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紛爭 一 無言的結局

2019年聯大通過決議,要求俄羅斯從克里米亞撤軍,結束俄國對半島事實上的軍事佔領。可以預料,俄國不會撤走在半島已部署的軍力。克里米亞問題紛紛揚揚這麼久,俄烏雙方已被綁上紛爭的戰車,斯拉夫兄弟反目為仇成定局,均已無退縮的餘地。

於俄羅斯而言,18世紀以來克里米亞就是俄國一部分,劃給烏克蘭純屬偶然。並且除了歷史沿革優勢,還有族群、法理等優勢,很有說服力:

①“固有領土”。自17世紀至20世紀初期,沙俄與奧斯曼土耳其為克里米亞歸屬,先後進行了長達300年的俄土戰爭。自十八世紀葉卡捷琳娜時期,俄國已牢牢掌握半島,克里米亞正式併入俄國版圖。放棄幾百年長期戰爭爭來的領土,民族情緒上難以接受。

②民族情緒。蘇聯解體後,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北約東擴,昔日小夥伴紛紛離去。被欺辱、被壓迫、被孤立感在俄羅斯民族蔓延加強。大國情節,生存空間訴求等民粹思想抬頭,讓俄國政府難以在領土問題上做出讓步。

③居民人口優勢。由於蘇聯在二戰後期的民族強制遷移及移民政策,半島現俄族人口占絕對優勢,約60%。烏克蘭族裔佔約25%,原本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韃靼人只佔13%左右。

④法理依據。2014年克里米亞全民公投,顯示支持獨立併入俄羅斯。全民公投作為民族自決的工具,雖然沒有獲得廣泛的承認,在北愛、魁北克處受挫;但也有先例,比如西方廣泛承認科索沃公投結果。

⑤戰略要地不容有失。半島西側的塞瓦斯托波爾港,是俄國黑海艦隊母港。失去克里米亞,俄國將失去“溫暖的出海口”;將失去向黑海沿岸國家:土耳其、格魯吉亞等投放經濟、軍事影響力的工具;將失去西出大西洋的出海口:失去半島,俄國將失去在黑海的影響力。

同樣,對於烏克蘭,克里米亞也因為種種原因難以放棄:

①法理依據。克里米亞不偷不搶,是依法由高蘇維埃主席團(蘇聯議會)用決議併入的,各個加盟夥伴包括俄羅斯當時並未反對。蘇聯議會的決議有法律效力。

②政治現實。任何一屆烏克蘭政府,無論是親俄還是親西方,都不敢承認半島獨立或歸屬俄羅斯:承認半島獨立將給反對黨口實,導致政府垮臺危機。

③示範效應。克里米亞實際上的獨立,給東部三州已經帶來示範效應。靠近俄羅斯的烏克蘭東部州:盧甘斯克、頓巴斯以及哈里科夫州紛紛要求獨立。承認其中一個獨立,難免帶動其他要獨立,最終不可避免導致烏克蘭分裂。

結語:俄羅斯基於地緣政治、歷史沿革、國民情緒軍事佔領並實際控制克里米亞,但後果是遭到西方國家的聯合反對並制裁,地緣政治優勢有得有失,得失仁者見仁。與烏克蘭的紛爭,引起與之有領土糾紛的格魯吉亞、阿塞拜疆、摩爾多瓦的警惕,預計加速這些國家的離心化,與俄國漸行漸遠。克里米亞及東部三州要求獨立,同樣激起烏克蘭族的民族情緒,蘇聯時期的大饑荒、西伯利亞人口遷徙也被頻頻提起,俄烏斯拉夫兄弟情,已走到盡頭。在烏東部各自裹雜外部勢力,俄烏族群刀兵相見大打出手,戰鬥此起彼伏,未見盡頭。

克里米亞紛爭,於俄烏兩國政府都是如鯁在喉,騎虎難下,進退維谷。兄弟情盡,祖產難割。在可預見的將來,是無言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