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孩自殺: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疼愛究竟有多重要?

文/五月風鈴

昨天上網時,刷到一個令人心痛的消息。

一個14歲的男孩的遺體被人在河中發現。隨後就被證實,該男孩正是四川安嶽縣、正在讀初一、已失蹤五天的人。

8年前,父母離婚,他跟著父親生活。父親再婚後,他跟後媽無法和諧相處,即使自己步步退讓,仍舊艱難;母親也有了新的家庭,不好打擾。結果就是,爸爸媽媽都在,卻因父親的不作為、甚至漠視,無處安身。

父親的冷漠、母親的不知情,讓他對這個世界產生絕望,只能用死亡來解脫。

他的絕書筆記中寫道:“親愛的媽媽,當您看到這個事,我已經離開了這個殘忍的世界。”得是多麼的痛苦,才能讓一個14歲的男孩如此悲觀?

多數網友說,這一切的源頭都是離婚造成的。可是,重組家庭這麼多,為什麼只有男孩如此痛苦呢?究其緣由,還是父母疼愛的缺失讓男孩對生活失去留戀造成的。

四川男孩自殺: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疼愛究竟有多重要?

父親的漠視,讓身心正在快速成長的男孩得不到應有的關愛;母親對男孩的撒手不管,讓男孩即使痛苦也無處所說家庭氛圍的冷漠,讓男孩無處可躲。結果就是,男孩扛不住生活給予的殘酷,只有靠自己去擺脫令人窒息的生活。

想起朋友華講她一個堂姑的事。

堂姑是家裡的老三,有哥哥、姐姐,還有一個弟弟。哥哥姐姐是雙胞胎,學習成績又好,被父母當成寶貝捧著;弟弟是老來子,父母也疼愛的不得了,要星星不給月亮的。唯獨三堂姑,上有珠玉似的哥哥姐姐,下有寶貝疙瘩似的小弟,夾在中間的她,就被父母忽視了。

家裡以種地為生,一年到頭都是幹不完的活兒。因為哥哥姐姐上學,所以,剛剛會幹活時,就被父母指派做事。有了小弟之後,照顧弟弟也是她的事。等到該上學的年齡,父母便以家裡沒錢為由,不讓她上學。

夏季,驕陽高懸,哥哥、姐姐在屋子寫作業,她要奔波于田地之間;冬季,寒風凜冽,其他小孩子都在被窩裡窩著,她要早早起來燒水做飯,手上的凍瘡年年都有。

四川男孩自殺: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疼愛究竟有多重要?

日子就這樣過去,弟弟去上學了,姐姐、哥哥考上大專了,畢業了,結婚生子。她 依然在跟著父母做農活。

她也想過跟其他人一起出去打工,可是,她不認識字,更不會寫字,父母也想讓她在家裡幫忙。就沒有再提出去的事兒。

再後來,她被家裡人給訂了親事。男方不成樣子,她不願意。可是,父母覺得男方家地不錯,挺適合,硬是訂下了親事。

從小到大,她從來沒有開心過,更是沒有人關心她高不高興。親事訂下後,她心裡又是不甘,又是痛苦,還很茫然。她從沒在父母那裡得到過慰切。她或許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不該存在的。

某天中午,她跟母親打聲招呼後,便進屋子睡覺,之後再也沒有醒來 。

朋友說,三堂姑沒了之後,堂奶奶、堂爺爺才恍然察覺到了什麼。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再怎樣痛悔也是無事於補了。

她其實已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討好他們了:幫父母幹活,照顧弟弟,父母說的話從來不反駁,可是,卻沒有得到回應。強硬幫她訂親事,就是最後一根稻草。

四川男孩自殺: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疼愛究竟有多重要?

等這最後一根稻草壓下,她的生活就徹底崩潰了,她對父母沒了期待,生活沒有了希望,所以,她選擇了離去。否則,哪怕父母多關注她一點,多給予她一點關懷,恐怕她也不會就這樣心生去意。

可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關愛是多麼重要。但事實上,仍有許多孩子被迫承受著父母的冷暴力,被父母忽視,以至於發生變故後,才追悔莫及

還記得初中時一個男同學發生的事。

男同學有一個姐姐,長得漂亮、成績好,爸媽總是習慣於把目光落在姐姐身上,對他就沒有多上心了。

越是不被重視,越是想要被父母關注。所以,他就會在家裡鬧騰姐姐,在學校調皮搗蛋。有時候甚至故意跟同學打架受傷,想讓爸媽關注自己一下。

然而,事情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更糟糕。爸爸揍他,媽媽埋怨他不懂事,淨是讓別人看笑話。

男孩子心灰意冷。每天看著爸媽圍著姐姐轉悠,自己就像是被撿來的,便慢慢地都看淡了。

四川男孩自殺: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疼愛究竟有多重要?

在一次打群架時,他腳底滑了一下,猛地摔倒,後腦勺著地,血液浸透了周圍的地。

等救護車來後,他的父母被告知,生命體徵很微弱,男孩子也沒有強烈地醒來的念頭。後來,男同學便沒有被拯救回來。

男同學的父母詛咒別人,咒罵學校,卻唯獨不去想,男同學遭遇這一切的源頭是他們自己啊!

如果在男同學調皮搗蛋時,,跟他說明適宜的頑皮是可以的,但不能參加危險的活動;如果對男同學哪怕多一點關注,多一點管教,如果能讓男孩覺得自己是被父母疼愛著的,生活是美好的,恐怕這一切是都可以避免的。

可是,沒有假設,一切已追悔莫及。

四川男孩的絕望投河、朋友堂姑的吞藥而亡、男同學的意外跌亡,究其根本,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愛護,從而給孩子留下創傷,而這創傷沒能及時醫治,才導致了更為慘痛的後果。

四川男孩自殺: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疼愛究竟有多重要?

在這期間,哪怕父母一點關心、一點問候、一點愛護,這些悲劇就不會發生。

血脈聯繫,父母應該是孩子最親近的人;言傳身教,父母應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大多父母都沒能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仍是根深蒂固地認為,只要不缺孩子吃穿,就是對孩子足夠好了。

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疼愛、珍視,才是他們最想要的無視、漠視孩子,只能讓孩子對生活失去希望,甚至絕望,最終選擇極端方式反擊,落得兩敗俱傷的結局。

所以,不要再隨意地用物質來滿足孩子,而是儘自己所能去給孩子關注、愛護、理解,讓孩子知道她是被疼愛著的,才能讓孩子對生活充滿幸福感,才能有走下去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