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時是如此的相似之一:明神宗朱翊鈞與順治帝福臨

翻開厚重的歷史卷宗,品讀古人的人生軌跡,有時會驚奇地發現,有些歷史似乎很相像,彷彿是事件再次上演,就如朝代的更替,陷入歷史週期律一樣。正可謂“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這也可能是有的歷史事件重演的原因。大家一起看看歷史上有些特殊的節點,耀眼的人物和事件,他們高度的相似,好像走不出的怪圈。


之一:明神宗與順治帝


歷史有時是如此的相似之一:明神宗朱翊鈞與順治帝福臨

明神宗朱翊鈞,其父明穆宗朱載垕寬仁大度,勤儉愛民,朝政邊防一切安然,國家清明百姓平安,不過36歲病逝,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其父皇太極強化皇權,改革朝政,發展經濟,錘鍊軍隊,統一漠南,結盟朝鮮,交戰明朝,為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643年猝死於盛京後宮,6歲福臨即位,年號“順治”。


歷史有時是如此的相似之一:明神宗朱翊鈞與順治帝福臨

萬曆帝即位時,明朝處於朝堂內外較好的局面,但是明朝黨爭已起,派系傾軋,高拱對張居正,張居正勝出。

順治帝即位時,清朝正處於創業的上升期,但是清朝內部權力鬥爭激烈,豪格對多爾袞,多爾袞勝出。


萬曆帝勤奮好學,規矩懂事,好玩天性被壓抑,兩名宮女不會唱新曲,嚴懲兩名宮女,並勸諫的人一頓胖打,李太后聞知此事,令神宗草罪己御札,又召神宗前來,細數作為一國之君的過錯。

順治帝胸懷大志,勤政好學,但也有浮躁易怒、任性放縱的現象。孝莊皇太后對福臨有“懲忿戒嬉”的警示。


歷史有時是如此的相似之一:明神宗朱翊鈞與順治帝福臨

萬曆初期,張居正作為首輔,吏治上推行吏治“考成法”,反對官僚作風和文牘主義,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要求事必專任、立限完成,層層監督、各負其責,大大提高了朝廷機構辦事效率;財政稅賦上,清丈全國田畝,推行“一條鞭法”,國庫漸漸充盈;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大將保衛國門,並設立互市,開始與韃靼貿易。張居正輔政期間,君臣合作,綱紀修明,國家殷實,開創“萬曆新政”,獲得“救世宰相”“千古一相”的讚譽。

順治初期,多爾袞作為攝政王,定都上提出遷都北京“以圖進取”,“以建萬年不拔之業”;軍事上提出對農民軍的主要力量堅決消滅,對南明政權則是“先禮後兵”;政治上開創清朝政治制度,重用漢族官員。多爾袞是清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歷史有時是如此的相似之一:明神宗朱翊鈞與順治帝福臨

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張居正病逝,朱翊鈞親政。張居正被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家屬或餓死或流放,生前任命官員也被罷黜不用。

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正月福臨親政,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掘墳鞭屍,砍首示眾。


歷史有時是如此的相似之一:明神宗朱翊鈞與順治帝福臨

萬曆帝有個鄭貴妃,評秦漢歌賦,論唐宋詩詞,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娓娓而談,容貌嬌美,神態萬千,言行得體,萬曆帝深深迷戀。鄭貴妃生皇三子朱常洵,萬曆帝見愛妃生子,歡喜異常,立即進封鄭氏為皇貴妃,而早立的正主恭妃王氏仍不進封。萬曆帝想朱常洵為太子,但是群臣認為不可,以致皇太子之位空懸十多年。

順治帝有個董鄂妃,順治帝認為“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晉封皇貴妃。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欣喜若狂,頒詔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對這個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冊封太子之意。


歷史有時是如此的相似之一:明神宗朱翊鈞與順治帝福臨

萬曆帝三十年不上朝,與鄭貴妃相濡以沫,未出京城一步,在消極怠工中,與群臣的正統觀念進行有史以來最為持久的君臣對抗。

順治十七年,22歲董鄂妃香消玉殞,病逝於承乾宮,董鄂妃崩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福臨心灰意冷,決心出家,後被勸回,但精神卻再也振作不起來。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逝于禁宮內,時年2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