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三叉戟》以濃郁的現實主義“打頭陣”,以創新與反套路的方式有力撬動了類型劇製作的新支點,加速公安題材影視劇步入全新時期。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公安題材大劇《三叉戟》作為2018~2022年“記錄新時代工程”北京市重點選題規劃電視劇,重磅亮相2020年春季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並於4月26日舉行了線上新劇發佈會。

發佈會上, 陳建斌、董勇、何杜娟、王驍 4位主創演員走進直播間併力薦《三叉戟》:“有生命力和生活質感”“是近兩年警察劇中不一樣的作品”“可看”“傳承”“兇險”……他們期望這部作品能夠儘快與觀眾見面。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在題材類型化愈加突出的當下,《三叉戟》以濃郁的現實主義“打頭陣”,以創新與反套路的方式有力撬動了類型劇製作的新支點,加速公安題材影視劇步入全新時期。


▍聚焦現實題材,創新公安故事


在富有質感的預告片中,昔日經偵精英、如今後勤維修工的崔鐵軍,昔日鐵腕刑警、如今派出所民警的徐國柱,昔日預審專家、如今一心謀前途的潘江海,是曾經叱吒風雲的“三叉戟”,但因為年輕氣盛導致三兄弟分崩離析,18年後因兄弟之死摒棄前嫌再次聯手上一線辦案;他們把各自的看家本事一一用上,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守望相助、善戰攻堅,最終破獲金融大案,重振“三叉戟”的風采。

劇中“三叉戟”可謂老樹發新芽,枯樹再開花,找回了曾經的黃金歲月,既呈現了莊嚴執法背後的中國警察真實面孔,也在老、中、青三代警察的故事糾葛中彰顯繼承、發揚和傳承的重要意義。

該劇情節緊張刺激,扣人心絃,實現了極致的爽感;喜劇成分拿捏得當,將燃與淚融為一爐,飽含溫情色彩。

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公安作家呂錚的同名小說《三叉戟》。呂錚在18年警察生涯中,積累了大量的辦案鮮活素材, 《三叉戟》便是在他腦子裡滾了3年的第12部作品,不僅將呂錚熟稔的公安知識和常識融入到作品之中,也飽含了他對現實的深邃思考,這部作品也成功入圍了茅盾文學獎,榮獲燧石文學獎最佳懸疑長篇小說獎。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在直播間,陳建斌形容自己飾演的崔鐵軍是一個“表演者”,一個擅長偽裝的“獵手”:“他是一個擅長偵破、善於隱匿於人群當中進行案件偵破的人,是一個警察中的表演者。”

而“鐵三角”中的另一位,飾演徐國柱的董勇則介紹說,自己是三叉戟中的“追捕者”。“他是刑警出身,從警30年,即將退休,他主要的功能就是抓捕,性格比較暴躁,一點就著。”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相比小說,電視劇《三叉戟》中的人物角色更加鮮活、豐富且立體,也與自身的社會身份形成了更加強烈的衝突與反差,展現了十足的戲劇張力。同時,憑藉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增添懸疑氣質之外,該劇又因為角色與時代的錯位而自然生成輕喜劇畫風,顯示出與其他公安題材作品不一樣的鮮明特色。

《三叉戟》植根於現實,揭示了真實、緊湊且精彩的破案過程,跳脫了類型劇套路化、臉譜化、模式化的表達,創新展現了警察的精神信仰和情感糾葛,令劇中穿著警服的角色成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鮮活且具有人情味。這種新鮮的題材在業界少有,能夠助力該類型影視劇開拓更大的市場。


▍金牌班底,打造精品力作


《三叉戟》這部生猛的人民警察傳奇,搭載硬核演員,更加炸裂。在曝光的預告片中,陳建斌、董勇、郝平等老戲骨成為“三叉戟”,與何杜娟、王驍、胡可等青年演員同臺飆戲,細膩的演技刻畫了出彩的人物群像,推動了故事不斷向前發展。劇中演員的精彩演繹大大提升了表演與人物塑造的標準。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除了加持實力派演員外,這部劇之所以成為業界焦點,也在於《三叉戟》的幕後製作班底堪稱黃金陣容,成為這部劇精品化的有力保障。

金牌製作人馬珂曾操盤《蝸居》《刀鋒1937》《中國式關係》《刑警隊長》《光榮時代》等影視作品,具有豐富的類型劇製作經驗,而他“慢工出細活”的作風也讓《三叉戟》成為匠心之作,有望為該劇帶來更多口碑和熱度。

劉海波作為《三叉戟》的導演,曾執導《辣媽正傳》《楚漢傳奇》等作品,這是他繼《中國式關係》之後,第二次與馬珂、陳建斌合作。憑藉 《中國式關係》,劉海波獲得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他們此次二度合作會更加默契。

曾創作《餘罪》《暗警》等作品的著名編劇沈嶸也成為主創之一,和呂錚共同創作劇本。他們從敘事時間和敘事呈現兩方面入手,以多種敘事時間交錯進行的方式,既較好地設置懸念,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充分反映了角色複雜矛盾的內心狀態,進而清晰、明快地講述了這段時間跨度相當長的故事。

以強大的製作團隊為支撐,《三叉戟》在細節上用心打磨,實現了向精品化的進階。對此,馬珂表示:“我們也希望拿出一個標誌性的作品,給行業一個信號,那就是花時間、搭精力、下功夫去做,市場和觀眾是買單的。 迴歸內容,迴歸現實主義,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折射時代變遷,類型劇主流化


作為一部類型劇,《三叉戟》貼近生活、關照現實,在硬核的基礎上綻放出了溫暖人心的力量,產生了深遠的時代意義。

劇中上演了警匪對決,也浮現了警察這一社會標籤之外人到中年的職場生態圖景:在垂垂老矣退休之際,“三叉戟”勇敢走出舒適區,選擇重新融入時代,學習新技能,反映了“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的擔當和奉獻,書寫了別樣的職場勵志故事。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三叉戟》以平凡的警察視角折射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也以小人物的故事歌頌和表現了永不落幕的英雄形象,顯示了類型劇在契合當前語境背景下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更多潛力。

“主流視角講述,深耕類型故事”,是馬珂對內容的一貫堅持,他認為, “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一定是承載主流視角和主流價值的。原因就在於主流價值包含了很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核心理念,包括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等。”

現實與超越背後,《三叉戟》如何撬動類型劇製作新支點?

事實上,《三叉戟》以公安題材為基礎,實現了超廣角、大視野的創作意圖:通過職場、家庭的多場景鏈接,行業魅力與情感澆築相映成趣,也交織出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展示出中國式關係與國人品性,從而昇華了作品的價值意蘊,更能夠引發更多群體的共情。

作為出品方之一,天馬映像致力於深耕精品化影視生產,此次借《三叉戟》實現了內容製作上的新拓展,進一步引領推動了類型影視製作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