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隻疫苗龍頭一季度業績不及預期,機構稱疫情有望打開疫苗市場天花板

受疫情影響,除智飛生物外,華蘭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等多隻疫苗龍頭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出現下滑。

不少機構認為,新的疫情會促進疫苗研發品種持續豐富,有望打開疫苗市場天花板,疫苗板塊將延續高景氣度。

市場表現方面,上述4只疫苗股股價表現不俗,年初至今平均漲幅超50%,最新收盤價不斷刷新歷史記錄。

多隻疫苗龍頭股一季度業績下滑

目前,國內人用疫苗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華蘭生物等。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國家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全國各地疫苗接種門診也先後採取多種方式防控疫情,如暫停當地預防接種、實施預約接種或優先安排因疫情防控未及時接種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補種及其他疫苗後續劑次接種等措施。由此,多家疫苗上市公司疫苗產品銷量出現下降,一季度業績有所下滑。

華蘭生物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8億元,同比下滑2.62%;淨利潤2.47億元,同比下滑4.71%。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因疫情期間疫苗產品受招標準入、終端接種需求及受交通物流停運等影響,公司自主疫苗產品中二類疫苗產品銷售量較上年同期下降44.14%。

沃森生物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1.12億元,同比下降36.34%;實現歸母淨利潤-0.18億元,同比增長下降146.78%。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因因疫苗產品受招標準入、終端接種需求及受交通物流停運等影響,公司自主疫苗產品中二類疫苗產品銷售量較上年同期下降44.14%。

康泰生物一季度營收與淨利潤也雙雙下滑。康泰生物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7億元,同比減少48.12%;淨利潤242.42萬元,同比減少97.57%。

智飛生物業績逆市增長

4月28日晚,智飛生物披露一季報,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35億元,同比增長14.87%;歸母淨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2.85%。

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華西證券表示,一方面是因為HPV疫苗供不應求市場剛需強勁,另一方面是五價輪狀疫苗於2018年9月正式批簽發,去年一季度銷量較低導致今年一季度增長明顯。

4月29日,智飛生物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藥品註冊批件。EC適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皮試結果不受卡介苗(BCG)接種的影響,也可用於輔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該產品的上市,解決了已應用百年之久的結核菌素類產品(PPD等)無法鑑別卡介苗接種與結核感染的難題,作為體內診斷製品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和結核病的臨床輔助診斷,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華西證券表示,EC診斷試劑使用方便且準確度高,臨床應用優勢顯著,上市後有望快速放量,峰值收入預計將達到30億元。

此外,智飛生物預防用微卡也已完成現場檢查,微卡於2019年12月31日進入第2輪補充資料,預計即將獲批上市,有機構預測銷售峰值有望超過40億元。

市場表現來看,智飛生物股價一路上揚,年初至今累計漲幅近70%,最新收盤價續創歷史新高。

二類疫苗發展空間大

中檢院數據顯示,3月新增疫苗批簽發4418萬支,同比增長20.5%,今年一季度合計批簽發1.31億支,同比增長21.39%。整體來看,生物製品一季度總體批簽發量處於正常水平。

國內疫苗市場總規模由2014年的23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336億元,預計到2030年達到116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9%,疫苗行業發展空間大。

天風證券表示,從我國未來疫苗發展結構看,二類疫苗將是推動整體市場擴容的主要品類,隨著高附加值的國產大品種陸續上市,將推動市場進步一加速增長。

太平洋證券表示, 國內疫苗市場天花板將打開,一方面疫情凸顯疫苗疾病預防價值,中長期看疫苗接種率將持續提升,特別是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另外一方面,新的疫情會促使新疫苗的研發(埃博拉、流感、新冠肺疫苗),疫苗種類持續豐富,全民接種極度打開市場天花板(假設新冠疫苗研發成功,全球70億人口,中國15億人口,政府強制免費接種,100元/人份,全球萬億的規模,中國1500億規模),按此前預期國內疫苗市場千億規模,疫情有望極度打開疫苗天花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