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的獨創設計,彈倉半外掛設計,反應時間比F22和F35更具優勢

別再說抄襲,殲-20側彈倉獨創的設計,近距格鬥F-22或難發揮優勢

我們都知道,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能夠研製五代機的國家目前僅有三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俄羅斯,另外一個就是中國了。其中美國使用五代機的經驗最為豐富,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軍就已經服役F-117“夜鷹”隱身戰機和B-2“幽靈”戰略轟炸機,本世紀初的2005年,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又服役,2016年F-35“閃電”系列隱身戰機緊隨其後,其任何一款隱身飛機的服役時間都比中俄要早得多。

殲-20的獨創設計,彈倉半外掛設計,反應時間比F22和F35更具優勢

所以,美國在隱身戰機的使用經驗和技術積累會更為雄厚,而且在五代機領域更具話語權。在此背景下,在我國的殲-20隱身戰機誕生之初,就遭到了外界部分人士的“冷嘲熱諷”,稱中國研製的殲-20只是樣子貨,抄襲了F-22的設計,沒有一款優秀的發動機,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鴨翼破壞隱身等等。當然,也有人認為殲-20未來會更具優勢,因為它的出現時間比F-22晚了10餘年,設計上更具現代化,武器裝備更新,雷達系統、操控系統和隱身能力都會更有優勢,作戰能力上不會落後F-22,只會更加優秀。

殲-20的獨創設計,彈倉半外掛設計,反應時間比F22和F35更具優勢

特別有人說殲-20隱身戰機抄襲了美國F-22的設計,這點我們就不得不反駁了,殲-20同F-22的機身設計和佈局等都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殲-20採用的是鴨式佈局,F-22採用的是常規佈局,這點足以說明兩者的不同之處,另外殲-20使用了更有利於隱身的DSI鼓包進氣道,F-22則沒有。側彈倉上的設計原理和思想也截然不同,從2018年珠海航展上殲-20展示的彈倉我們不難看出,殲-20的側彈倉採用了半外掛的設計,這種設計更是全球獨創,F-22和F-35都採用了半開式的設計。

殲-20的獨創設計,彈倉半外掛設計,反應時間比F22和F35更具優勢

半外掛的設計既在作戰時,側彈倉打開導彈旋轉外掛,隨即彈倉迅速關閉,提高導彈的發射反應時間和戰機的隱身性。而F-22和F-35採用的半開設計,發射導彈時彈倉要保持打開的狀態,導彈呈角度對外,在導彈發射前彈倉需要保持開啟狀態,這樣極大的破壞了隱身性,發射反應時間也更長,同隱身戰機在近距離格鬥時,將難以發揮優勢。

殲-20的獨創設計,彈倉半外掛設計,反應時間比F22和F35更具優勢

近距離格鬥時反應時間非常短,如果不能做到提早發現對方和發射導彈,將處於被動狀態,而殲-20的半外掛設計,正是為隱身性和縮短反應時間做考慮,在近距格鬥時相較於F-22和F-35會有一定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