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and Roll: 搖滾與我們的時代

搖滾樂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美國。


當時人們從廣播站裡聽到了一群青年聲嘶力竭的吶喊,言辭中充滿了抨擊:有時是環境,有時是法律,更多的時候甚至連歌者自己也不曉得“敵人”是誰。人們對於搖滾的定義爭議了數十年,從音樂類型到社會現狀,再到人格特質。早期的搖滾音樂來源廣泛,包含了藍調布魯斯、R&B、鄉村音樂、流行、爵士、folk music等等,而每過一個十年,搖滾樂手中既會出現一成不變的繼承者,也有開疆拓土者不斷擴大著搖滾的定義。


Rock and Roll: 搖滾與我們的時代

在這裡,我們需要以十年為一個週期梳理搖滾小史。


搖滾的開始


Rock and Roll: 搖滾與我們的時代


20世紀60年代絕對是搖滾史最重要的轉變期之一。英國著名的搖滾樂隊Beatles引領了搖滾史的“英倫入侵”,隨後開創了迷幻搖滾、流行搖滾等,也是重金屬先驅。但真正的英式搖滾(Britpop)指的是英國九零年代初期的獨立音樂圈。起源一說是80s的the stone roses樂隊,一說是90s的suede。前者被英國媒體稱作“新迷幻音樂”,後者則帶有明顯的頹廢色彩。Britpop的曲風繼承了甲殼蟲時代以來的吉他流行,同時也吸納了中速音樂、迷幻、朋克和新浪潮等。90s後期電子音樂的興起導致了Britpop的沒落,而後的新型英搖樂隊Radiohead、muse則被稱作“後英倫搖滾”。


繼續搖滾史的發展,我們已經知道了60s的鋪陳對搖滾的巨大影響,在70s則湧現出了更多的搖滾曲風。David Bowie引領的華麗搖滾在這一時期嶄露頭角,前衛搖滾、古典搖滾、藝術搖滾、爵士搖滾也逐漸出現。此外,最長壽的重金屬產生,並橫跨了70、80s,佔據了人們的審美取向。與此同時,鄉村搖滾、加州搖滾和南方搖滾亦蒸蒸日上,三者本同源於鄉村搖滾,因流行地域問題而產生明顯差別。鄉村音樂作為搖滾三大源之一,其衍生“鄉村搖滾”也在70s迎來了舉世聞名的代言人——貓王。


Rock and Roll: 搖滾與我們的時代

80s,重金屬是搖滾領袖,其威勢之下只餘藍領搖滾、流行搖滾和雷鬼風搖滾,其他搖滾類型如果想“出人頭地”,則只能憑藉技巧取勝。因故當時產生了許多強調速彈和速度的搖滾樂——“速度金屬”。他們同樣壽命很長,直至現在仍有狂熱樂迷。


90s引領風潮的是西雅圖之聲油漬搖滾,隨即被融合了電子音樂英倫搖滾所湮沒。史稱“第二次英倫入侵”。承如麥克阿瑟所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搖滾新血源源不斷,電音、工業、嘻哈也是搖滾其他形態的延續。


以上是搖滾樂發展的大概情況。那麼是什麼內在精神支撐著搖滾富有生命力地蓬勃發展呢?縱觀搖滾樂發展,我們能夠溯源到未受到高等教育的低薪階層。他們在青年時期產生了懷疑,這屬於早期萌發的青年自主意識。也有樂隊提倡愛與和平,但往往同無政府主義關聯,本質上仍舊反對“當下”,屬於烏托邦構想。更為常見的是享樂主義和悲觀主義,這是基於對現實的不滿的消極抵抗,而兩個選擇因人而異,往往取決於個人心理因素。還有少量的以反宗教為主題的樂隊。綜上可見,搖滾源於“不滿”,而搖滾精神是“不甘”。


關於搖滾的意義,曾有人問什麼是英倫搖滾。一個回答令我印象深刻:“當你認為是oasis的狂妄不羈時,你會驚訝於Radiohead的孤獨與消沉,當你認為是travis和thirteen senses的率真和優美時,你會在the verve所走的那條讓萬物交匯之路面前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在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時代的混亂性在搖滾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以迷幻音樂為例,這種風格讓人很難不想到利特爾所創作的關於Scarefolk的一系列作品:宣傳冊、海報還有新聞報紙。人們相信UFO和政府,卻不會相信真正的科學。正如在80、90s成長的中國人同樣也不會忘記兩部電影:《瘋狂的兔子》和《黑太陽731》。事實上,特定的搖滾風格本身就是那個時代的象徵之一。


