢就夢見到了故鄉蘇州,現在巳在蘇北安家,巳無法回到老家蘇州,只能在夢裡到蘇州了。這裡的爺爺輩在去世前,都會對兒孫們說這樣一句話,我們的老家在蘇州。

我要謝謝餘秋雨先生,讀了書以後,每年回鄉掃墓,都要把解個手,到蘇州二句話的來歷向親友鄉親說個明白。閱卷真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