我們不難想象,當時的奇幻在日後的反思中更有其指代意義,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也並非毫無察覺。作為一種隱秘的“通風報信”的方式,搖滾可以引發極其模糊的共情,用真假難辨卻又有力的方式重新刻錄了時代。


搖滾既是一種反抗的表現形式,同樣也是反抗無效的載體。


21C10s的搖滾再一次掀起了熱潮。就中國而言,儘管有崔健、唐朝珠玉在前,期間也有竇唯、面孔、鄭鈞等大展身手,但就整個樂壇 而言,每一個優秀的搖滾樂隊樂手幾乎是斷代的,很少能夠見到諸神集會的盛況。但消沉的暗流中孕育了像痛仰、地下嬰兒、二手玫瑰、花兒等樂隊,終於在15、16年左右大放異彩。現在我們熟知的本土搖滾樂隊幾乎和外來搖滾樂隊一樣多。我們能夠兼容DYGL這樣的傳統英倫搖滾樂隊(日本)和萬能青年旅店、草東沒有派對這樣具有後搖風格的搖滾。


與此同時,以地磁卡為代表的迷幻風又湧現了出來。就在今年的草莓音樂節中,我見到了主辦方給搖滾新人準備的舞臺下亦是摩肩接踵。新興的居然有好幾個是古風金屬,大約也是我們的本土特色了。就這些樂隊的作品而言,講述和傳達的以過去的90s的生活為多數。90s對於我們來說,它的魔幻程度並不比上述70s的英國弱。大江南北,從老工業基地沒落的東北,到三峽大壩的移民,再到東南沿海的下海商人、廉價且風靡全國的義烏小商品、泰國佛牌古曼童等宗教產物的風靡……當我們真正跳出來審視時,搖滾極好地為我們展現和宣洩了那個時代的畫面與情感。


Rock and Roll: 搖滾與我們的時代


對於搖滾,人們往往有著行為上的誤解:要不就是故意塗上機油破洞牛仔褲,或者是花花綠綠的爆炸頭;而搖滾樂迷則是在臺下擁擠著瘋狂吶喊的邊緣少男少女。這些作為搖滾表演的形式切實存在,但異類的表象不能涵蓋其普適的內核。從嚴肅的吶喊到戲謔的諷刺,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走向瞭解構的深淵。搖滾既是一種反抗的表現形式,同樣也是反抗無效的載體。


約翰·列儂死時,人們心碎地唱著“You may say I’m a dreamer.But I’m not the only one.”。千禧時代前夕,Radiohead低聲吟唱著“Cause I can’t face the evening straight.You can’t offer me escape.”。這種變化看似僅僅是現代性的表象,但是從中你可以感受到,約翰列儂有多一往無前,有多用力地追逐太陽,Radiohead就有多逃避而頹廢,甚至朝完全相反的方向追逐死亡。僅僅是時間的溝壑嗎?不,世界變了個樣,電視上的藝人把臉貼在塑料膜上模仿豬叫,路人對著精神失常的裸奔少女手淫,譯者把泰戈爾的詩集翻譯成滿篇髒話。吶喊的青年們終於發現自己無力改變任何事情。“苟活著吧”這樣的話同“拜託你殺了我”本質上幾乎毫無差別。可悲的普適性終於張開了血盆大口。森森牙齒顆顆分明。當然這不是說過去的時代優於當今,搖滾記錄了人們從氣壯山河到有氣無力的姿態,或許從“覺悟”開始,這漫長的八十年就是搖滾的青年和中年。在這裡我們不敢也無力去思索搖滾的“晚年”。對於一個時代,人們永遠做不到完美預判。至少現在,一場大雪足以掩蓋精神上的汙濁。


我們是最富足的一代,也是最茫然的一代,時常不知將被身處的時代帶向何方。


搖滾樂的首都是紐約。此話出於陳政德之口。他是一個切實生活在80、90s並且回望更早的時代的搖滾樂迷。他曾說:“我們是最富足的一代,也是最茫然的一代,時常不知將被身處的時代帶向何方。”雖然不曉得他看紐約和我們看90s的心情有什麼不同,但我想,搖滾音樂至少可以成為我們審視自己、自己所處的時代的一個嚮導。至於00、10後的世界,我們也不必迫切地尋求意義。十年之後,相信搖滾能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Rock and Roll: 搖滾與我們的時代

Rock and Roll: 搖滾與我們的時代


本文背景介紹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百度詞條。

推薦書目:《NYC:給所有的明日聚會》陳政德著


ENG


今日作者:慄樹

編輯:東南爾

審稿:東南爾

圖片來源:豆瓣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